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欣赏: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ZGGDWWZS 2017-12-2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释教。因其包孕根柢般若的紧张思惟,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贯通毗连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凡是通顺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从此的五译是统一唯识系的诵本,好比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惟独罗什所译为中不美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澂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以是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着实已“涣然一新”了。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别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经石峪花岗岩溪床,是中国现存局限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文刻于面积2064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授与后秦鸠摩罗什译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