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曾经等于绝望,但现在,一切已经不同了3 黑色素瘤靶向药 维罗非尼 黑色素瘤则有个很好的靶点——突变的BRAF基因。欧美黑色素瘤患者约有一半以上具有BRAF V600E突变,中国患者有突变的比例低一些,但也在四分之一左右。这个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具有调控细胞生长的功能,正常的基因只在需要生长的时候激活,完成之后就关闭,而突变的基因造出的蛋白质则会让细胞总是处于准备生长的状态。针对BRAF V600突变的靶向药维罗非尼(Vemurafenib,商品名Zelboraf)就是用于关闭这个基因,从而帮细胞踩刹车,遏制肿瘤生长。 早期临床试验显示,用维罗非尼的患者有80%出现了完全或者部分缓解,效果最长持续一年半!而靶向药出现之前,FDA批准的唯一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化疗药物达卡巴嗪的有效率仅仅是7%~12%!2011年在600多名患者中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维罗非尼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中位数达到13.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是5.3个月,而对照化疗组的整体生存期中位数是9.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仅仅只有1.6个月!维罗非尼组患者的肿瘤出现了明显的缩小,接近一半(48%)出现了客观缓解;而化疗组只有少数患者的肿瘤缩小,客观缓解率只有5%。与接受标准一线药物的患者相比,用维罗非尼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63%。 维罗非尼于2011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而在2017年夏季也获批进入中国市场,用于治疗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黑色素瘤,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而且,维罗非尼还有潜力治疗其他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癌症,比如埃德海姆⁃切斯特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这种极罕见的白血病。 2011年《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刊登的一张患者用维罗非尼前后的照片抵得上千言万语。 但维罗非尼也有局限性:首先,患者要有BRAF V600突变(主要是V600E),该药才有用武之地;其次,单用一个靶向药,对多突变疾病的效果不佳;还有最闹心的,是靶向药用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耐药性,对控制肿瘤复发的效果不佳(见上图)。 造成耐药性的原因,有理论认为,是因为肿瘤的异质性。同一个肿瘤可能包含不同突变,靶向药对某种突变的效果太好,把依靠这一突变的癌细胞都杀死了,剩下不含这种突变的癌细胞获得喘息机会和生存优势,等它们成长起来,靶向药就不能奈它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在开发针对皮肤癌其他驱动基因(比如MEK,C-KIT等)的药物,如果采用多种药物联用的疗法,让癌细胞多面受敌,可能有潜力改善这些问题。 靶向药的问世,对有相应突变的患者来说是好消息,不过还有一半患者并没有可以靶向的突变。但他们也没有等太久,就等到了新一代免疫疗法的面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