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志伟 迭代版本 2.0 建议:这篇文章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读。如果觉得【写得不错】,收藏并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思考、思维】。 元认知对自己【思想】【认知】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不思考,为什么会有此有一说呢?简单的讲思考面对具体的事物,我们利用思考方法【操作思考的程序】来引导思维为了一定的目的,对【具体事物】进行思维探索。而元思考背后的思考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操作思考的程序】、【思维的方式】【心智的模式】,对它们【操作思考的程序】、【思维的方式】【心智的模式】进行再思考,而这种思考的对象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于你的心智里,这种思考叫做元思考,而元认知就是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认知】进行再思考。 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不思考】,这两句话看不懂没关系,看到后边时你就会明白。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引领我们重新去看待思考、以及思考背后的思考。这是所有工具、创新方法论、其它方法论得于能够被你清清楚楚应用的底层代码,脱离了这种对【思考、思维】基础的把握,我们很难明明白白的去驾驭方法论体系。 一面镜子就能够你这两个问题有感性的认知。【问题 1】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思考,【问题 2】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不思考】。看看这个妇人凝视的眼神,在看镜中之象。从镜子说起吧,镜中之象,已不是真象,但它作为我们观察自身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观察自身在镜中之【虚拟假象】,而去揣摩【真象】。任何【观念、视角、规条】而给出的【虚拟假象】,就是一个【观念、视角、规条】作为镜子去虚拟【镜中象】,而该假象【虚拟的镜中象】,我们要引导自己的思维再进行观察,观察这些由【观念、视角等等】生成的【镜中象】,通过凭借观察这些虚拟的【镜中象】,得以进入更高一个层次去观察生成这些【虚拟镜中象】背后的镜子【观念、视角】。知道自己思考背后得不思考,止于观察镜中象。知道自己思考背后的思考,不止于观察镜中象,还要观察【镜中象】背后的镜子【观念、信念、视角、规条等等】。 【思考、思维】作为一个人能独立思考的一个根基,希望能够带着大家进入这个【思考、思维】的世界,接着进入建立在【思考、思维】之上的【工具】【方法论体系】。最后才能谈用,才谈到【用】之前,我们要学习梳理一堆无用之物。 【思考、思维】其实只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是一种知识层,是可以摊出来,每个人都可学,只要去学就一定能学会的东西,我们要破除【思考、思维】的'神密性''不可言说'这种潜意识里不自觉的认知假设【神密性或不可言说】,是因为我们对【思考、思维】的无知,一旦认知到位,那神密的面纱自然就揭开了,而【思考、思维】就会变成一门可以学习的技能,而不是处于现在的一种位置【模糊不清、说不得,谈论不得、不可言说、天赋、只有聪明人才能思考等等】。 只有弄清思考、思维之后,我们就可以谈【心智】,只有【思考、思维、心智】弄清楚之后,才能谈创新,因为【思考、思维、心智】是作为创新的【后设】基础。 那什么是思考呢?你心智中对思考持有的看法是什么?那什么是思维呢?你心智中对思维持有的看法是什么?那什么是思考方法呢?你心智中对思考方法持有的看法是什么?那什么是心智呢?你对心智有什么看法呢?那什么是工具呢?你心智中对工具持有的看法是什么呢?那什么是创新方法论呢?你心智中对创新方法论持有的看法是什么呢?书读得多好,还是读得少好,你心智中持有什么看法呢?什么把认知装进脑袋,你是什么看的呢?在组织中如何教人新知识,还要让人感觉到一种选择的自由呢?对于以上这些问题,你是什么思考的呢,背后的思维是什么,有这种思维的心智是什么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跟我一样迷惑,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往下看。如果你全然知道,那么很可能我要反过来向你请教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观点,只是在认知台阶的层次不一样而已。