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鲜明的法国高等教育

 沉默的牧羊人 2017-12-15


一、普及性大众教育


法国早在拿破仑主政时期就颁布了《大学组织令》,形成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沿用至今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使法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896 年颁布的《国立大学组织法》使高等教育改革走向了高潮,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战以后,法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计划、法律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政府还新建、扩建了数十所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求的15% 的入学率。1968 年,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性质、办学原则、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等内容,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国家发展策略,政府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进入21 世纪后,法国政府又启动了新千年计划,持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此举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保证大众化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体现了法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法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教育类型多样,教育既注重大众普及知识又着力培养业界精英。20世纪60 年代后期,法国政府又创立了短期高等教育,包括短期技术大学和高级技术员班,提供面向市场的高度职业化课程,同时还区分应用性和研究性的培养训练,极大地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至20 世纪90 年代法国的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已接近50%。


二、行业精英教育


法国现有400 多所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60 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约30 万。高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多种形式的学习课程,包括短期学习课程、长期学习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教学安排和行政管理等特点,形成了与中国类似的综合性大学,以及高等专业学院,即大学校(Grandes Ecoles)、工程学院大学和一些高级专业技术学院,三者之间相互衔接。其中,大学校最具法国特色,它集合了公立或私立的工程师学院、商业管理学院、高等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兽医学院等。大学校位居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顶端,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各种高级应用型人才,自产生以来为法国政界、工业界、经济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相对于综合性大学, 大学校提供的是更高水准、更专业化的精英教育,其招生非常严格。大学校的特点之一就是严格的选拔淘汰制,只有那些优秀的高中生才有可能进入大学校的预科,两年预科学习成绩合格者,需通过高难度的入学考试后方可进入大学校,之后再进行专业的培养训练。有资料显示,能进入“大学校”接受精英教育的人数仅占高中毕业生人数的10%左右, 但学生一旦毕业,就业前景非常好,许多高级官员、学者、工程师、企业高管等都毕业于这类大学校。大学校的精英教育理念、明确的培养目标、多面性的教育方式以及与产业界全方位对接、注重学生实践实习等特点,对我国行业专科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三、教育与企业的深入合作


法国高校历来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有着与经济界特别是工业和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的传统。不论综合大学还是大学校或者其他专业技术学院,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所有学生都必须到法国公司或者国外机构实习。根据各高校的不同要求,在企业或机构的实习时间有一定差异,一个假期、一个学期或者整整一年。大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要求严格,每年都会为学生安排教学实习内容,学业的最后一年基本都是在各企业或机构实习。这些在上学期间安排进行的实习经历,使学生们在获得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未来雇主的青睐。法国这种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普及性大众背景下社会精英人才培养非常有益。


法国大学校与产业界的长期合作关系还体现在大学校的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有企业代表之席;大学校在确定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会有业界人士参与协商,目的是使双方能找到较好的契合点;大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会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干部与企业工程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车间及实验室,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外国留学生享有国民待遇


法国政府每年为在读大学生投入教育经费人均约12,000 欧元,外国留学生和法国学生享有同样的待遇,获得等额的来自政府的生均经费投入支持,以保障外国留学生在法国公立大学或机构的学习。同时,外国留学生亦有平等的资格申请每月100-550 欧元不等的助学金、住房补贴,还可以享受到来自政府的社会保险、剧院、公共交通、大学餐饮等的折扣服务,在一定条件下有机会从事带薪工作等。如此种种充分表明法国“公平教育”的国家策略,以及愿意接纳外国学生,并且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平等与高质量学习环境的包容心态。


五、社会化服务保障


法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已有百年历史,20 世纪50 年代政府又专门通过了一项向学生提供服务的法律,获准设置国家公立行政专门机构——“大学及校园管理中心”,由此逐步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法国的高校只负责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 学生后勤保障事务全部由管理中心负责,从而使高校完全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脱离, 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社会化服务保障。


管理中心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 负责大学生的住宿、餐饮、助学金申领、住房补贴、运动娱乐、以及其他后勤服务等诸多事务。法国政府目前在全国28 个大学学区设有地区级管理中心,全国大学及校园管理中心是各地区级管理中心的领导机构,其本身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管理和服务,而是通过以其为首的28 个地区级管理中心,在全国形成了一张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网络系统,满足各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需求。管理中心的职员为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按规定由政府按相应标准统一发放,不与管理中心的经营效益挂钩。例如以经营管理住宿和餐饮为主的巴黎大学城和CROUS 大学生中心,均由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建设,归国家所有。但中心属自主经营,不追求利润,服务质量有全国统一标准要求(例如中餐仅3.25 欧元/ 份),服务收费标准明显低于社会收费标准,政府会在税收和补贴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既节省了高校对后勤服务的资源投入,为高校搞好教学和科研、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了条件,又保障了后勤服务企业不会因为运行经费不足而丧失质量保障和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陶红,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本文为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培训团”个人研修报告)

(责任编辑:李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