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用药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各地在基层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素质,做好基层饮食用药监管工作,使人民群众满意“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8大问题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虽组建多年,经历了几次机构改革后,仍存在以下8大问题。 问题1.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尚未建立权威的管理模式,基层监管队伍无所适从。各地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监管形式不一,有县局直管的,有县局乡镇双管的,有乡镇直管的。缺乏统一的权威监管,弱化了食品药品监管的权威和社会认可,在基层,工作多而杂,而且都重要,植树造林、清洁乡村、入户扶贫、防洪抗旱等,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往往会因“以前没有食药监部门不是照样平安过来”的思想影响而被边缘化,甚至长期抽调基层监管人员做其他工作而忽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问题2.缺乏必要的考核和激励竞争机制。目前,在基层不管工作量大小,工作效果如何,没有任何工资福利的差别,也没有看到基层晋升机会,这势必会影响到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夸大化的追责监管责任,忽略监管对象的主体责任,使得基层监管人员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求得自己“一亩三分地”平安无事就心满意足。 问题3.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不足。目前各地的基层监管机构一般配备3—5人,跟其它部门相比少之又少,而且往往到位又在岗的就1—2人,工作量确是多之又多。笔者所在的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现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1人还任其它乡镇的某村第一书记。笔者曾被一位资深的工商工作人员问倒,他原话说:“我们工商原来监管食品流通,近80人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在食品流通上都搞不掂,你们食药监管系统人员那么少,现在又多了生产和餐饮环节,多了那么多的学校、医院、药店等,你们怎么能监管到位你?”我只能笑笑而已,不敢作答。两名工作人员要面面俱到“四品一械”日常监管、“农村50人以上聚餐”、政府的清洁工程、入户扶贫等中心工作、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的各项数据、专项整治,真可谓勉为其难、任重道远。 问题4.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有待加强。几年来的调配或公开招录,队伍与组建之初相比,确实得到了充实,但新进人员居多,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在专业结构上,食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法律等专业相对短缺;在年龄结构上,基层单位队伍出现全所“童子军”现象。要这些非科班出身或专业单一的 “童子军”在短期内全面掌握并熟悉运用“四品一械”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要求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监管、办案,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理论功底迫在眉睫。 问题5.基层的监管对象点多线长面广。在农村,因山高路远,村落散居,小卖部也就出现“遍地开花”现象,形成点多线长面广局面,而基层却不可能因其小、远而疏于监管。笔者所在乡镇辖区面积385.4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街),227个屯3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万人,经济欠发达,监管对象涉及“四品一械”450余家。笔者尚有感觉事务繁忙而疲于应对,真不知道那些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两人乡镇所又是如何分身应对上几千家的监管对象。 问题6.办公条件简陋,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据了解,大部分的基层监管所都是通过协调沟通,借政府或其他七站八所的办公场所来办公,几个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地方办公还要隔开一半来建成快检室、材料室,甚至出现上级配备的仪器无处安放的现象。平时下村靠一辆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还得祈求不要炎阳烈日,不要刮风下雨,偶有落石要长眼不要砸中自己,如要扣押物品或是赶回所里完成其他紧急任务的,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问题7.基层监管人员流动变化大。不少基层监管人员刚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一两年,工作刚刚开始进入角色 ,可能因为工作量大、风险高,就想方设法转到其他部门工作,而食药监管系统只能不断的招录新人、培养新人补充基层队伍,而“新手上路”得花一年半载。 问题8.基层“四品一械”的经营者、村级协管员及消费群众食品药品基本知识差,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弱。在基层,经营户往往长年远离家门外出务工,真正经营的是文化水平低,连自己名字都不会签的留守老人,要求这些老人尽到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简直拉牛上树。协管员基本是村委干部兼任,缺乏必要的食品药品监管知识支撑。而基层的消费群体也受到文化水平、安全意识所限,不能判断食品药品真伪假冒,易受虚假广告误导,自我防范意识很弱。这就给食品药品的游医游贩们有了可乘之机,也给假冒伪劣的食品药品提供了市场,一些无良商家就会利用基层监管的时空空隙,拉货到乡镇下销售,群众也贪图方便和小便宜而购买。 相应在解决对策 虽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食品药品基层监管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还得“对症下药”。 1.建立统一的基层机构监管模式,增强食品药品监管的权威,最好是实行系统直管单设模式。系统直管单设模式可以减少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被大量抽调借用的现象,在监管执法过程也将减少外界的干扰。 2.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从物质上精神上(如评优考评、下村补助)向基层一线监管人员倾斜,让基层人员看到晋升曙光,充分调动基层监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整合基层人力资源,增加基层监管所人员编制,充实基层食药监管队伍,解决好有些部门有些人忙的白加黑、5+2,有些部门个别人闲得慌的现象。 4. 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进行基层队伍能力建设。如:建立有效的培训、异地交流、局跟班学习机制,缩短基层新进人员的“成长期”。培训可以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基层监管人员能及时掌握食药监管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方法;也可有自己本地局培训,轮流到上级主管部门跟班、异地交流,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经验交流,共同探讨,这将比闭门造车、摸石头过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缩短基层新进人员的“成长期”,建立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5.严格监管,提高门槛,淘汰那些经营者法律意识差、自律差、规模小的监管对象。按照超市的要求,鼓励、引导经营者在村的行政中心、人口聚居的地方开设地方小超市。这将大大减少边远小店,减轻基层监管任务,也有利于基层规范化监管。 6.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强化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完善基层监管所的办公及其他基础设施,配备必要执法交通工具,提高村一级协管员的待遇,完善监管网格化管理,这将能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协管员的积极性,发挥第一前线和桥头堡的作用。 7.在完善以上几项措施的同时,加强职业忠诚教育,稳定基层监管队伍。只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忠心耿耿、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勇挑重担,勇于献身,才能稳定队伍,避免不断招录新人、培养新人的被动局面。 8.加大基层监管对象、协管员和消费群众培训、约谈力度。通过培训、约谈,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生产经营的可能;通过集中培训,增强协管员必要的食品药品监管知识和安全意识,发挥其协助监督管理的作用;通过展板宣传、分发资料、标语,甚至开展晚会以相声、小品等通俗易懂、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群众的饮食用药基本常识和维权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总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要确保基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需要我们食药监人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开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作者系田东县思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食药法苑 食药企业及监管者的资讯新媒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