要解决上面的那些问题,离不开认知,但谈认知会落入一个宽泛的镜地,因此就要谈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帮助你装载和下卸认知的。对于认知框架在这里先不多谈【留在其后的文章里谈】。这些问题曾经让人无比的纠结,让人很无助,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找人去沟通、请教,通常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也不是百度百科一下就能出来的,而且还没发现把这些谈得很清楚的文章,关于这些问题【自已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我自己设计的认知框架里,似乎都变得比较容易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牵扯到很多的知识层,因此这虽是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却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基础问题,要把它们阐述清楚、清晰、明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问题本身是要跨过很多学科的知识层,虽然这些问题至今天还没有确切的定论或定义。 在谈【思考、思维之前】,还要做一个预先的准备【算是热身吧】,我们往往迷失在【事】【物】的复杂细节之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沉谜海,不知所底,因此设计【替代分析】才是出路,设计出简单形式来表达【事】【物】,才是一条化解【事】【物】复杂的根本出路,这也是高焕堂老师的'面对复杂,唯有简单'的一种心境。面对复杂的【事】【物】,唯有设计出简单【事】【物】的【结构】、【框架】、【形式】来驾驭【事物】的复杂。复杂是细节性的复杂,人意识层次的认识能力有限,能把握住的认知上限也就是 5-9 个元素之间。简单是指利用这 5-9 个元素,设计出一个结构、框架、形式,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但却是动态性的把握住系统的整体。无论是学习还是其它,即使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先设计出一个结构、形式、框架,无论设计出来的东西多么不靠谱,聊胜于无。但就是这个不靠谱的东西,会指引你把所有散乱的东西,纳入到一个秩序之中。认知是会变化的,因此这个形式迭代才是根本,直到你觉得所 有细节性的复杂都可以被包络这个动态性的简单形式之中。这下差不多,这个结构就可以成为一个基本的框架。如果一个【结构、框架、形式】被设计得过于复杂,即使它很好,但无法被驾驭,其实很难被落实,终归不能实用。简单是站在感知者这个方向来看,复杂是站在[物][事]本身来看,[物]要透过能被感知者感知[结构、框架、形式]让感知者利用结构、形式探索物。因此设计一个简单的[结构、框架、形式]来表达【事】【物】。而【形式,结构、框架】是一种虚拟的界面,连接着【事】【物】的复杂,对应着人【认知】抽象得简单。如果看作一个系统,物、人。再复杂一点,物【形式、内容】、人【意识、潜意识】。这样就够了。这就变成一个通用的形式。【形式、内容、意识、潜意识】。一旦理解,从复杂【事】【物】中设计出简单的【事】【物】的结构、框架、形式,基本就可以胡编乱造、子虚乌有。这大概就是无中生有,而这个胡编乱造、子虚乌有的【有】是可以反过来帮助你自己去驾驭【事】【物】的细节性复杂。如果不能驾驭细节性的复杂,说明这个无中生有【结构、框架、形式】是有问题的,因此可以再生一个,直至它可以驾驭【事】【物】细节性的复杂。而胡编乱造、子虚乌有就是创造性的设计出了简单。在谈【思考、思维】,道理一个样,你先要创造出【思考、思维】的动态性简单,反过来驾驭【思考、思维】的细节性复杂,这种思路不仅要贯彻在【思考、思维】之中,还要贯彻在【心智】之中,直至贯彻到【认知框架】之中。这一部分看似多余,但却不能少。在这里你需要让大脑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忆一下,面对复杂,唯有简单,是什么一回事。 思考方法【是一种在心智编写的程序,是提供给人操作使用的】。思考就是要去探索思维。思维是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的】去探索自己的经验,【有意识的】整顿自己已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存储在神经网络之中。这些概念性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很难被理解,被认知。先把这些概念性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先提出来,后边会继续深入的探讨。 