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管教 |不惩罚不娇纵的育儿理念(一)

 曼陀罗9xfp0bn1 2017-12-19
不惩罚不娇纵的育儿理念(一)

——吴莹老师微课分享

编者按:

12月4日吴莹女士在“怎样和孩子相处群”就【正面管教的前世今生】、【不惩罚不骄纵的育儿理念】、【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信念】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分享,我们根据录音做了整理,现将部分整理文字发送到这里,以飨读者。

正面管教是以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以及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它也是美国公认的经典育儿体系。正面管教的宗旨,就是让家长通过不惩罚不骄纵的管教方法,解决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并培养孩子自律合作、有责任感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品格和技能。所以正面管教,它其实不是一门让孩子听话的育儿体系,而是帮助孩子去发展他的自律、合作等在社会上特别需要的这些品质和技能的一门育儿的体系。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并使用各种正面管教的方法,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博士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正面管教的这本书之后,又和林洛特女士共同开发出了体验式的父母课堂,建立了非常独特的引导式的培训体系。所以正面管教的课程,其实有很多的角色扮、演体验式的活动,让大家和家长们在体验当中学习,所以他不是一门特别枯燥的、说教型的教育体系。

三十多年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正面管教的书籍,被翻译成了十六种语言,在美国,它的销量已经超过四百万册,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销量也差不多有三百多万册。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城市)目前也有一千多名活跃的正面管教讲师,在传播着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他们因此而受益,在创造更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积极优秀的品质道路上不断的践行,包括我自己也是在不断的践行和不断的受益者。


我相信,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们孩子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都非常的迷茫,尤其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就是这样一次。所以大家都不太清楚,“我到底要使用什么样的养育方法?” “ 我到底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那么像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上一辈采取了那些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这个社会环境了,可是我们又没有看到特别让我们觉得欣赏的教养方式,所以我们很多的家长都真的非常非常的困惑。在这个时候,我可以分享给大家一个小小的这个经验:当你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不太确定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通过这样的方法,通过我的教育方式孩子能学到什么?”,相信这么一问,每个家长可以先知道不能做什么。而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做什么样的一个工具箱。我们来打个比方,你和孩子在游乐场约定玩一个小时就要离开,孩子也表示明白了。结果时间一到孩子不但不肯走还大哭大闹。吵得其他人都不得安宁,都过来帮忙劝说“哎呀,算了,就让孩子多玩一会儿吧”好,这个时候你会非常纠结:你要不要打破约定呢?妥协自己的时间,再玩一会儿,息事宁人。那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么做孩子会学到什么?”如果我们打破约定,继续让孩子玩,孩子暂时情绪得到了安抚,但孩子可能学到的是: “虽然没有遵守约定,但大哭大闹就让。我获得了帮助,下一次,即使我们有过约定,我不想走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如果不行啊,我就哭得更厉害。”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信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认为哭闹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责骂孩子,说“怎么玩了这么久你还想玩”好,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是不被认可的,他的自我价值感也会比较低。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机不需要妥协,也不需要用责骂、威胁的方法,我们可以看着孩子面带着微笑说:“我知道你还想继续玩下去,舍不得走,妈妈也觉得很可惜。但我们的时间表就是这么安排的,下次我们可以安排一整天的时间来玩。”好,那这样的处理方式呢,就是又尊重了孩子的感觉,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也尊重了和孩子的约定,并且相信孩子能够应对这样的情形。那更重要的是孩子知道家长是可以在尊重双方的前提下,执行彼此事先的约定。所以孩子就学会了这样的生活技能,等孩子被如此尊重的对待,以后他也学会了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面对生活当中的冲突。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来谈谈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我们提到的所有正面管教的工具,都是符合这四个标准的。


很多人问我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那我说正面管教,其实就是五个字:和善而坚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当中第一条就是“和善与坚定并行”。这一条,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和基石。

我们先来看看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常见的几种互动模式。

1
第一种是骄纵

在这种互动模式当中,孩子有无限的自由和选择,但没有规则。父母是围着孩子团团转的。在我看到的很多案例当中,家长往往受到对“爱与自由”并不全面地理解,给他孩子特别大程度上的自由,把孩子的为所欲为,认为是让他发挥天性的表现。这些都是特别片面的理解,甚至于这样的“爱和自由”牺牲了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引导。所以在这个互动模式里比较常见的教养方法就是 “取悦、援救、过度保护、纵容”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那么骄纵也会教给孩子“爱就是无尽的索取,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一定要满足我”。而当我们不愿意让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我们又会带给孩子这样的一个信念,就是“我很无能”,“ 我无法承受失望”,“ 我需要别人的帮助”。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有一个小男孩儿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要破茧而出,他决定帮助蝴蝶让它免受挣扎的痛苦,他把茧剪开一个洞,然后非常兴奋的看着蝴蝶展开翅膀飞向天空,突然蝴蝶就这在地上死去,因为他的肌肉还没有被充分的锻炼。没有继续到能够破茧而出的力量,蝴蝶就不能完成飞行。所以讲完这个故事,也希望大家能够反思一下,在我们和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我们有没有对孩子过多地包办,让他失去了积蓄自己能量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2
第二种是强权

