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树华:泯却两端,彻证心源

 蓮葉 2017-12-29

泯却两端,彻证心源


作者:苏树华

六祖大师云:屏息诸缘,一念不生。正与么时,是个什么?识得这里,三界六道,则自然解脱。三界六道,本无实际,梦里是有,觉后皆空。

释迦已经彻证心源,何以还有三界六道?

答曰:释迦悟道时,大地众生,与他一时成佛,故名释迦净土。释迦净土,纯一无杂,尽是释迦变化所作,清净庄严,等同弥陀净土。

释迦不在别处,即是诸人的本真,即是诸人的自性。诸人识得自性时,诸人自性心地上的众生,也与诸人一时成佛。所谓成佛,只是回归自性,而不是将自己变成个什么样子。

着相行善,则被善相所缚,则成善道境界,受善道果报。着相行恶,则被恶相所缚,则成恶道境界,受三恶道果报。不辨善恶,混混沌沌,犹如傻子,则落在昏昧,被昏昧境界所缚,是名作无记业,受无记果报。众生之业,无非善、恶、无记。落在三业中,则苦海无边。苦海无边,何由出得?

若欲出苦,当须见性。不识自性,则三界六道,皆不可出。行善,行恶,行无记,一切所行,皆落因果,皆被因果所缚,不得出离。达摩祖师云: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1]

见性之人,无苦无乐,本然之乐,是名极乐。见性之人,无恶无善,本然之善,是名至善。不避苦而趋乐,不舍恶而取善,自性本然,是名净土。若有少分取舍,是名少分众生,是名少分恶染,自当度之。

问:自性众生,如何度之?

答曰:起心度他,已成过患。识得自性,不度而自度。达摩祖师云:“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抱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

屏息诸念,放下取舍,试观当下,是个什么?这里见得,则不动一步,而出三界矣。这里见得,则无作无为,而度群生矣。只此当下,是个“原本的净土”,实无众生可得,是名普度众生。

 


[1]《少室六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三七三页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