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不欲饮,最常见于阳气虚者,气阴不足亦可见。 缺水的原因有二:一是水量不足,或因实火力猛,水被消耗; 或阴虚火从内生,水更不足。这两种情况下,口干皆欲饮,是饮水以自救。 二是水量虽然充足,但无法运抵口舌,导致口舌局部缺水。多因阳气不足,无力化水生气;如果对前面所讲少火生气之比喻仍有印象,应该很好理解。这种情况下,虽然上方缺水而见口干渴,但水量实际并不少,且饮水后,气化水的负担进一步增加,气虚不化的问题越发严重,所以此时虽然口干,但并不欲饮水。 读完<伤寒论》,口干不欲饮大概有这几种情况: 1,血热,津液无伤,里热而湿在,湿热混淆。 2. 上焦热中焦寒 3. 肾阳虚的口渴,饮水下去胃中又觉得水在里面晃晃的不能吸收。 4. 瘀血(这个在金匮瘀血里面有描述) ①湿温病初起,湿邪偏盛时,为湿郁不化,脾气不升,津液不布所致,常伴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 ②兼挟痰饮,表现为饮水不多、或饮下不舒、伴见胸闷、呕恶、苔腻。 ③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表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等。 ④瘀热搏结,津液不足和有形瘀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出现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脉沉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