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时代与战争——透过怀旧的滤镜来剖析《芳华》中的元素

 范良光 2017-12-24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感觉从调动观众的情绪跟随电影中人物故事而波动的角度来讲,影片芳华是比较成功的——票房和评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后就禁不住分析主义的习惯对电影进行剖析——也许这是上中小学时语文阅读的“遗毒”。
任何电影都脱不去各种元素的组合,元素就是构成电影主线和人物轮廓的最清晰质点。很多电影只是模糊的知道需要观众喜好的元素来进行组合,但是却不知道哪些元素合适组合起来,更不清楚这些元素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组合起来,这成为了电影观感差异的最主要根源。
在芳华一片中,最主要的元素显然是青春了,主人公人生故事截选的阶段以及电影的片名都显而易见。老气横秋、波澜不惊就没有引人瞩目的故事。青春就如同最旺的篝火,又如同炫亮的新星爆发,光亮夺目让人情不自禁地关注。青春吐芳华,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和活力以及青年面临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时候爆发出的激情和冲突都很容易成为故事的起源。然而这表面上最主要的元素,却只是一个火种。只有光彩夺目的光亮的话,人们很容易看到视觉疲劳。很多青春系影视剧却恰恰只注意到堆砌这一点,除了光亮以外一无是处。
时代变迁,这是背景,却又是推动很多电影剧情主线主要动力,因为时代变迁,处于时代之中的人也将面临不同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有些人很容易适应新的时代,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有些人却被原有的社会所固化,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近代以来中国这片土地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每一代人几乎都跟另一代人面临着几乎完全不同的社会,旧有的经验完全不足为凭,日新月异竟然成为了常态。而电影中主要讲述的故事恰恰处在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中国当代重要历史阶段之间,那么政治因素当家、阶级革命束缚固化的官民阶层和开放之后对于物质和思想自由的追求之间的冲突显然成为剧情冲突的主要导火索。
军旅与战争,影片中表现的群体是军队的文工团,那么不仅仅文艺活动是这些年轻人的主要日常活动,而且军旅生活所特有的层级和纪律属性也为其这些年轻人的言行举止加以限制,年轻人的活泼冲动特性与军旅纪律的严肃性天然的对立也成为影片剧情冲突演进的重要来源——比如刘峰因为拥抱女兵而被下放到“伐木连”,被排挤没有演出机会的何小萍在有机会跳A角时候装病被发现还是被强令跳舞而在演出结束后被调出文工团。影片中避讳颇深的西南边境某场战争对于拥有一定历史常识的人来说并不是秘密,而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距离今天最近的,也是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参与的最后一场较大规模流血冲突。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其参与者从年龄上来看至今也有很多仍然在世。意识形态相近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原本中国勒紧裤腰带去支援的兄弟之国间的战争,第一代主要领导人去世之后的战争,文革导致的社会混乱动荡之后的一场战争,这么多因素导致这样一场战争既对当时的社会和民众影响很深,众多青年军人、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其中,战争残酷伤亡惨重,对众多军人和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然而却因为国家的政治考虑和军人抚恤工作的不足,不仅使得这些军人和烈士家庭没有得到很好的抚恤,而且作为一场被刻意遗忘的战争,这些参与的军人们和烈士的荣誉也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然而无论如何,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都与青春的美丽和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火中血染的青春满满都是惊心动魄和壮怀惋惜;相比之下,和平年代的青春再如何激昂慷慨情意热烈也很难摆脱无病呻吟的窠臼。