在这种互动模式里孩子没有自由,也没有选择,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安排。这是一种过度控制的互动模式,那要控制孩子大家能想到什么样的方法呢,那有很多啦:惩罚、奖励、说教。惩罚和奖励看起来非常有效,立竿见影,但是对孩子长期的心智发育和自我认知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在这个活动模式里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其实还是大人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因为大人是孩子行为的发起者,当家长不在场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了。这样的教养方式,一旦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这个亲子关系就会特别的紧张,孩子的叛逆也会特别多,而且在这种互动模式里父母的地位远远远高于孩子,父母说了算。所以,在骄纵和强权的象限里面,其实孩子都无法发展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讲到这里,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现在的养育风格是更和善呢,还是更坚定呢?

3
第三种是忽视

我相信我们在听这个微课的家长大都不会是处于忽视这样的互动模式,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新型的忽视,比如说很多家长就没事儿一直捧着个手机在刷手机,所以孩子呢,就会有各种的行为来挑战你,(一些挑战)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忽视引起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孩子特别有意思啊,就我正好在看手机,然后他就说“妈妈,你别看手机啦,我才是手机,你看看我吧”所以,虽然我们不会长时间地忽视我们的孩子,但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在提醒着我们对他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情绪上的关注度。

4
第四种  和善与坚定并行

这种模式,也是正面管教所提倡的互动模式,在这个互动模式里,家长与孩子是平等、尊重的。这个尊重,包括尊重孩子,也包括尊重家长自己,同时也包括尊重社会与情形的需要。“和善”是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那这个尊重既包括我们尊重孩子的情绪也尊重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我们的孩子。“坚定”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的情绪也尊重这个社会和情性的需要。所以在这种互动模式里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也更愿意为自己的权利负起责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一起约定和执行,那其实这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

为什么“有规则的自由”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呢?孩子的内在是可以充分自由的,他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情绪,但我们要求孩子行为是有边界,是有上限的。我们为孩子立界线或是规则的目标就是希望他在自己内在情绪得到认可的情况下,既能考虑到自己,给自己自由,也能考虑到别人,给别人自由,也可以考虑到情形的需要。那这样就能帮助孩子达到一种平衡,做一个完整的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确认自己的,家长要让孩子觉得他内在的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都是合理的、不被压制否定的。比如孩子摔了一跤,他疼得哭了。但我们家长经常会说“哎呀,不哭不哭,我这点痛算什么”,但孩子是真的觉得疼,真的想哭。所以这就是一种否定,我自己疼想哭,但是家长说这不疼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困惑和否定感。原来我觉得疼想哭是不对的,不被认可的,这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矛盾、自我的意识和外界评价的冲突,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接纳并且感受到孩子在那个当下的情绪,我们说“就是有点疼,对吧,来我给你揉揉啊”,或者是“现在有点疼,我们要不要坐一下”,这就是一种认可,这种内在的被认可就能奠定孩子人生幸福的基础,就是非常高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可。因为“我原来我觉得疼别人也能理解我的这个疼”,那我就不需要和外界有有其他的冲突了,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你们之间的这个感情,你们之间的这个相互的认同是非常和谐的。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情绪,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孩子发展出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的能力。其实你看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且感受他人的情绪,是不是就是最重要的情绪管理情商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孩子发展出考虑别人的这个能力,这一部分呢,需要通过设立规则来实现。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到了规定的晚上九点还要妈妈讲故事,那妈妈,这个时候已经需要休息了。所以在这个情境当中孩子有内在想听故事的需求,妈妈有休息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可以认可孩子的这个内在需要,可以说“妈妈知道你还希望妈妈陪着你讲故事,你希望能再讲好多个故事”,那这就是和善的部分,认可孩子的情绪。那同时呢,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那到了这个睡觉的时间,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而且妈妈也累了,讲不动了”,那孩子有可能会继续哭闹来满足他的内在需求,我们要通过和善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寻找到内在、外在和环境这三者的平衡。因为孩子往往是把自己的期待放大的,但我们通过坚定地执行我们的界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不行的,那这个时候它就会慢慢调整自己,找到平衡,但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的。这个界限,也能给孩子们很清晰的安全感,我们需要在和善与坚定并行中帮助我们的孩子。等他找到这三者的平衡之后,他就能长大成为一个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社会需要的人,也有内心的和谐和选择的能力。

所以关于“和善而坚定”我有一句话特别的喜欢,就是“我爱你,但答案是不”。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