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牛之疾的来历

 风干了忧伤hmsh 2017-12-30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人,虽然号称达者七十二人,但也仅仅是达者,真正让孔子中意的寥寥无几——孔子中意的,不过是颜渊、闵子骞、冉耕几个人而已。

冉耕,字伯牛。

上苍有时候很会捉弄人——比如一个人在意什么,有时候就会失去什么,孔子在意的几个门徒,英年早逝的不乏其人,比如,冉耕就是例子。

《论语》里面有这么一段记录: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冉耕病了,孔子去探望,隔着窗户,孔子拉着冉耕的手,悲戚的说:啊,失去我的这个高徒,或许就是天命吧!这样的人为何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为何会得这样的病?

孔子说了两次“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足见其痛心。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现,有时候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自己期盼壮大的事物,往往非但不壮大,甚至日渐式微;反之,自己所讨厌的事物,反而会风生水起。

孔子期盼乱臣贼子早日消失,结果呢,礼崩乐坏越来越严重,最终,孔子所维护的制度,也彻底崩溃;孔子盼着自己的学说能有精明强干、品行优越的人来继承,结果,反而面临着继承者英年早逝的悲剧。

人生,充满了无奈。

孔子对伯牛即将去世的无奈,也留下了一个成语:伯牛之疾——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些绝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