物质决定意识,思考的物质基础存在于人自身里【自上而下的神经系统】【自下而上的神经系统】,用大家能够熟悉的语言就是【意识】【潜意识】。以及由人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抽象出【系统 1(自动化、快思考、耗能低)】【系统 2(非自动化、慢思考、耗能高)】(引用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得快与慢),【系统 1、系统 2】是虚构的一个管理【思考、思维】的框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思维的复杂中创造出一个简单【系统 1、系统 2】,通过这个简单的【系统 1、系统 2】的框架,来驾驭自己的【思考、思维】。用自己的话简单阐述一下【系统 1、系统 2】, 系统 1 恰是【以经验法则为主导的、贯彻在潜意识层次的心智【视角、观点、看法、规条、习俗、约定俗成】。系统 1相对于系统 2来说是主角。系统 2 是以【计算为主导的】,体现在意识层次的有意识的逻辑、推理、思考、等等。系统 2 是配角。【系统 1】生理-->心理- >认知,自下而上的思考。【系统 2】认知->心理->生理->自上而下的思考。这两种思考互为影响、互为改变。下边我们来看这一张图,看清楚了,这是自下而上的神经系统和自上而下的神经系统,它们是【思考思维的物质基础】。 在基于这个思考的【物质基础】,设计出两个系统,【系统 1】【系统 2】,看 下图: 在基于这个思考的【物质基础】,设计出两个系统,【系统 1】【系统 2】,这两个系统有什么特点呢。看下图 最后我们可以把它整合成下面的一张图,注意下边的图里多出了【意识】【潜意识】 在整合的这张图里,继续添加了【系统 1】【系统 2】的角色行为,系统 1是擅长虚拟出【答案】、直觉、灵感、武断。而【系统 2】呢要对【答案】、直觉、灵感、武断进行探究,怀疑和否证。这是一个比较理解的看法【事实会有点出入】。 在这里你需要让大脑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忆一下物质是什么决定意识的,以及所画的那几张图,直至它们能清楚的在你的大脑里能模拟出来。 下边我准备粗略的阐述一下【系统 1】【系统 2】,因为即然有人设计出这样的一个好用的形式,因此可以老实借用。 【系统 1】潜意识的快思考是没有方向盘的,但它的思考能力其实很强,特别在系统整合方面,【系统 1】能构建在心智中构建逼真的图景,很历害,俗点讲就是有眼睛有鼻子,活灵活现的很传神,【系统 1】就是大脑的美第奇效应,它会快速跨界整合潜意识里的很多资源,这是在干巴巴的【系统 2】是做不到的,系统 2 的运算资源相对受限,因此在思维跟想象或者虚拟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时,湿润润的【系统 1】超级历害,【系统 1】会把心智里的认知当作事实,从逻辑上讲,这种心智里的认知会需要用系统 2的计算去作一个看门人。当往往这个【看门人】更是直觉的动物,通常作不到这个层次。【系统 2】一天 24 小时随时待命、,哪怕在睡觉的时候也不闲着,但常常会有纰漏、武断,有时也会有非同一般的灵感、直觉,类似【我有了】不知从哪里就涌现出奇思妙想,系统 1 是比较放任、自由象一个不受拘束的小孩子,这是系统 1的特点。系统 1的这些特点,有时必须通过【系统 2】在意识层次的思考方法【人为程序】,刻意的应用于【系统 1】潜意识里的经验模式,将它导往选定的方向,而不是任它自行其事。两个表面上各行其是的系统是分的,其实也是合的,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分工是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是为了创造出整体的优势。如果仅是控制论、过于理性的倾向,通过【知识层】来控制系统 2 的思考,会有问题。如果是放任【倾向于自然模式、不可控论】,过于感性的倾向,由着系统 1 自作主张,也会有问题。系统 1更容易作出匪夷所思的想法,但这个想法需要系统 2 去验证和怀疑,但他们常常是一个鼻子出气,系统 1说什么,系统 2 更倾向于相信。这就需要人为设计一种框架去干预他们,不然他们一个鼻子出气,系统 1出注意、系统 2 要倾向于怀疑和验证。在这里你需要让大脑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忆一下【系统 1】、【系统 2】,直至它们能清楚的在你的大脑里能模拟出来。 思考本身是有层次的,这个层次不是随机而设定的,根植于思考的物质之中,物质决定意识也是这样的一层道理。感知思考归属于自下而上的神经系统【动物脑的神经机制】。逻辑思考归属于自上而下的神经系统【思考脑的神经机制】。只是这两个分立系统的进化时间不一样。动物脑进化了几亿年,而思考脑则是后边分化出来的,进化时间才几百万年。