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奠我们远逝的芳华

 梵哥 2017-12-19



看完电影《芳华》黯然泪下,默然无语,欲说还休。

 

影片将我们带进那亇远逝的年代,满街的标语、高大完美的领袖像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而且当年我们竭尽全力运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打造的红色海洋,文学艺术都依附于当时的政治声势制造着打建着这个红色的世界。

 

人都生活在这个阶级斗爭和专政理论主导的世界里,包括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不能或者难以摆脱这个模式,由此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严歌苓和冯小刚均无需用明确的口号和响亮的宣言告诉人们什么,他们只是以他们的小说和电影作品以真实的细节真演释当时的世界,艺术地再现政治大背景下的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脉络也就足够了。

 

其实严和冯均是有些想法的作家和艺术家,也都是有思想的人,这从他们的作品中完全可以品味出。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展示的历史荒诞时间追溯得更加久远,事件揭示更加深刻,细节之真实令人叹为观止。而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中却只能展示陆焉识悲剧命运峰回路转那一刻,由大牢笼转移到小牢笼。而何小萍和刘峰的悲剧则是从小樊笼到社会大樊笼,这是重回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命题。

 

何小萍是带着阶级斗争原罪寻求天国来的,结果其身份和行为习惯均遭到歧视。刘峰是因为偶尔的一次情感爆发而遭遇了阶级斗爭专政手段的审查,构成了新罪被贬去了连队,其结果两位善良美好之人均在战争中成为英雄。但是英雄进入社会均未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依然坠入底层艰难度日。

 

社会阶层的分化,其实在冯小刚《老炮儿》就有展示。无疑王朔、冯小刚、姜文均是大院子弟中的头脑清醒者。王朔早在《动物凶猛》中就展示了大院子弟与胡同老炮儿之间的爭勇斗狠,只是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原有的分化使得城市贫民和权贵之间利益的固化,贫富不均变得日益悬殊。过去的争勇斗狠变成了当下的炫富斗奢,甚致闹出人命来。《老炮儿》只是这种差别前世今生的抖露。

 

在《芳华》中我们看到“门当户对”封建政治联缘与“打天下坐天下“相辅相成,只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政治联缘受到金钱人情的冲击的情感分离,这还体现在那位高唱《英雄战歌》的丁丁最终成为旅居国外的胖富婆,当年风采全被利益所吞噬异化。而这些当年红色海洋翻滚的黑色幽默并没有把人物的处理简单化漫画化。

 

甚至一切真实的表演使人感到有着某种单纯幼稚的美感。现代迷信奴化下的少男少女们就是长不大的婴儿,其心智如同孕育在母腹中温馨羊水中的孩子,虽巨婴却极为稚嫩,人们的现当代意识启朦还要假于时日。

 

这很使我联想到奥威尔《动物庄园》中的公猪拿破仑和《1984年》中那位目光敏锐的老大哥,他们或许已经死去,但幽灵盘踞在人们脑海中作祟,增添了人们行为的荒诞性。这无疑给严歌苓和冯小刚这类有想法作家和导演增添了更多作品创作的素材,但是他们都是拿捏分寸很准的聪明人,决不偿试去踩踏红线,而使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被逐出市场,付之东流。

 

我仿佛看到特朗谱总统被剥得一丝不挂置放于美国街头,走过路过的人们都可以上去摸摸捏捏但大家都说他穿戴齐整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只有不明世事的孩子说他是精亦条条。童言无忌,要是成人也许就是精神病或者被精神病了。

 

《芳华》片尾的《绒花》确实很好听,人生有时就像是随风漂堕的绒花瞑冥中被拿破仑和老大哥一类操纵着人生命运的跌宕起落,这使我想起了我国南朝思想家范缜和齐竟陵王萧子良那场有趣的对话:

 

“缜在齐世,尝恃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深怪之。”

 

今天看毕《芳华》仅以点滴感想,祭奠我们远逝芳华。

 

20171218日晚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