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兆丰路社区 社区老顽童免费教大家捏泥人

 汐钰文艺范 2017-12-22


“摔胶泥”是一种老的叫法,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如今,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泥塑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廉忠义老人由喜爱到热衷,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捏”着这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术。


记者在廉忠义家中看到各种仕女泥像,还有已经装裱好的泥塑京剧脸谱……从深土中挖出的胶泥,在廉忠义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泥塑人物。他回忆道:“我现在主要是捏仕女最多。最开始走上捏泥人的路,还是我28岁那年参加了一次农业展览,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个同样参加展览的小伙子趁着休息时间在捏手里的泥巴,出于好奇我就走过去询问他是在哪里学的技术,那个小伙子很热情地帮我介绍了老师,把我带到了张铭的工作室,当时老师让我试着捏了一个泥人仕女,捏完后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放在了桌子底下,让我过几天再去。过了几天之后我去找老师,他让我再捏一个和上次一样的仕女。我就又捏了一个,老师把桌子底下的那个拿了出来,对比了一下说,‘你可以来这学习了’。”就这样,廉忠义在张铭的指导下学习了10年时间,后来因为工作、搬家等诸多原因,慢慢地和原来工作室的很多人都失去了联系。


年轻时从事饮食行业的廉忠义退休之后常常参加社区活动,一次兆丰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来家里看望老人时,发现家里的泥塑脸谱才得知老人的手艺,随后社区很多居民纷纷前来请老人教大家捏泥人。


廉忠义一边揉搓着手里的泥团,一边教授学生。别看这些泥人不大,做起来并不容易。和泥浆、塑形、打磨、上色……一个成品的泥塑造型,大概需要5天时间。揉捏泥按他的说法就是要让那团泥“活起来”,有自己的“体温”和“血肉”。先捏人物的腿部,又捏躯干,再捏胳膊和手,他一面捏一面转动着泥条,将每个仕女都塑造得柔美动人,又把人物的性格揉在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中。


如今廉忠义老人的徒弟已经开始自己尝试着创作作品了,老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门手艺,让这些传统手工艺术得到传承。

撰文/赵秋艳




小编:嵬嵬  爱米花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偶们~请您关注偶们天津新社区”~同时也欢迎您在微信上和偶们互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