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毫不费力

 温柔的TIGER 2017-12-28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个周四学习日,HR的职业习惯就是每到年底都会去完成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事:梳理回顾和反思自己这一年。今天我就自我整理一下这一年在三茅中的成长,同时这也算是我的一篇获奖感言吧。


  今年我一共撰写了108篇文章,订阅了78位打卡分享老师与专栏老师,共计收到班主任的打卡提醒249个工作日。我没有数过我看了多少节课,在三茅上花毛豆看的课程,今年一年大约在100节左右。同时阅读专栏文章200篇左右,专家老师的打卡学习总结就更多了,几乎数不清。

  有很多鸡汤文会告诉你们:量变引发质变。但鸡汤没有告诉你们,量变引发质变其实是一句废话。当人们认为一件事情是“量变”时,看到的是事情发生前后的相似点。当人们认为一件事情是“质变”时,看到的是事情发生前后的不同点。“量变导致质变”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变化的积累,会产生大的变化而被人所注意到。

  SO,在你在做个“量”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关键点是如何进行“积累”。我相信大多数三茅的注册网友都会“看起来”很努力的在三茅上学习,可是为什么有人可以在通过三茅学习四-五年从前台变身HRM,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了却没办法让自己得到更高的提升?


  原因如下:

  一、是否坚持

  坚持学习就是你可以偶尔懒散,但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偶尔的小偷懒是可以接受的,可2/3的时间被晒网那就基本等于浪费时间,不如直接不要开始。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张马甲线的照片,有很多人问我,BOBO姐你如何做到的。我只回复两个字”坚持“。任何事要想真的从量变到质变,只有坚持二字。不一定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至少从未中断,只是偶尔懒散而已。


  二、是否进行总结

  我经常告诉我的团队,你每隔一个月把以前的工作结果拿出来看一眼,再把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极好写出来,坚持一些日子你看看有什么变化。于是小琴姑娘连续三个月以后告诉我,哎呀,现在看我以前的东西真心不能看,啧。我告诉她你是否感觉到如今的自己和半年前的自己的结果有了差距,这就是你进步了。

  当你通过总结以后发现,原来看不懂的懂了,原来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一眼就看出来了,自己过去总结的工作结果现在看不下去了,那就证明你进步了。这个量质的转变就是从微小的差距转变为明显的差距的过程。

  当然,要想做好优秀的学习总结,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

  1、不断章取义。很多老师写的分享是围绕案例而来,因此要想总结必须围绕案例的前因、后果、背景等。不要一概而论,认为这个老师这么写了就按这个操作,这是错的思想。

  2、不盲目崇拜。世界上没有一位圣人说的话永远都对,所以在三茅上学习要带着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结合自己的企业,结合自己的环境分析,不要搞盲目崇拜,不要认为某位老师的就一定全对。

  3、进行逻辑性整理。自己的大脑就如同仓库,请将你们所看到的、学习到的进行分类整理,这样就将杂乱杂章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串连,从而可以让脑中的仓库更加立体化。

  4、多进行试错。学习到的一些东西需要不断拿出来试错,也就是从“抽屉”中取出进行使用,再考虑是否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与个性化特征进行调整。


  鉴于以上,我想总结一下自己在一年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进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碎片法则

  很多人的一天中都有碎片化的20分钟。这20分钟你可能是在公车上、开车时、睡前、等吃饭等。这20分钟大多数人可能会刷朋友圈、刷微博、刷QQ群、刷微信群。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每天20分钟用来让自己提升呢?每天只花20分钟做一件事情,我曾经每天10分钟去学习一下英文口语对话每天一句,10分钟用来听一个自己喜欢的课。我在南京下班坐地铁正好25分钟,我会一边听英文一边保持脚尖站立,只是为了让小腿显的更瘦,也有可能睡前20分钟用来做一次平衡瑜伽。那么,你可以每天花自己20分钟去做有利于帮助自己提升的事件,写一段话的总结、读一本书的一章、练习英文两句、或者做拉伸运动来提高柔韧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这些活动,但有一个原则——要坚持。当你坚持1年,你会发现自己每天只花20分钟,不做低头族,少刷20分钟朋友圈,你想的进步真的就能看见。


