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列腺增生

 kylino0 2017-12-18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前列腺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紧邻直肠,因此可以通过直肠指诊,触知前列腺的背面。

人的前列腺自出生后到青春期前,前列腺的发育、生长缓慢;青春期后,生长速度加快,约至24岁左右发育至顶峰,30~45岁间其体积较衡定,以后一部分人可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逐渐增大,若明显压迫前列腺部尿道,可造成膀胱出口部梗阻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相关症状,即前列腺增生症。由于此种增生属良性病变,故其全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简称BPH),旧称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在40岁后开始发生增生的病理改变,50岁后出现相关症状。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明了,但有四种理论颇值得重视:

1、性激素的作用:功能性睾丸的存在为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必要条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睾酮是男性体内的性激素,在前列腺内睾酮通过5α-还原酶作用,转化成具有更强作用能力的双氢睾酮,双氢睾酮能促进前列腺细胞的增多,使得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加。抑制体内5α-还原酶作用,使得双氢睾酮的产生减少,前列腺细胞数量就会减少,从而使得前列腺体积缩小。也有人认为,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变化中存在着雌、雄激素的相互协同作用,雌、雄激素的平衡改变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原因。

2、前列腺细胞为胚胎再唤醒:有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最初的病理改变即增生结节的形成只发生于占前列腺腺体5%~10%的区域内,即接近前列腺括约肌的移行区和位于此括约肌内侧的尿道周围区,前列腺增生结节的最初改变是腺组织的增生,即以原有腺管形成新的分支,长入附近间质内,经过复杂的再分支后形成新的构架结构(即结节),McNeal根据胚胎发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形成新的结构提出了前列腺增生的胚胎再唤醒学说,认为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形成是某个前列腺间质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自发地转为胚胎发育状态的结果。

3、多肽类生长因子;多肽类生长因子为一类调节细胞分化,生长的多肽类物质,有研究表明多肽类生长因子可直接调节前列腺细胞的生长,而性激素只起间接的作用。目前发现在前列腺增生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等,其中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bFGF)被证实具有促人类前列腺匀浆中几乎所有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在前列腺增生发病中的地位正日益受到重视。

4. 生活方式:肥胖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即脂肪越多,前列腺体积越大。尽管结论不太一致,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营养元素可以影响BPH和LUTS的风险。总能量、总蛋白摄入的增加,以及脂肪、牛奶及奶制品、红肉、谷物、禽类、淀粉类摄入的增加均可潜在增加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手术的风险;而蔬菜,水果、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维生素D则有潜在的减少前列腺增生风险的作用。

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所以,前列腺有病,排尿首先受影响。增生的前列腺使前列腺的体积逐渐增加,压迫尿道和膀胱颈,使膀胱排空尿液受阻。膀胱为克服颈部阻力而加强收缩使膀胱壁的肌肉发生代偿性肥厚,呈小梁状突起。膀胱腔内压增高,膀胱粘膜可自肌束间薄弱处向外膨起,形成憩室。膀胱颈部梗阻继续加重,每次排尿时,膀胱都不能将尿液完全排空,排尿后膀胱内还残留一部分尿液,残余尿的存在是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和继发结石的基础。如果不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进一步发展,尿道受到的压迫逐渐加重,膀胱排尿能力进一步下降,膀胱内残余尿液的逐渐增多,膀胱内的压力升高,使膀胱内尿液便逆流至输尿管肾盂,引起两侧上尿路积水,肾盂内压增高,使肾实质缺血性萎缩,引起肾功能减退。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两组症状:一类是膀胱刺激症状;另一类是因增生前列腺阻塞尿路产生的梗阻性症状。

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 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病变的发展和加重。

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

由于增生前列腺的阻塞,患者排尿要使用更大的力量克服阻力,以至排尿费力;增生前列腺将尿道压瘪致尿线变细;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不尽等症状。当感到有尿意时,要站在厕所里等好一会儿,小便才“姗姗”而来,且尿流变细,排出无力,射程也不远,有时竟从尿道口线样滴沥而下。

血尿

增大的前列腺表明有许多血管,这些血管在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会发生破裂,使得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较重的晚期患者,梗阻严重时可因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肾积水

这是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膀胱需要用力收缩,才能克服阻力将尿液排出体外。久而久之,膀胱肌肉会变得肥厚。如果膀胱的压力长期不能解除,残余在膀胱内的尿液逐步增加,膀胱肌肉就会缺血缺氧,变得没有张力,膀胱腔扩大。最后膀胱里的尿液会倒灌到输尿管、肾盂引起肾积水,严重时出现尿毒症

感染

俗话说:“流水不腐”,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情况,膀胱内的残余尿液就好像一潭死水,细菌繁殖就可能引起感染。

尿潴留和尿失禁

尿潴留可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多由于气候变化、饮酒、劳累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所至。过多的残余尿可使膀胱失去收缩能力,滞留在膀胱内的尿液逐渐增加。当膀胱过度膨胀时,尿液会不自觉地从尿道口溢出,这种尿液失禁的现象称为充盈性尿失禁,这样的患者必须接受紧急治疗。

膀胱结石

老年人的膀胱结石也与前列腺增生症有关。在尿路通畅的情况下,膀胱里一般不会长出石头。即使有石头从输尿管掉到膀胱里也能随尿液排出。患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就不同了。

前列腺增生症可能诱发老年人的疝(小肠气)等疾病。有的前列腺 增生症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症状,需要用力和 憋气才能排尿。由于经常用力,肠子就会从腹部薄弱的地方突出来,形成疝(小肠气),有时患者还会出现痔、下肢静脉曲张

