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篇文章的标题,如果你浮想联翩,你期望从中收获什么。 读完这篇文章,你实际收获什么。 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还记得什么? 如果我说这是用两年的知识层准备时间,才能用半个小时写成这样的一篇文章。你愿不愿意,再读一遍,二遍、甚至三遍。 我有时会限制自己去读自己不懂的书,如果能轻易读懂的,它不是我的莱。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旦一本书超出自己的认知界限,这本书就读不懂了。一旦读懂了,个人的认知界限就会拓宽。【如果是纯粹娱乐消磨时间,另当别论】。【如果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认知,就是要逆着自己的心智,以及心智里的思维阻力,在意识层次作出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通过阅读对认知的拓展】,读不懂的东西才需要一遍,二遍、甚至三遍去读。 什么是思考?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考方法?创新方法论是什么?什么是心智?什么把认知装进脑袋?书读得多好还是读得少好?这些问题曾经让人无比的纠结,让人很无助,这样的问题,不是百度百科一下就能出来的。而且还没发现把这些谈得很清楚的文章。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我自己设计的认知框架里,似乎都变得比较容易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牵扯到很多的知识层,因此这虽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却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基础问题,要把它们阐述清楚、清晰、明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问题本身是要跨过很多学科的知识层,虽然这些问题至今天还没有确切的定论或定义。 思考方法【是一种在心智编写的程序】,思考就是要去探索思维。而思维是为了某种目的去探索自己的经验,整顿自己已有的信息。 物质决定意识,思考的物质基础【意识】【潜意识】或【自上而下的思考】【自下而上的思考】,由物质基础抽象出【系统1(快思考、自动化)】【系统2(慢思考、非自动化)】(引用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得快与慢),【系统1、系统2】是虚构的一个管理【思考、思维】的框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思维的复杂中创造出一个简单【系统1、系统2】,通过这个简单的【系统1、系统2】的框架,来驾驭自己的思考。 生理-->心理- >认知,自下而上的思考。 认知->心理->生理->自上而下的思考。这两种思考互为影响、互为改变。 【系统1】潜意识的思考是没有方向盘的,但它的思考能力其实很强。通过【系统2】在意识层次的人为程序,刻意的应用于潜意识里的经验模式,将它导往选定的方向,而不是任它自行其事。两个表面上各行其是的系统是分的,其实也是合的,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分工是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是为了创造出整体的优势。如果是控制论【知识层的视角】也会有问题。如果是放任【倾向于自然模式、不可控论】,也会有问题。 思考本身是有层次的,这个层次不是随机而设定的,根植于思考的物质之中,物质决定意识也是这样的一层道理。感知思考归属于自下而上的神经系统【动物脑的神经机制】。逻辑思考归属于自上而下的神经系统【思考脑的神经机制】。只是这两个分立系统的进化时间不一样。动物脑进化了几亿年,而思考脑则是后边分化出来的,进化时间才几百万年。某种意义上,动物脑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而思考脑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论断,【系统2】的思考是需要知识层的,通过操作知识层进行思考,反过来,通过操作知识层的思考,会被贯彻到潜意识里的【系统1】,同时也让潜意识里的思考变得更加聪明。问渠哪得清如此,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个源头活水,在这里界定为思考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层。 把思考变成了可学习的知识层,可操作的工具层,这里【系统2】的任务,这些发生在意识层次。 思考不可言说的一面,直觉、灵感、这是【系统1】的性质,这些发生在潜意识层次。 【系统2】在意识层次的学习和修炼是会直接贯彻到潜意识【系统1】,潜意识里的认知,通过一定的方法会浮现在意识层次,变成了意识层次的操作。 在水平思维里,德.博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大脑是基于模式是自组织的,模式具有不对称性。大脑本身不是为思考而演化出来的。人是一个模式自组织的系统,旧信息和新进来的信息,我们会把它组织成模式。 那什么是模式呢?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运动,如果带有某种或然性,并非纯属偶然,那么这一运动过程就呈现出了一种模式。 一旦我们从某一模式的起点出发,我们就会运用此模式,循着那个模式一直向前,一直达到它的终点,这样就会形成思维的定式、定势、惯性。 很无奈,人脑是一个创造模式和运用模式的系统。一旦创造出了模式,就会反过来被模式支配。 而在潜意识里的思考,就是一种基于模式思考的,告诉你答案,却不给出任何有关思考的过程,是不是让人很猴急,我是什么思考出这样的一个答案?