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彩蛋,新年快乐!

 科学声音 2021-04-08

大家好,我是科学史评话的主播吴京平,这不是2018年的新年了嘛,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这一期是一个小彩蛋,既然是过节嘛,我们就来讲讲轻松地话题,讲讲音乐中的铁路。要知道,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建立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近代铁路,英国立刻开始推广,当时的英国金融资金大量进入铁路行业,很快就向欧洲大陆和美洲蔓延,美国的铁路发展也是很快的。

1837年,奥地利建成开放了维也纳到克拉科夫铁路线的第一段,这一段先是从维也纳到布热茨拉夫。这是在欧洲大陆上第二条采用蒸汽机车的铁路线,第一条是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之间的铁路,第一段到梅赫伦,于1835年5月5日建成,1836年5月3日,梅赫伦和安特卫普之间开放。当时欧洲有不少的铁路,要么是马拉货车,要么是蒸汽和马拉混合使用。单纯走蒸汽机车的铁路,这是最早的两条。

老约翰·施特劳斯

1837年,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铁路圆舞曲》这也算是有史可考的第一首描写铁路的音乐。这是就是为了庆祝奥地利第一列蒸汽火车顺利开通而写的。我们放到节目的最后再来欣赏。老约翰·施特拉斯家族是这个辉煌的音乐家族的大家长,就是从他开始逐渐掀起了欧洲的圆舞曲热,这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非常优美欢快。这个家族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既然常写流行音乐,那么有个大小庆典什么的,都会找他们家的成员写两首曲子助助兴。所以他们家族的音乐在欧洲流传非常广。

施特劳斯家族写的曲子,当时有不少乐队都在演奏,一支来自施蒂利亚的奥地利乐队把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带到哥本哈根,并立即大受欢迎。这就引起了一位丹麦本土音乐家的注意,他决定也走类似的路线,学学人家施特劳斯家族的风格。他叫伦拜他也写了大量的圆舞曲、波尔卡、加洛普舞曲。他一生写了700多首曲子。因此他也得了一个称号叫“北方施特劳斯”。他写了一首著名的乐曲就是《哥本哈根蒸汽火车》。他非常生动的描写了一列火车从启动到加速,再到进站缓缓停下的过程,时间很短,只有3分半钟。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一下这段音乐。

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

伦拜的乐曲定下一个基调,后来的描写火车的音乐大部分都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先是启动,节奏比较慢,然后逐渐加速,模拟火车飞驰的节奏感,在结尾部分则是描写火车到站,逐渐减速慢下来的过程。基本上成了套路。1844年,法国钢琴家阿尔肯写了一首钢琴曲,标题就叫《铁路》,他一上来就是高速开进,没有起步加速的阶段。曲子比较长,我们就不放完全版了。听一下开头,大家也就明白是怎么个意思了。

1864年,小约翰·施特拉斯写了一首《游览列车快速波尔卡》,小约翰我们需要膜拜一下,毕竟是圆舞曲之王啊。果然是出手不凡。这是他为工会联盟的一场大型舞会写的曲子。灵感就来自于奥地利南方铁路,这条铁路的赛默林这一段是标准的高山铁路,建造的时候非常困难。起始站海拔436米,但仅29公里之后就升至最高点895米,全程由16座大型高架桥、129座桥、15条隧道连接,其中最长的隧道长达1431米。1848年开工,1854年建成。从维也纳 到塞默灵这一段全长41公里,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的地形非常复杂。当然景色也非常的优美,铁路工程与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难怪小约翰·施特劳斯会被触动,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曲子也不长,这首曲子是名曲。

斯特劳斯兄弟,约瑟夫、约翰、爱德华

大哥小约翰·施特劳斯写过有关铁路的曲子,弟弟爱德华·施特劳斯也不甘示弱,他一首1869年写了叫《火车启程》的快速波尔卡。曲子非常欢快,生动的描写了火车启动的场景。施特劳斯兄弟描写旅行啊,旅途感受的曲子很多。但是实际上这哥儿几个都很宅。1872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去美国走了一趟,本来他也不想去,他觉得美国那地方粗俗野蛮,没文化真可怕。架不住人家给的钱多啊,人家老美开了10万美元的天价。他创了个世界纪录,指挥1万人演奏蓝色多瑙河,设了好多个分指挥,否者没法干。这种场面我不敢想象,万一各种乐器无法同步,那么演奏效果也就跟群殴差不多了。反正斯特劳斯一路担惊受怕,的生怕把自己牌子砸了,不过最终效果还不错。美国那时候正是快速崛起的上升期。美国人是活蹦乱跳充满了野性的,这让欧洲来的斯特劳斯非常不适应。

小约翰·施特劳斯在波士顿坐过火车,据说感受很差,蜷缩在车厢的一角不敢动,我怀疑他晕车了。虽然他们家给火车写了不少的曲子,但是他们家族并不喜欢坐火车。真正喜欢火车的是作曲家德沃夏克,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往火车站跑,特别喜欢盯着蒸汽机车看,可惜他没写过任何一首题材上跟火车沾边的作品,这也算一种遗憾吧,不过在某些曲子里能听出点火车的节奏。不过,这就全凭个人感受了。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某一天,他们放映了一部火车进站的片子,他们还特别请人写了一首钢琴配乐,结果咖啡馆里的人全吓跑了,他们以为真的火车冲过来,只剩下钢琴师在一遍又一遍的弹曲子,拿了钱的不能不干活嘛。

一开始,火车出行是非常炫酷,非常新鲜的高科技体验,大家坐火车去体验那种风驰电掣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后来就逐渐的平淡了,火车已经变成了大众日常出行的工具,也不再浪漫优雅,变得日渐拥挤。上面我们播放的那些曲子显然和网上常见的到的孟加拉国车顶上车帮子上到处挂满了人的列车是对应不上的。到了20世纪,现代音乐也在探索各种可能性,音乐变得不再悦耳,不和谐的音调频频从作曲家的笔下流出。

看到这样的景象,恐怕作曲家很难用和谐音来描写铁路和火车

《太平洋231号》这首曲子1924年5月8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听众反映强烈,被称作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的最新作品。 提前说明一下,这首曲子并不悦耳,它描写一台重达300吨的列车机车启动开行,逐渐加速到120英里时速的场景,充满了刺耳嘈杂的音响效果。曲子比较长,有6分钟,我放在整段音频的最后。

Blus 口琴

布鲁斯口琴是最擅长模仿火车开行的乐器,口琴高手经常用这一招来炫技,我们就选一段听听看,如何用一支小小的布鲁斯口琴来模仿火车的音效,还是真是表现得很到位。

最后,再一次祝大家新年快乐!

最后就是那首《太平洋231号》全曲,您凑合听吧。听不下去就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