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

 安歌_ 2017-12-22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过度增高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的疾病。


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初秋或冬季,其次是春季,至厦季则缓解,但也有常年反复发作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起病。


根据病因可大致分为外源性哮喘与内源性哮喘两大类 本病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病位在肺,病本在肾。病因病机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发作期临床证型有寒哮、热哮两大类,缓解期则可分为肺虚、脾虚、肾虚三型。


针灸对急性发作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止喘作用。据国内杂志报道,可单穴治疗本病的穴位有:天突、膻中、鱼际、孔最、定喘、大椎、内关、身柱,扶突、哮喘区(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宽0.8~1寸的脊背中线长方型区域)、清喘穴(奇穴,位于前正中线,天突穴和甲状软骨之间,相当于环状软骨与气管的交接处)、头针胸腔区、食中根(奇穴,位于食指中指间的根部)等。


我临床治疗本病,常用孔最、鱼际,神阙3穴。


(1)孔最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针刺孔最穴有平喘的作用。田从豁教授和藏俊歧于1982年分别在《云南中医杂志》第4期和《河南中医》第5期报道过针刺和电针孔最穴冶疗支气管哮喘 的疗效,即刻平喘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100%。

   

哮喘是肺病的典型症状。孔最位于太渊和尺泽的连线上,太渊穴上7寸处,是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因郄能救急,所以对急性发作的哮喘有平喘救急之效。我曾治一青年男子因对花粉过敏突发哮喘,呼吸困难,为针双孔最穴,未及半小时,哮喘自止。孔最(LU 6)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2)鱼际

针刺鱼际穴治疗哮喘,也有多篇报道。如方永乐在《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10期报道,针刺鱼际穴治疗哮喘20例,其中1 8侧针刺后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刘泽光又于1985年在《中国针灸》第1期报道针刺鱼际穴(向掌心方向斜刺5分左右)治疗支气管哮喘20O例,总有效率达98.5%。看到以上报道后,我在临床中试用,对于支气管哮喘确实有效。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之后才发现,用鱼际治疗哮喘最早见于《灵枢·五乱第三十四》:气“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指出气乱于肺的哮喘,可取手太阴荥穴鱼际通阳气而平喘,取足少阴输穴太溪温元阳而纳气。

 

鱼际五行属火,有通达肺经阳气之功,对于寒邪束肺,气管痉挛的哮喘用之最宜;对于肺经火热引发的哮喘,亦可收泻火止喘之效。对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哮喘,单用鱼际即有良效。若肺气虚甚,当加太渊;阳气虚甚或肾不纳气者。宜配太溪。

鱼际(LU 10)在第1掌骨中点桡倒,赤白肉际处。


(3)神阙

以拇指按压神阙穴,每次500下,每日1次,连续2~3个月,可补益人体的元气,改善过敏体质,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也可在肚脐拔罐,方法是:拔罐5分钟即将罐取下,再拔5分钟再取下,连拔3个5分钟为1次,每日拔罐1次,坚持拔2~3个月,可改善过敏体质。

   

以上方法不仅对过敏性哮喘有效,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也有效。关键是要长期坚持,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短了难以取效。详见拙著《中医脐疗大全》。


·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