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献血“小伙伴”们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2-20
 朱永新按:偶尔在网上读到这篇文章,很亲切。记得我刚刚担任苏州市副市长时,苏州用血非常紧张,经常发生“血荒”。我下决心推动无偿献血。在我离开苏州时,这个城市人口增长了数百万,但是无偿献血已经蔚然成风。感谢“小伙伴”们!

我的献血“小伙伴”们

诸雄巍的献血“小伙伴”有民进中央副主席小伙伴”朱永新(右)和“献血达人”江涛等献血达人”

【编者按】“从来没有人如此贴近我的心,总有许多许多话想说给人听。”互不相识的人们因献血走到一起,相识相知。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之际,市民诸雄巍以一名普通献血者的视角讲述了他的献血“小伙伴”们的故事。

“熊猫大侠”邵铁军

“熊猫大侠”,大名邵铁军,一名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的普通员工,负责4G基站和系统维护、优化工作。知道自己血型特殊,缘于2006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

邵铁军是Rh阴性血。这种血在汉族人群中非常稀有,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

当他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后,虽然说当时只是虚惊一场,却也五味杂陈,担心有一天自己万一需要紧急用血而孤立无援。从那时起他开始关注搜集有关稀有血型的相关信息。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独木不成林。在参加血站组织的稀有血型活动时,他萌发了“抱团”互助想法。邵铁军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组建一个熊猫群,把分散的稀有血型人组织起来,2013年成立了苏州市稀有血型俱乐部。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200余人,熊猫群的人数在几年间不断壮大。通过这个组建的温暖大家庭,熊猫们彼此照应,互相帮助。每当遇到临床用血需要时,熊猫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用热血挽救他人的生命。

2015年在苏州举办的第53届世乒赛前夕,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大侠在血站举行的“献血迎世乒,公益我先行”的活动中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稀有血型俱乐部负责人邵铁军作为Rh阴性血代表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共同向组委会递交了承诺书,保障了赛事急需用血的需求。

翻开“熊猫大侠”的一沓光荣献血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大侠十年来的献血记录。从刚开始的一年一次,到2012年后国家允许的一年两次。累计献血总量达5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置换一遍。

邵铁军是“熊猫群”的掌舵人,他是血友口中的老大。不谋利,只为互相帮助。

“献血达人”开启101次爱心之旅

他叫江涛,一名来自苏州市自来水公司的普通职工。1999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自此之后,便成为苏州市中心血站的常客,也和血站医务人员逐渐熟悉了。

和他有缘相识,是在2014年的国庆假期,那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我按照报名的约定,提前来到血站当班,为在假日期间前来献血的爱心人士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指导献血者完成问询填表——登记——体检——化验——进入采血一整套流程。

在服务过程中,一名正在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与医务人员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和他交流过程中,得知眼前的人,竟然是位献血达人,而且那次是他第101次无偿献血!我很荣幸是其中的一名见证者。从1999年献血至今已经有17年了,江涛累计献血总量为全血7次,血小板95次。献血真英雄,名副其实。

“只要身体健康,我将继续和无偿献血有约,直到国家法定年龄为止,”江涛笑着说着。

“三捐”兵哥哥俞晓华

知道俞晓华的事迹,是在苏州市血站的公益宣传片里;认识俞晓华本人,是在苏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现场。

俞晓华来自相城区渭塘,一名朴实本分的农民,曾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兵哥哥”。俞晓华献血的念头缘于战友罹患重病急需用血时。从1999年开始第一次接触献血,至今

已有17载,累计献血29次,

折合献血总量12600毫升,相

当于全身血液置换了3次。

“无偿献血让我体会到了给予的快乐,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献血,一直奉献。”2009年俞晓华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0年又说服家人,加入了捐献遗体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苏州市为数不多的捐血、捐骨髓、捐遗体的“三捐”好市民。

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俞晓华对献血工作的支持,已超越小我。每到周二上午九点,他就会准时通过网络发布下周服务岗位表,让志愿者报名,之后还一一确认一一落实,长年不懈。俞晓华以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事业无怨无悔。

心系无偿献血事业的朱永新

苏州市原副市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是我所敬重的一名长者。

和朱老的相识是机缘巧合。在市中心血站,那次也是我当班,开展志愿服务。我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他是献血者。那次交流让我终身难忘,聆听他对我们志愿者服务队提出的殷殷期许,一

切那么自然。

当时正在苏州休假的朱永新,听到血站发布血库A 型血紧缺的消息后,就只身来到中心血站献血。鲜红的献血证上记录着每次前来献血的日期和献血量。汩汩的热血随着导管流淌,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在他担任副市长期间,就不忘对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支持,而且还亲力亲为参与其中,在繁忙工作间隙定期到血站献血,用实际行动证明适量献血无损健康,还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改善心理健康等好处。朱永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本本光荣献血证,用一次次对无偿献血的宣传践行了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