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馓子配甜酒,最有老街味

 孟溪ProbeT连山 2017-12-23
  •   长沙美味油货香油饼。   长沙美味油货香油饼。

      文/廖美丽 图/卡特

      油炸馓子、香油饼、酥油饼、葱油粑粑等等,是老长沙最常见的老油货,不过,长沙油货店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知道炸制老油货的师傅也越来越稀缺。

      我们在老街中寻食,在充满巷陌风情的古潭街无意遇到一家极小但味道却极好的陈记油货店。它深藏老街旁的古井巷中,如果不是刻意去找,确实极容易被忽略。

      就凭两口铁锅、两双巧手,三十平方米不到的小店,却做出了充满老长沙油货的美味。1986年,从长沙饮食公司出来单独承包油货小店的陈叔和彭姨,在古潭街边一做油货就是三十余年。

      但目前陈叔和彭姨油货店制作的油货也仅仅只保留下来两种:香油饼、扇形馓子,另有与之相配的甜酒冲蛋。

      “原来我们什么都做,那时候年轻体力好,光油货就有芝麻团、牛角饺、扇形馓子、香油饼等。现在我们两公婆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坚持下来的品种已不多。在这么偏僻的老街巷子里,没有专业级别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哪里能坚持得了三十几年咯。”1975年,20岁的陈叔和彭姨,在饮食公司做学徒,凭着一股好学的劲,将各位师傅的手艺都学到手。上世纪八十年代,饮食公司改革,长沙城区不多白案、油案师傅纷纷下岗失业,陈叔和彭姨因油案技术出色,便从公司出来承包了一家油货店,那时他们每年去参加各类饮食大赛,其炸制的参赛作品一经展示,便被好吃的评委们一抢而空。

      在古潭街,陈叔制作的香油饼是用面粉和成团,着力揉搓,入适量的白糖增味后,揉搓擀制成薄薄的一层面饼而成,将面饼顺着铁锅溜进热油,瞬间就鼓起一个口袋状的团子,即趁热捞出,沥干油。

      那热乎乎的香油饼,柔软糯粘,用手从中撕开,里面的面团粘在面皮上,嚼上去有一股肉感,韧性十足。被搓、揉、擀、炸过后的面饼,越嚼越香,特有的回甘,恰到好处的弹性,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坐在街边小店品尝,彭姨客气地用碟子夹一筷子辣椒萝卜,让我们配香油饼吃。我们觉得这确实是绝配。

      当然陈记的扇形馓子,曾有好事者,将其评为“长沙最好吃的馓子”,早已深受食客喜爱。目前长沙市内似乎已经无人愿意做扇形馓子,这门传统小吃手艺,在长沙 极有可能就此失传,值得人们对此加以保护。

      炸出来热乎乎的扇形撒子,捏成碎条后,放入肉丸汤、甜酒冲蛋、豆腐脑汤,最好是牛肉汤中。馓子蘸着汤汁,尤其是配在甜酒冲蛋中,一半酥脆一半软糯,在这寒日里来呷上一碗,浑身上下,寒气散尽,令人舒服地打了一个温暖的颤抖。

      我爱长沙,包括爱这里的老街、老街上味美的老油货。我真的不希望不断流逝的时间最终将这些老长沙的美好全都掠夺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