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伏羲概念的产生与转移

 动力实体能 2017-12-23

   伏羲一词的含义是指和谐,我们打麻将和牌也称伏牌,伏羲的概念产生于包牺氏联盟的华胥族群与僚夏族群大团结时期,当时还遗留了华胥陶则葫芦瓶为证,葫芦原在华胥语中读圐圙(kulue)指团结、和谐之意。后来按照僚夏语表达为伏鲁,再后来汉语认为伏鲁是中亚传来之物,就定名为葫芦。实际上伏鲁是指团结、和谐,而葫芦只表达瓜类植物,北方还连葫芦都不称,称其为匏瓜。虽然伏羲为和谐概念产生于距今六千五百年前,但当时并没有称为伏羲之国。最早称伏羲之国的是蚩尤集团的东夷联盟,濮文《蚩尤族支系》对此有专门的介绍。文中说,蚩尤族建立的契那联盟是大伏羲之国,意思即契那联盟是大和谐之国。这篇文章从舆论上正式树立了伏羲的国家形象。但是,当黄帝集团南侵灭掉蚩尤集团后,将伏羲的概念以拟人化的方式转回到了包牺氏的头上。我们知道,包牺氏是部落联盟的名称,而且创建这个联盟的部落是大庭氏部落,说他是伏羲难以取信于民,于是黄帝集团的文人们便选择了其近亲的华胥支系的赫胥氏的薇伊部落作为形象代表,这个形象代表在资格上有几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他们是哈萨克族,属华胥的大支系,另一方面濮语王黄不分,薇伊与伏羲在濮语读音上相似,再一方面薇伊部落较早融入东方文化群体对华夏的濮文化发展有较大的贡献,比如仓颉就属华胥氏的有熊部落族群,是濮文化的传人。但是将薇部落族群拟人化的塑造成男性人类始祖,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因为在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那为大庭氏部落的酋长才配得上伏羲的称号,而不是甘肃天水秦安薇伊部落的那为女性酋长。我们知道,薇伊部落的姓氏主要为花姓、嬴姓,而大庭部落的姓氏为什么还需进一不探讨,有可能他们的姓氏就是焉耆和伊耆,是后来炎帝的姓氏。虽然读是哈萨克族,但大庭氏有较多融合红山文化族群血统的成分,也是因为这种融合,才使大庭氏变得强大起来,才完成来对女娲联盟的取代。实际上,我们现在祭拜的伏羲,仅仅是自我的塑造了一个寻根对象而已,而且是将女性的姜央塑造为男性大布摩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