分享

考上985的人,到底是靠天赋还是努力?...

 太极混元天尊 2017-12-13

满地翻黄的银杏叶牵引着细细密密的阳光,冬日已至,转瞬之间,我来到浙江大学已经半年。走在校园中,回想起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我百感交集。

 

01

将就上了高中,我是这所学校的“异类”


中考的失利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涩滋味,万般无奈之下,我去了市里一所很差的高中读书。


没到那里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一所学校的学习氛围竟然能差到如此地步。每天上课,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玩手机、睡觉;学生纪律极差,自习课吵吵嚷嚷,嬉闹声一刻不停;老师不会讲解有点难度的题目,因为觉得没必要、不值得……


在这里,我就像一个“异类”。每天,我不合群地顶着压力学习。当我告诉同桌,我的目标是考上985时,她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我:


“你醒醒吧?以咱们学校往常的情况,能考个本科就不错了。”


这句话给了我当头一棒,彼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一定要变得足够优秀,不然我这一辈子就只剩将就了。

 

02

我和985的差距还有多远?


这样的想法一经萌生,就好比星星之火,燃起了我的所有斗志。


早上5点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临睡前再做一套试卷,我把所有时间花在了学习上。我的成绩稳步提高,每次考试,我基本能排在班级前十。


高一的暑假,我去南京参加了表哥的升学宴。那一年,表哥以全校前30的成绩,成功被南大录取。


热热闹闹的酒席上,看着全然放松的表哥,我的心里止不住地艳羡。未来的路我会去哪里,我不知道。而我明白,以我现在的成绩,就算排在班级前列,但要想上名校,几乎是不可能。

 

03

她的出现,燃起了我的希望


我仔仔细细地分析了所有试卷,发现失分点主要在难题上。可是,在学校里,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老师很少讲拓展题。


我的学习就这样进入了瓶颈期,哪怕我再努力,始终找不到提分的有效方法。眼看着高二即将过半,我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此期间,我尝试过好几家辅导班。然而这些辅导班依旧是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和学校上课没有本质区别。


“不行就请家教吧。”爸妈和我这样商量。


可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家教一般是在读的大学生,教学经验少,会做但不会教。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望,我几乎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那一阵子,爸妈到处给我打听辅导老师。说来也巧,有一天在浏览微信文章时,我妈看到了交大嗨课堂免费试听的体验机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当即帮我报了名。


来自复旦大学的林玉老师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在试听前,林老师和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结合学习力测评,她直接指出了我的问题:基础尚佳,但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数学思维偏弱,难题是短板。此后的学习过程中,她为我定制了阶段性的学习方案。


Step 1 运用研读目录法,加强知识点联系

林老师说,数学知识一开始是越学越厚,到了复习阶段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要在脑子里形成知识网状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做题训练,加深知识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林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运用研读目录法,思考公式定理的引申条件,将知识脉络梳理出框架。

(知识框架) 


Step 2 抓住重点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和之前的辅导老师不一样的是,林老师会定期出考题检验我的学习进度,同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计划。


林老师认为,我之前难题做得还不够多,对数学的思维方法并不能融会贯通。为了提高我的综合能力,她根据高考大纲挑出重难点,对我进行专题训练,并通过专项复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在她的指导下,我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Step 3 重视错题本,及时整理

林老师常说,很多考生在高考中失利,往往不是因为能力题做错,而是因为轻视基础题,犯了低级错误。


她以此警示我,在强化拓展题的同时,一定要养成及时整理的习惯,对错题进行分析订正,从而规避失误,找准薄弱环节。

 (我的错题本)


正是因为林老师的耐心负责,我的成绩逐步提升。在高三的最后一次模拟考中,我的综合分数将第二名远远甩在了后面。而这次考试,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意料之中地,我在高考中发挥正常,并顺利拿到了浙大录取通知书。今时今日,当我走在校园,遥望典雅的图书馆时,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只有上了好学校,遇到真正的牛人才会发现,自己还太过渺小。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大概在于,在生命的拐点处永不放弃,再借由优秀的老师和同学,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