这众多的元素已经为电影想要呈现的画卷准备好了色彩,再然后所需要的是把这些元素通过人物故事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形成画卷。在影片芳华中,主角刘峰是一个典型的被当时的政治正确话语体系“培养”起来的优秀平民子弟代表,其木匠的家庭出身限制了他对于社会阶层分化和人性的深入了解,用褒义词来形容是淳朴,社会弘扬青年人学习雷锋的精神,那他就实实在在地处处按照雷锋精神的准则去为人做事,去热情帮助别人。然而一个悲哀的事实是,处处完全大公无私,帮助别人是违背人性的,因而一边被周围人称赞,一边却渐渐被同样这些人摆上神坛,视作非人。更可悲的是,一直到刘峰向喜爱的女孩表达爱意时候这一点才激烈地表现出来——原来活雷锋在周围人眼中就是一副宣传画,一尊泥佛,是不能触碰人间烟火的。用比较二次元的说法就是人设崩了!而父亲被打倒从小受欺负的何小萍却因为难得受到善待而对刘峰的支持与帮助心怀感激甚至爱恋之情,最后当刘峰被调离文工团时候,只有何小萍去送别他。而其后的战争将他们不同程度地卷入,文工团成员们大多只是在后方演出慰问参战官兵;而经历了被举上神坛却又被排斥的刘峰走上前线,在负伤后却还英勇的像是抱有死志一般宁可自己伤口仍然血流不止也要看护烈士遗体,最终失去了曾经拥抱过林丁丁的右臂;被调到野战医院的何小萍则先是在救护伤员时表现出色而被当做英模,却紧接着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命运反差而神经失常。洗礼之后,哪怕是英雄也都仅仅是多了少许称赞和慰问而已,并没有影响到其后他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命运,相反刘峰和何小萍在战争中的表现与其后的命运更是反差到像是一种讽刺。高干子弟因为本身的位置、资源以及家庭背景带来的阅历,在其后的改革开放中很容易就获得了优渥的生活;而曾经的雷锋和战斗英雄刘峰却只能艰难谋生,饱受屈辱,最终只能在与曾经同样屡屡受到生活磨难和人群排挤的何小萍的抱团取暖中获得平和。
如果说这个故事和这些元素构成的色彩组成的是一副照片的话,而怀旧则是拍摄这幅照片的镜头和视角。怀旧似乎是太泛滥了,每一代人生活的年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烙印,任何一代人青春不再之后都会去怀旧。而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让这种烙印都更加深刻清晰。然而社会性的怀旧却需要掌握大众媒体话语权,同其他年代生人相比,六零后以及紧挨着六零年的五零后是目前掌握此话语权最年长的一批人,因为年龄更大者大多已经不在活跃,而且对大众媒体的使用也并不熟练。而同其后的几代人相比,这些人又是青春仍然深刻印记着文革和阶级斗争等革命话语体系的最后一代人。这代人,特别是当年深深介入到社会政治浪潮中的活跃者们,他们的怀旧往往带有着审视和反思。恰巧或者是必然,冯小刚和芳华小说原作者严歌苓都是1958年生人,都正好是芳华所表现的那群年轻人的同龄人,而且也都在军队文工团工作过。因此他们的作品芳华也正是这样一部带有审视和反思属性的怀旧影片。一方面,这代人的青春曾经是那么的充满激情,甚至真正地走上战场,为国家献出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另一方面,经过文革那种极端的政治化社会生态环境熏陶,他们的青春似乎又有一些不够真实,被太多政治正确所遮蔽所掩饰。青春的躁动,特别是人性世俗化的一面和对爱情及异性的追求往往都被压抑在由政治教条和军队纪律所组成的重重幕布之下。而同时,年轻和单纯使得他们既容易因为激情和叛逆做出出格的举动,另一方面又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人和事,常常因为模糊的个人喜好、从众心理以及对于政治审判的恐惧趋利避害,以邻为壑。文工团成员们对何小萍的排挤和反感部分是因为她身上那种谨小慎微而且极其敏感的性格,以及用拙劣的小把戏地追求别人视之为平常的世俗欢乐的滑稽样子,部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群体中往往都会有被打压和群体嘲讽的个体,嘲讽他们已经成为一种增强其他人凝聚力的仪式。却没有人愿意深入了解父亲被打倒,母亲带其改嫁,在新家庭中被视为累赘的何小萍是怎样在亲人的冷漠和排挤中养成了这样谨小慎微和敏感的性格,更没有人愿意违背群体的意志向被集体排挤和打压的何小萍表示同情和支持——除了刘峰,这个真诚地学习雷锋,愿意帮助所有人的人。而当刘峰自己因为触摸事件而摔下神坛,被那些他曾经无数次帮助过的人所鄙视并遭遇冷漠的时候,也只有珍惜其帮助的何小萍愿意顶着集体排挤的压力来伸出援手。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峰何小萍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他们尽管被人群排挤和践踏却仍然可以比较容易地成为英雄的最后一个时代。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不幸的,个人的命运深深地被国家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所席卷和牵涉,一个家庭可能因为有人被打成右派、打成反革命就四分五裂、家破人亡;尽管私下里自由的气息已经在酝酿和奔流,但是政治话语却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忽略政治正确当然会死的很惨,但是太单纯以至于完全信仰政治话语的人却也会被人表面上尊敬背地里排斥反感。刘峰和何小萍换一个年代也许根本不会成为什么出名的英雄,但是也更可能不用遭受那么多排挤和打击而更为安定祥和地生活。塑造他们其后命运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性格,还有那个年代和文工团群体的同龄人们——在其后很多年里,那些当年参与践踏他们的尊严、摧毁他们的命运的同龄人们会牢牢铭记他们的高尚和善良,为自己亲手献祭他们而忏悔。
芳华的难得并不仅仅在于其青春美丽,而且在于其真实,人性的真实也许高尚、也许自私、也许凛然、也许龌蹉,但当时光逝去,自私与龌蹉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人性丑陋中难得的光辉却反而更加夺目璀璨,历久弥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