腹内压力升高。很容易引起痔疮。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是齿状线两侧的直肠上下静脉丛静脉曲张引起的团块。腹内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直肠上下静脉丛瘀血,是发生痔疮的重要原因。病人可出现排便时出血、痔块脱出、疼痛等。因此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解除后,痔常可缓解甚至自愈。

尿液分析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尿常规检查有时可以正常,出现现尿路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尿,还可判断有无血尿。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

PSA是前列腺器官特异的指标,它的升高可以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症,对前列腺进行按摩,尿道插入器械操作,检查PSA之前曾有射精活动等情况。PSA明显升高主要见于前列腺癌,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PSA也可以升高,但上升幅度相对较小。

尿流率检查

该检查能够计算患者尿液排出的速度。尿流率的变化能够知道患者排尿功能的整体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前列腺、尿道和膀胱等器官的病变。前列腺增生患者应为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得膀胱尿液排出受阻,表现为尿液排出速度下降,即尿流率降低。尿流率检查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非常重要,没有痛苦,可以反应患者排尿困难的严重程度,故在初诊、治疗中和治疗后都可测定尿流率来判断疗效。基于该检查的无损伤性和临床价值,在有条件的地方,于治疗前、中、后都应测定。

超声检查

可以了解双肾有无积水,膀胱有无憩室形成,前列腺的大小及形态,测定残余尿量。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出现残余尿量的增多,测定残余尿的多少有助于判断前列腺增生的程度。超声检查是目前测定残余尿的主要方法,患者在憋尿进行常规的膀胱、前列腺超声检查后,起身去排尿,充分排尿后,再次用超声观察膀胱,测量排尿后膀胱内的残余尿量。

直肠指诊

可发现前列腺增大,中间沟消失或隆起,应注意有无坚硬结节,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静脉尿路造影和尿道造影

如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伴有反复泌尿系感染、镜下或肉眼血尿、怀疑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反流、泌尿系结石时应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该注意,当患者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禁止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怀疑尿道狭窄时建议尿道造影。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尿流无力变细,尿滴沥,间断排尿。

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韧,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

超声检查:可显示增生的前列腺,残余尿增加。

尿流率检查:尿流率降低。

本病应与尿道狭窄、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相鉴别。

目前,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式有等待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等。每种治疗方案均有优势和风险。这就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的同时,尽量避免并发症和风险的发生。

等待观察

如果前列腺增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苦恼,患者可以选择等待观察。等待观察并不是被动观察病情,而是需要对患者BPH进展的风险进行评估,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水量要适当,避免过多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类饮料;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同时服用利尿剂等可能影响排尿症状的药物,并适当调整。当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时,需要积极进行干预。

药物治疗

目前,LUTS/BPH标准的药物治疗包括: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二者联合治疗。

α1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的张力,从而缓解膀胱出口梗阻,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线用药。α1受体阻滞剂能够改善症状和提高尿流率,但不影响前列腺体积,也不能显著控制疾病进展。使用α1受体阻滞剂2-3天后,70%的患者能感受到症状改善。α1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虚弱、嗜睡、头痛及射精障碍等。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整体较低,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很好耐受。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以达到减少前列腺体积的目的。然而,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后,前列腺体积的缩小是缓慢的,症状的缓解至少需要3-6个月。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5α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控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减少急性尿潴留的发生。5α还原酶抑制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射精障碍和乳腺疼痛。目前市场上使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非那雄胺只抑制II型5α还原酶,而度他雄胺能抑制I型和II型5α还原酶。在一项为期12个月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前需要告知患者:需要治疗6个月后,症状才能获得显著改善;治疗12个月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会下降50%。

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并能更有效地控制BPH疾病的进展,降低急性尿潴留以及相关的手术风险,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进展风险较高的患者。另一方面,联合治疗也带来较高的花费,以及更多的副作用。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进步使得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数量显著减少。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当前列腺增生导致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及继发性双肾积水等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腔内手术以及激光手术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目前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TURP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LUTS症状能获得显著改善。激光手术治疗具有出血少,并发症较少等优点,适于不能耐受TURP手术或前列腺体积较小的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技术的进步,激光手术治疗可能逐渐取代大多数的TURP手术。微创治疗对于手术风险较高不能耐受TURP且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患者,微创治疗是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针刺消融、经尿道微波热疗、高能聚焦超声、经尿道前列腺乙醇消融间质激光凝固术以及前列腺支架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尚缺乏设计良好的研究证实其疗效。

针对前列腺增生的各种治疗都应进行随访。随访的目的是评估疗效、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第一次对进行观察等待和药物治疗的患者的随访可以是在开始治疗后的6个月,之后每年一次。如果发生上述症状加重或出现手术指征,就需及时改变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评分、超声(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测定。

在接受各类外科治疗后,应该安排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时进行第一次随访。第一次随访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患者术后总体恢复状况及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术后3个月时就基本可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期限建议为1年。随访内容也包括症状评分、超声(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测定。

防止受寒

秋末至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一定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

绝对忌酒,少食辛辣

饮酒可使前列腺及膀胱颈充血水肿而诱发尿潴留。 辛辣刺激性食品,既可导致性器官充血,又会使痔疮、便秘症状加重,压迫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

适量饮水

饮水过少不但会引起脱水,也不利排尿对尿路的冲洗作用,还容易导致尿液浓缩而形成不溶石。故除夜间适当减少饮水,以免睡后膀胱过度充盈,白天应多饮水。

慎用药物

有些药物可加重排尿困难,剂量大时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其中主要有阿托品颠茄片麻黄素片、异丙基肾上腺素等。[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