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饮食指导】你的饮食健康吗?

 快乐的合欢 2017-12-17
你的饮食健康吗?

— — 浅谈“食物不耐受”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请先花两分钟看一下下面的表格,里面的症状有没有在你身上发生过?

如果有,而且用药后效果并不明显,那么你就需要提醒自己这些症状很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感冒”、“睡得少”、“冻着了”所引起的,或许是吃错的东西起了反应,这也就引出了今天文章的主角——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食物引起的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够被人体完全吸收。由于个体差异,当摄入的食物蛋白不能完全笑话吸收,大分子的食物蛋白直接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体内,激发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与食物大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在体内,诱发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莱纳德就患有乳糖不耐受,这也是食物不耐受的常见类型之一。

食物不耐受发病率很高,据统计,大约一半以上的人会对一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不耐受。在2008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人群食物不耐受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28769名被调查者有29.63%鸡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虾不耐受,11.11%鳕鱼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4.14%玉米不耐受。而鸡蛋、牛奶、大豆、虾、玉米等都是中国人的常用食物,但这些“美食”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慢性毒药”,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极大。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对哪种食物不耐受呢?不耐受食物今后就完全不能吃了吗?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开始引进食物不耐受检测项目,通常不到一周的时间病人就可以拿到检测结果。根据结果上的分级程度,我们对哪种食物不耐受便一目了然。同时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食物不耐受检测应该像英国很多年前就已经实践的那样,落实到社区医院中的体检项目中去,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检测和监测。

其次,不耐受的食物并不是以后就不能吃了。一般饮食调整3-6个月后,特异性IgG的水平就能降到正常水平。忌食3-6个月后,再次进行食物不耐受复查,如果原阳性食物转为阴性,则可以慢慢尝试重新食入这些食物,不过不同食物的重新纳入时间至少需要间隔一周。

最后,有关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的区别,不如让我们用表格对比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现,请看下图:

看到这里文章即将结束,但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在忌食过程中会不会导致营养不良?同时又要如何避免误食呢?在此我们提醒读者,我们应养成食用前查看或询问配方的习惯,比如对牛奶不耐受的朋友除了不喝牛奶外,还应该注意避免食用含牛奶成分的食物比如冰激凌。

至于营养不良的问题我们更不需要担心,食物的营养成分很多,忌食某种食物可以通过进食其他食物获取营养。为了方便大家的日常生活,我们特别总结出一份替代食品的《食物成分明细表》,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