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道心影像 常见到一些对道教感兴趣的朋友问及许多教义教理方面的问题,然三洞经藏博大精深,历代祖师因材施教广开法门,遂使世人对道门有“杂而多端”之论。再者数百年来,许多术数之学与怪力乱神之说混入教内,遂至正信退隐而左道盛行,学人往往舍本而逐末,空耗光阴、精神与资财。更有不幸错趋邪宗者,可不悲乎? 区区不才,研学数年,经藏略有所览,今不辞鄙陋,仅将个人所得一二知见述出,请教于大方之家。 窃以为,道门之信仰,应具备四正,方可称为正信。 一者正信,即对道教有正确之基本定位,即问:学道所为何事? 《元始洞真决疑经》云:“八念大道,真是法王,能度众生,越生死海(十事法第八)。”《邱祖垂训文》云:“吾教后辈门人,当自闲处揣心,出家所为何故?盖为看破尘缘,轮回苦恼,方才进道。”《碧苑坛经》云:“余自髫年慕道,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早修至道。”……此类论述,于三洞经教与历代祖师著作中比比皆是。大道三千六百门,一是皆以性命大事为宗要,劝人修道德以离苦得乐,了脱生死。是故道门号称道德性命之学。历代祖师为化人而广开方便之门,遂有三千六百门之称,八十余派之传。而科仪、经忏、丹道、服食、养生、术数等,皆为化人、修道之门也。奈何后世不识宗趣,舍本逐末,遂至科仪沦为造作,丹道沦为气功,术数沦为取财之手段!须知术为入道之门,道为用术之本。修道之人本为性命事大,不应惑于术而忘本。 二者正见,即对修道次第应有正确之认识,特别是:修道首要是什么,从何处下手? 《真一经》云:“劝人修道,即以修心。教人修心,自可见道。道不可得见,因心以见。道不可得闻,因心以闻。夫闻见于道,皆因以心。”重阳祖师诗云:“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假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滚出赴仙坛。”《邱祖寄西州道友书》云:“大抵修真慕道,须凭积行累功,若不苦志虔心,难以超凡入圣。或于教门用力,大起尘劳,或于心地下功,全抛世事。”昆阳真人云:“万法千门,以心为先。”《唱道真言》云:“吾见世之学道者,往往谬于传习,说铅说汞,哄动一切含灵,痴心妄想,希图长生;究其所传,不过指点一二功法,自以为骊珠在握,要人财宝,受人礼拜,做出师家模样。吾每见之,未免叫一声罪过!夫修行之士,未有不了明心地,而可以跳出阴阳五行之外,与太虚而独存者。所以真仙度人,每每教人从心地上做功夫,炼得方寸之间如一粒水晶珠子,如一座琉璃宝瓶,无穷妙义便从自己心源上悟出,念念圆通,心心朗彻,则自古以来仙家不传之秘,至此无不了然矣!”…… 道门既号称道德性命之学,自是首重道德性命,夫道德性命者,皆从心上做功夫。邱祖即尝言:“吾宗七分性功,三分命功。”观三洞四辅一大藏经,未尝有不重心性修为者!奈何诸多学人不肯于自己心地老实用功,忏悔业障,积功累德,一是专以功法、口诀为要,今日求功法,明日求功法!今日修气,明日修脉!不识先天后天,不明丹经真意,在肉身上打转,白白耗损精神,却怪祖师教法有误!独不见悟真紫阳真人云:“鼎内若无真种子,尤将水火煮空铛!”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大启请》云:“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上药身中神气精,人人具足匪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此即是性命双修之口诀心法,何必远求?《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大启请》云:“种种无明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若归圣智圆通地,便是升天得道人。”此即是功行两全之口诀心法,何必远求? 另,内修中种种艰险,须师父指点,方能化险为夷,否则一入错路,恐有难救之殃!道门曰“无师不成道”,又曰“性由自悟,命假师传”,实非虚言!是故未拜师之道友,内修须慎重! 三者正修,即将正信与正见落实于日常之中。 修行有静有动。澄心默坐,契悟玄机,是为静修。应缘接物,积行累功,是为动修。《修道真言》云:“动时炼心,静时炼气,下学之功毕矣。”要能在每时每刻修正我们的心念与行为,才是真修行。栖云真人云:“合口为功,开口为行。如何合口为功?默而得之,无思无虑,缄口忘言,不求人知,韬光晦迹,此是合口为功也。如何开口为行?施诸方便,教人行持,利益群生,指引正道,是开口为行也。”真正做到行住坐卧,不离修行,才可能达到“一切方便是修真”的境地,归于圣智圆通地,成为升天得道人。 四者正行,即正确的行为。其实“正行”已经包含在“正修”中,但为强调“行”,故单独列为一项。 修行不是空口说大话,不是喊口号,不是阳奉阴违,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功夫。我辈学人应当将每时每刻都当作修行的机缘,善加利用,才能功行卓著,与道合真。 道经师三宝教导我们道教徒要具三宝(慈以待人、俭以律身、谦以自牧)、四等行(慈、爱、善、忍)、五福德(勤行恭敬、勤行忍辱、勤行慈悲、勤行精进、勤行布施)等等德行,这都需要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在一言一行中去认真实践。如长真真人被禅僧打落门牙两颗,一笑了之;邱祖身为掌教大宗师,然而连拔麻这样的小事也和大众同作;栖云真人“有一毫之善即自为之”,参请者不论高低贵贱皆以礼待之;圆明真人闻官府将杀逃匿者(时元境中人欲逃往南宋,为官府抓获,欲斩杀之),连夜星程赶往说情救之;丹阳宗师弟子吕道安大师(终南山祖庵第一任庵主)善医术,闻人有疾不论远近即往救之……翻开教门史料,祖师大德行善济世之事迹不胜枚举,诚可谓父母之心,天地之心也!我等身为后辈弟子,实在应以祖师心为心,勉力而行! 我辈既心向大道,皈奉玄门,即当各秉丹诚,依教奉行。方不辜负难得人身,不空遭逢无上 直言数段,若有合于理,有益于同道者,区区之愿也。 若有妄言谬误处,则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教!区区下风有幸,不胜感恩!慈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