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制食品更安全?这些食品均上了食品安全黑名单!

 海纳百川911 2017-12-31

地沟油、添加剂、汤底回收再利用、重油重盐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思想不断转变,很多人选择在家自己下厨,减少外出觅食的机会。对于不少食品而言,很多人认为自制食品更安全,但事实上目前常见的发酵类自制食品,包括自制腌菜、葡萄酒甚至酸奶等,均存在不同安全隐患。不了解操作工艺和流程、盲目自制食品,比工业食品安全风险更大。

自己种菜更安全? ON

自己种菜可以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甚至可以不用农药和化肥。BUT,农产品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环境是否安全。

当下,身处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哪怕自己种菜同样也会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想要完全避免农药及重金属等污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有些人肯定会说,自己种菜,不使用化肥,选用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人畜粪尿)不就OK了么?但现实是,但有机化肥可能隐藏寄生虫卵,危害也远比化肥或农药严重得多。

自制腌菜更安全?ON

食品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就会中毒,摄入3克就会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诱发食管癌。此外,亚硝酸盐还会与食物中的胺类发生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只有腌制了20天以上的酸菜,亚硝酸盐含量才会降到很低,才可安全食用。

自制酸奶更安全? ON

当下,市面上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酸奶机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吃货党选择在家自制酸奶。

但,酸奶在自制过程中,很难保证严格的杀菌条件,即使将牛奶煮沸,把制作酸奶的相关器皿全部在开水中消毒,在操作过程中也难免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这样做成的自制酸奶不仅不会更健康,反而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自酿水果酵素更安全? ON

“酵素”一词来源日本,它其实就是“酶”的意思。当下,酵素受到不少年轻女性的追捧,因其具有减肥、排毒素、美容等功效。

事实上,市面上许多酵素为水果发酵后所得到的混合物,成分为水、糖、果酸与少量的酶,与真正意义上的酵素相差甚远。此外,自制酵素易产生亚硝酸盐、甲醇等有害物质,易发生细菌感染。另外,因制作过程需要,水果酵素需添加大量的糖作为基础,导致饮用者糖分摄入过量等问题。

自制花生油更安全? ON

我们常用的榨油原料花生、大豆等都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发霉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威胁人体健康。工业榨油时大部分的黄曲霉毒素会在精炼的高温过程中被消除,而自榨油没有这一过程,黄曲霉毒素含量就很容易超标。

而由榨油机压榨得到的油,称为“原油”,俗称“毛油”或者“粗油”。我国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原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由于杂质多,自榨油容易酸败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也会被氧化破坏;同时,自榨油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对于花生油,大家还是不要自己榨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