某种意义上,动物脑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而思考脑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论断,【系统 2】的思考是需要知识层的,通过操作知识层进行思考,反过来,通过操作知识层的思考,会被贯彻到潜意识里的【系统 1】,同时也让潜意识里的思考变得更加聪明。问渠哪得清如此,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个源头活水,在这里界定为思考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层。把思考变成了可学习的知识层,可操作的工具层,这里【系统 2】的任务,这些发生在意识层次。 思考不可言说的一面,直觉、灵感、这是【系统 1】的性质,这些发生在潜意识层次。【系统 2】在意识层次的学习和修炼是会直接贯彻到潜意识【系统 1】,潜意识里的认知,通过一定的方法会浮现在意识层次,变成了意识层次的操作。在水平思维里,德.博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大脑是基于模式是自组织的,模式具有不对称性。大脑本身不是为思考而演化出来的。人是一个模式自组织的系统,旧信息和新进来的信息,我们会把它组织成模式。那什么是模式呢?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运动,如果带有某种或然性,并非纯属偶然,那么这一运动过程就呈现出了一种模式。一旦我们从某一模式的起点出发,我们就会运用此模式,循着那个模式一直向前,一直达到它的终点,这样就会形成思维的定式、定势、惯性。很无奈,人脑是一个创造模式和运用模式的系统。一旦创造出了模式,就会反过来被模式支配。因此水平思维就是水平的穿越起支配性的经验模式而创建新的模式。这是创新思考要做的事情。而在潜意识里的思考,就是一种基于模式思考的,告诉你答案,却不给出任何有关思考的过程,是不是让人很猴急,我是什么思考出这样的一个答案?不知道,但答案他在那里,仅此而已。而【系统 2】在意识层次的思考,就会有步骤、流程、程序。思考方法无非落实在操作思考的程序,你可以用一个更大的视角,思考方法就是要落实在【给人操作的程序】,象很多方法论【STI/TRIZ/水平思考法】等等,都可以这么简化的看。只有简化的看,我们心智不能面对复杂,但我们能够从复杂中创造出简单反过来驾驭复杂。思考是一种对思维的探索,什么探索呢?通过思考的方法来界定思考的程序,通过这个思考程序来相应的探索思维。 什么是思维呢,思维是为了【某种目的】 去探索自己的经验,整顿自己【已有的信息】。心智跟思维有什么关系呢?心智是持有的【经验、信念、规条、价值网、习俗、约定俗成、看法、成见】等等,这些东西是隐形的的看不见,潜藏在你潜意识里最深处,一旦遇到刺激,它们就会涌现出来代替【你】思考,给出结果。这种思考都落实在不自觉的,且是自动化的。因此,你如果问一个人是什么思考的?其实他自已本身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这种思考被【自下而上存在的神经系统物质基础】约束并规范齐整。大部分的人会落入到这种思考的状态也就是【系统 1】。还有一种思考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为了【某种目的】去探讨思维,这种思考也是被物质基础【自上而下存在的神经系统物质基础】约束并规范。这种思考背后需要有一种知识层的认知,我们可以相应的利用知识层来设计出一个思考的框架【认知框架】,通过这个思考的认知框架来引导自己有意识的去思考,去探索思维的活动。这种思考落实在【系统 2】。思考方法从来都是有约束的,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思考方法本身必须足够简单,简单到能被心智里的认知所驾驭,一旦思考方法设计得复杂,超出了认知所能承载的,再好的思考方法,不免沦入到【不堪可用】的境地。我们把视角拉得更大、更宽,推广到一切工具,当然也包括创新的工具,其实无非是一种方法【落实在程序】, 但思考方法【程序】的背后是【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背后是【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的背后是【心灵】。【广义的工具、思考的方法、思维的模式、心智、心灵】就构成了一个认知的框架。我们在谈工具、谈思考、谈思维、谈心智都是在谈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认知整体时,我们其实是在更大的视角【系统视角】在思考、思维。为什么我会对一些在网络上传播的谈思考、思维的文章,看了很多有时找不到感觉,因为没有看到结构、框架、形式。这样子就会变成零乱而失去了对整体的把握。 思考、思维,无非是从复杂中创造出一个简单的结构、框架、形式,我们利用这个简单的结构、框架、形式,来操作自己的思考、思维,而这些【思考、思维】落实在意识层次,落实在可操作的知识层当中。知识就是力量,或者这时我对它阐述。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潜意识的思考【系统 1】,是自动化的、不自觉的。