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得睡觉的人,都不着急睡觉

 为什么73 2017-12-30



最近老睡不好,怎么破?



每天回复用户问题,失眠真是小菜一碟,每天少说也有十来个人问。于是不假思索的回复道:


睡前表玩手机了,喝杯酸枣茯苓粉啊,再泡泡脚,明早调个闹钟啊记得,别睡过头。


大概过了一周时间,她头像又闪了:


我每天都早早的爬上床,泡脚、喝粉,还做暖宫操……困是困但就是睡不着啊,要了亲命了。


突然,我意识到很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太着急睡觉了。就她这模样,肉体早就疲惫需要休息了,但心还闹腾着。



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说:「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


这段话可谓精辟。心里越想睡觉,就越难入眠。因为醒着与睡着之间交界关头,并非意识所能想象到达的。只有忘掉睡觉这件事,要么制约心念,要么放纵心念,这都是通往睡梦的法子。


关于心的「操」与「纵」,曹慈山先生又说「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


心的「操」是怎么回事呢?用大白话说:制约心念,比如观想头顶,默数呼吸,返观丹田等等,让心有个着落点,这样就不会妄想纷飞了,大都能入睡。


这个法子比较适合老实人。佛教说「制心一处」就是这个意思,让心念集中到一个点上,以一念代万念。西方人有数绵羊、数呼吸的法子,我们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恭喜发财,关键是一心一念。


而心的「纵」就很有意思了,管不住自己脑子的,特爱胡思乱想的,用「纵」法就最好不过了,不然妄念纷飞管不过来。让自己的心念任意遨游,悠远空旷,没有什么时间空间,朦朦胧胧的也就睡着了。


或操,或纵,这时候的「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思考,也没有情绪。此时,心神才是安定的,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休息的开始。思考和情绪是最消耗人体能量的。



所以,如果总觉得自己休息不好,建议养成一个小习惯,睡前静坐。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你会习惯那种空空无我的状态,忙碌的时候,稍稍放空,能量便能快速恢复。


睡前静坐的最佳时间是亥时(21点~23点),此时三焦经气血最旺。三焦经「主一身之气」,又「决渎水道」,与内分泌密切相关。晚上九点过后,最好让身体安静平和下来,以便为睡眠做准备,在此时段入睡,可以让身体脏腑获得充分休息,内分泌系统如生长激素、褪黑激素才能保持正常运作。


尽量在晚上九点前,把一天的「俗事」忙完,未完成的也暂且放下,静静地坐十分钟。如果平时容易烦热躁动、口干便秘,在静坐前可以用桑葚干泡杯水,脾胃不好的人加少许陈皮,体质也能慢慢地调养起来。



静坐是让心静下来,不必盘腿也没有手印,用自己舒服的坐姿,保持脊柱自然垂直即可,放松身体,回归内心。临睡前缓一缓,坐个十分钟再上床。在这十分钟里你可以什么也不想,发呆也行;也可以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也可以念一句话,都可以。刚开始可能会想很多,或是坐不住,但是慢慢会愈想愈少,愈坐愈久,舒服得很呢。然后长长地伸个懒腰,上床睡觉。


身体的排毒我们说过太多,推膀胱经、拍肘窝、跺脚……心灵的清理关注得太少了。每天抽10分钟静坐,对「心」的健康算是极珍贵的时光了。暂且放下白日的喧嚣,工作的紧迫,亲朋的八卦,改变一下身心紧绷的状态,便能创造重新出发的动力。


毕竟乔布斯、马云这些大佬们都有静坐的习惯,想必也是乐在其中。他们都会花时间去做的去做的事,咱们也试着坚持坚持吧。




↓↓ 睡前桑葚干,清甜睡得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