不知道,但答案他在那里,仅此而已。 而【系统2】在意识层次的思考,就会有步骤、流程、程序。思考方法无非落实在操作思考的程序,你可以用一个更大的视角,思考方法就是要落实在【给人操作的程序】,象很多方法论【STI/TRIZ/水平思考法】等等,都可以这么简化的看。只有简化的看,我们心智不能面对复杂,但我们能够从复杂中创造出简单反过来驾驭复杂。 思考是一种对思维的探索,什么探索呢?通过思考的方法来界定思考的程序,通过这个思考程序来相应的探索思维。 什么是思维呢,思维是为了【某种目的】 去探索自己的经验,整顿自己【已有的信息】。 心智跟思维有什么关系呢?心智是持有的【经验、信念、规条、价值网、习俗、约定俗成、看法、成见】等等,这些东西是隐形的的看不见,潜藏在你潜意识里最深处,一旦遇到刺激,它们就会涌现出来代替【你】思考,给出结果。这种思考都落实在不自觉的,且是自动化的。因此,你如果问一个人是什么思考的?其实他自已本身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这种思考被【自下而上存在的神经系统物质基础】约束并规范齐整。大部分的人会落入到这种思考的状态也就是【系统1】。 还有一种思考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为了【某种目的】去探讨思维,这种思考也是被物质基础【自上而下存在的神经系统物质基础】约束并规范。这种思考背后需要有一种知识层的认知,我们可以相应的利用知识层来设计出一个思考的框架【认知框架】,通过这个思考的认知框架来引导自己有意识的去思考,去探索思维的活动。这种思考落实在【系统2】。 思考方法从来都是有约束的,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思考方法本身必须足够简单,简单到能被心智里的认知所驾驭,一旦思考方法设计得复杂,超出了认知所能承载的,再好的思考方法,不免沦入到【不堪可用】的境地。 我们把视角拉得更大、更宽,推广到一切工具,当然也包括创新的工具,其实无非是一种方法【落实在程序】, 但思考方法【程序】的背后是【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背后【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的背后是【心灵】。【广义的工具、思考的方法、思维的模式、心智、心灵】就构成了一个认知的框架。我们在谈工具、谈思考、谈思维、谈心智都是在谈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认知整体时,我们其实是在更大的视角【系统视角】在思考、思维。 为什么我会对一些在网络上传播的谈思考、思维的文章,看了很多有时找不到感觉,因为没有看到结构、框架、形式。这样子就会变成零乱而失去了对整体的把握。 思考、思维,无非是从复杂中创造出一个简单的结构、框架、形式,我们利用这个简单的结构、框架、形式,来操作自己的思考、思维,而这些【思考、思维】落实在意识层次,落实在可操作的知识层当中。知识就是力量,或者这时我对它阐述。 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潜意识的思考【系统1】,是自动化的、不自觉的。总要要找到一种形式把思考对应的【两种物质基础】之下的【两个系统:系统1、系统2】包络进去。 因此认知框架本身就可以区分出这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自然的思考】它是在认知框架里跳跃式的思考,你甚至不能觉察到它的跳跃,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另外一种是【不自然的思考】,它的思考有着严谨的逻辑,不可跳跃,是一种极其不自然的操作方式,我把它称之为不自然的思考。但这两者对应着同一个认知框架。 一旦你能透过自己把【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这几个概念整理明白,任何创新的方法或工具,或其它的思考方式或工具,都会变得相应的简单。我们通常不愿意花时间去梳理这些基础而又基础的概念,但却很喜欢那些建立在这些概念基础之上的思考。 倒过来作,或许可能是更好的一种选择,但也同时意味着是一条更难走的也是一条很少人在上面走的路。 关于更多有关认知框架【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在我未出版本的一本书【认知框架】里有详细的探讨。 如果你或组织对此有兴趣,我将提供关于【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创新】的咨询服务。 这是一时兴起写出来的初稿,后边还会有迭代。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篇有思想的好文章,在收藏的同时记着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思考、思维。 如果你能把收获到的东西,给我留言,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如果你能把读完之后的感知,给我留言,是对我的一种有意义的反馈。 如果你读完之后,再把思考的结果给我留言,是这篇文章所能达到的意义。 如果你还给我区分出,你是在意识层次思考,还是在潜意识层次思考,还是整合了这两种思考,那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如果你还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思考方法去探索你的思维而作出的评价,这是期待的最理想结果。 看完此文,如果你还不了解思考、思维,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我会持续迭代,让你了解为止。 |
|
来自: 昵称47761262 >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