因此要设计一种形式把思考对应的【两种物质基础】之下的【两个系统:系统 1、系统 2】包络进去。因此认知框架本身就可以区分出这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自然的思考】它是在认知框架里跳跃式的思考,你甚至不能觉察到它的跳跃,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另外一种是【不自然的思考】,它的思考有着严谨的逻辑,不可跳跃,是一种极其不自然的操作方式,我把它称之为不自然的思考。但这两者对应着同一个认知框架。一旦你能透过自己把【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这几个概念整理明白,任何创新的方法或工具,或其它的思考方式或工具,都会变得相应的简单。我们通常不愿意花时间去梳理这些基础而又基础的概念,但却很喜欢那些建立在这些概念基础之上的思考。倒过来作,或许可能是更好的一种选择,但也同时意味着是一条更难走的也是一条很少人在上面走的路。关于更多有关认知框架【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在我未出版本的一本书【认知框架】里有详细的探讨。 来看一个例子: 从【刺激】到【你的情绪】是【系统 1】在快思考,是条件反射,这种思考其实是潜意识心智持有的经验在思考,因此很快,变脸会比翻书还快,就是这个道理。从反思你的情绪 - - - >一系列的溯因 - - - >一系列的改因,你对【刺激】所产生的情绪,通过感知、思考、推理,获得了新的认知,这个新的认知会替换掉你心智原来持有的经验,因此你对同样的刺激,但是你的回应就会改变,你的情绪也会不同,这时是【系统 2】的慢思考。慢思考让人可以回应,回应代表着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系统 2】要在意识层次作出努力。关键的一个问题,【系统 2】是什么进行慢思考的,通过知识层中设计出思考的框架,利用这个框架操作【系统 2】在意识层次进行慢思考。【情绪的控制、创新、亦或其它】其实是一样的思考策略。 经常你会听有人说,要延迟判断,为什么要延迟呢。因为【系统 1】潜意识层次的反应很快,会直接给出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通常是不靠谱的。而【系统 2】意识层次的思考又比较慢,因此你要延迟作出判断。在【系统 2】慢思考【系统 1快速给出的答案】,再作出选择和判断,这样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一个人的延迟判断能力衡量了【系统 2】的【思考思 维】水平。那些容易生气、动不动就爽情绪的人,通常就落到【系统 1】的范围,【刺激】直接反射并同步落实在生理、心理、认知、行为方面,之所以会这样,因为【系统 1】心智中持有的经验在做不自觉的快思考,多快呢就是一念之间。 错的快,有时要改得更快。这句话怎么看呢。错得快,是因为被【系统 1】所控制。而有时要改得更快,是因为要透过【系统 2】对【系统 1】给出的直接结果【生气、创意、决定、决策等等】进行反思,而这些反思意味着要思考,要思考就需要一些思考方法的引导,而思考方法无非是给人用的一些操作程序,以及隐藏在操作程序之后的思维模型及其心智。我们现在可以来合成思考的虚拟图景了,而要合成这个虚拟图景,要透过从复杂的认知中设计出简单的认知框架,通过认知框架来驾驭认知并合成虚拟的图景。而这个认知框架是由 5 个认知阶梯【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组成,每个认知阶梯都要为这个整体图景做出自己的部分贡献,嵌入为整体的一部分。所谓上窜下跳是指在认知台阶上的不同位置上去做思考,所谓的【系统 1】【系统 2】也是要为这个虚拟的合成图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系统 1里面隐藏着的一个认知框架,只不过这个认知框架的认知阶梯是迁跃式的,不为人的意识所能认知到,因此我把它称之为自然思考。系统 2 里面有着同样的一个认知框架,只不过这个认知框架的认知阶梯是一步一步攀沿的,不能被跳跃,能为人的意识所认知并控制,因此我把它称之为不自然的思考。 【思考、思维】一定要看到人,看到【思考、思维】的物质基础,也要看到【思考、思维】的有意识层次跟无意识层次。我们要透过两个系统,【系统 1】【系统 2】及其自己设计的认知框架【心灵、心智、思维、思考、工具】整合出整体性与系统性。认知、认知框架、认知阶梯、系统 1、系统 2、意识、潜意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思考的, 今天这个版本就先这样!如果能够透彻的理解【思考、思维】的运作,那创新方法论就会很简单,很容易学会的。问题难就难在你如何去理解【思考、思维】的运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