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表面光鲜的留学生活,其实暗含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12日刊文称,美国校园中的中国学生正在一边学习,一边挣扎。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是什么让留学生陷入困惑↓↓
耶鲁大学一份研究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称有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而在美国大学生中,抑郁比例和焦虑比例只有13%左右。 外媒称,语言障碍往往是他们压力的来源。光是写给导师的邮件,就要耗费留学生大量精力检查遣词造句是否有问题。语言不通导致无法与导师建立信任关系,更增添了他们的无助感。
外媒认为,中国的孩子往往十分好强,当他们发现“勤奋至上”、“成绩至上”那一套在国外不管用时,自信心就面临巨大打击。 报道称,更何况,出国留学的孩子身上往往背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不少中国留学生支付了全额学费。家长的期望变成重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 关于“出国留学值不值”这个问题,在国内也有很多讨论。人们质疑,出国留学镀了一层金,回国后却收入平平,那有什么用呢? 有人认为,与其挖空心思出国,不如放眼国内,踏踏实实选择一所高校,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
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网站曾指出,中国高校不仅量多,而且质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大学生人数达3700万。在一些国际知名的排行榜上,中国顶尖大学已经占据较高位置,并且还在继续攀升。
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一向抓得很紧,没有回避中国高校的一些短板,而是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 中国大学曾被批评培养的都是只会死记硬背基本事实的学生。其实,这样的印象已经不符合现实。 ▲中国高校为老人研制机器人。 在路透社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所大学排行榜上,中国高校排名大幅提升——清华大学上升了15名,排名第51名;北京大学上升10位,来到第60名;浙江大学则排在第100名。 ▲浙江大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的一次会议上,一名代表指出,短短十几年里,中国已经在基础设施、视野以及政策等方面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教育系统。这位进一步认定,中国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者。 无论读多少年书,人们总要面对就业问题。回国投了无数简历后,不少海归却发现,自己的留学文凭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吃香。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机构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44.8%的归国留学生税后月收入不足6000元,七成海归认为工资水平未达预期。 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指出,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上升,开始成为归国留学生的劲敌。其次,业内人士指出海归人数激增,国外文凭的光环逐渐被掩盖。另外,面试官除了考察英语能力,更看重经验、技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留在国内读书可能更方便判断中国的就业形势,从而做出顺应潮流的判断。 美国《赫芬顿邮报》更是注意到,中国正在推动“双一流”建设,计划将中国高校和学科提升到“世界级”水平。 在“双一流”项目宣布不久后,一些中国大学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包括设立研究中心,扩大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开始招募新的教师。 另外,“双一流”还通过将更多的二线城市高校加入名单,来平衡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 中国高校的崛起,已经令海外高校感到有压力。不少学校担心,从此会失去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出国留学究竟有没有好处,要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学校、学科的发展情况来看。哪种选择最为务实,这是个值得学生和家长思考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