  2、保持阅读的习惯

  如今是信息化碎片的时代,据我所知,你们所熟知的牛人们都在坚持着不同形式的阅读习惯,读书、听书、喜马拉雅等。平时也会在群里交流一些优秀的”听书心得”。我相信能够成为分享专家都必定是有着道理与原因的。保持阅读的习惯会使你不知不觉中扩张知识面。我几乎每周会听3-4次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小说、名著等。你们喜欢的寒子老师、香草紫苏冯鑫、海儿丁晓文、齐涛老师、邹善童老师等等等等都是大爱读书的人。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个月就是126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阅读量。好吧,我知道小伙伴们不会这么坚持,那就打个对折吧。哈哈。



  三、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

  我不想说鸡汤,更不想说网上都能百度到的一些知识,我只想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时间管理是分人进行的,不同个性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时间管理或者自我管理。

  九型人格里我们研究过,人的个性千奇百怪,你想用同一套理论对付全世界的人效果一定不一样。就如同160身高的与180身高的都穿170的西装肯定都不好看,人也是如此。性格一词中,性代表原生家庭给你的个性,格代表你经过社会的洗礼表现出来的。可是,就算10个人都去做同样的一件事情,可能内心的感受也不一样的。

  一个个性就是六号人格的人,可能会因为社会压力的问题也会站上台去受到嘉奖,也会按一定的程式化去做一些事情,可是他真实的内心有疙瘩,因为6号人格的人追求安全感,更愿意低调,更愿意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长城保护自己,看起来和我这样的8号人格一样也是在往前冲,但是我带着人往前冲是因为我喜欢做领导,6号带着人往前冲是因为这样一来大家就会服他,就会更加尊重与对他好,就是有了人际关系长城。

  那么举例使时间管理这个来说,一个九号人格的拖延症患者他内心最让他舒服的就是“得过且过”,把事情都放到节点去处理,前面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如果你用市场上传统的时间管理理论去告诉他,同时让他去按着什么这个表那个流程去做这些事情,我打赌100%坚持不下去,别说21天,210天也不可能成为习惯。因为这是违背是他们的个性人格。那么对这样的人做时间管理就直接告诉他们将每一天设计成不同的节点,每个靠近节点的时候都需要有重要的事情处理结果。而在中间,则让他们自由发挥即可,控制节点与结果是对待他们最好的方法。再拿工作项目管理来说,如果是一个胆汁质的人,千万不要让他们做项目中的最后环节,他们会把前面的人都催一遍的,怎么还没好?而且暴怒的这群人可能会因为前期环节有一个小问题产生矛盾。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强调,做自我管理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调整与设计。比如我本人就是一个八号人格、白羊座、胆汁质的人。我用于自我时间管理的那一套就不可能用在我下属身上,一般情况下,我知道我的闹钟会有几次响,第一次会间隔多长时间,响第一次我一定会立刻爬起来,第二次我会穿好衣服。每周六我必须会抽空进行房间的打扫。如果我制定出我的计划表,强加到另外一个粘液质、4号人格、B型血或者是双鱼座的,我打赌一定是坚持不了或者是被深深的折磨,这就是藐视人性了。


  四、每一年更新一下规划

  我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当然每个人不一样,但就算你再没有目标,请在每年末都更新一下你的规划。你可以不做三年五年的规划,但每年末的规划都是能让你进步的法宝之一。首先我想问一下各位小伙伴,你会不会害怕做自我总结?如果你在想到这件事情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那么证明你今年真的没有作出什么让你自己更进步的事件。

  我会在每一年年末问自己几个问题:今年我做出了什么让自己或者别人称赞的事?今年我获得了哪些思想上的进益,是因为什么原因或什么事件?明年我的规划是什么,想要获得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在哪个方向更加努力?

  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仪式化,我不会在纸上写下这些,但是我会在我的脑海中一次一次的想,想完也就深深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仪式感。


  再见,2017,你好,2018。在此,我再次万分感谢为我投票的那些小伙伴,我不想一直授人以鱼,我更希望可以授人以渔,所以如果你想要和我一起进步,想要和我一起为自己再拼博一次,那么就一起来吧!身为HR,我们痛并快乐着!


  不忘初心,不惧将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