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GXF360 2018-01-01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谢剑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

摘 要:岩土是地基的主要持力层及受力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来说,具有难度系数较高、工程量较大、不稳定的特点。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岩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探讨了岩土工程稳定问题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

岩土工程质量与地基息息相关,如果施工单位对地基的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只有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参数,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才能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岩土是地基的主要持力层及受力层,岩土工程问题可视为土体的能量平衡问题。当前,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已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

1 岩土工程常见问题

1.1 岩土工程的基本范围

岩土工程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实践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3种:(1)以岩土为承载,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岩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变形程度,这是岩土工程建筑的核心问题。以岩土为地基,常见于建筑房屋、桥梁等工程中;(2)岩土作为地面或地下开挖类工程的荷载或自承体,这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制约,容易发生形变,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3)岩土可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尤其适用于填方、修堤筑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标准和国家规定选用岩土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1.2 岩土工程实施方法

岩土工程的稳定问题可视为能量问题。岩土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就是它与能量共同作用的结果:①当岩土作为地基时,主要考虑在外加能量下的稳定,如果外界作用力也即外界附加能量大于地基的承载范围,就会导致地基变形,反之,则相对稳定;②作为荷载或者自载体时,主要是能量不平衡下的变形问题;③作为施工材料,则需要考虑本身的能量问题。④岩土工程稳定性的根本即是能量问题,岩土加固和改良主要作用是补充岩土体的能量。

上面四项中,各项之间是相互有机联系的,具有一个共性——补充能量。所以,岩土工程的实施主要是解决能量的平衡问题,也就是稳定问题。外界能量称之为附加能量(附加荷载),如图1(a)所示。当附加能量逐渐增大,但是小于地基承载力时处于稳定状态,如图1(b)所示。如果附加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剪切破坏,以致失稳,如图1(c)、(k)所示。若视建筑物为土体本身,如路堤稳定性问题,如图1(g)所示;为避免土体发生剪切破坏采用堆载反压,如图1(d)、(h)所示,若继续堆载,就会发生失稳,如图1(i)所示;如果在一边继续堆载,则就相当于边坡问题,如图1(e)所示。如果视建筑物或者边坡前半部分土体为一个挡土墙,则变成了挡土墙稳定性问题,如图1(m)所示;若视边坡前半部分土体为路堤,则又是路堤稳定性问题,如图1(i)所示。若边坡发生失稳,则就成了滑坡,如图1(f)所示。若路堤进行反压时所用的材料是废矿料或垃圾土,则又变成了尾矿库或垃圾填埋问题,如图1(j)所示。若边坡直立开挖,就成为深基坑问题,如图1(n)所示。

图1 岩土工程施工方法图

2 岩土工程的稳定问题

2.1 工程稳定性分析

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对工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分析影响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因素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会大大提高房屋、道路等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当前,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是由于岩土工程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岩土体的承载和变形问题,其影响因素较多,相对复杂。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有限单元法、极限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相对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影响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工程因素、地质因素、地下水等。

2.2 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分析

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前提,岩土工程的地基是进行施工前必须考察的工作项目,地基的稳定与否直接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在对地基进行考察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要从地质条件、承载力以及均匀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特别要重视地基承载力的评价。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岩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等。地基承载力一般分为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在设计中必须保证基础底面的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地基土承载力,以确保岩土不被破坏,同时还要考虑不均匀沉降的问题,确保建筑物不会因沉降差异而使主体承重结构发生开裂。因为地基一旦发生形变,不但会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也会对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边坡、支护等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严格进行支护系统侧压力计算,以强化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尽可能降低发生形变的几率。

3 岩土工程稳定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岩土工程稳定问题的影响因素

岩土工程的性质与能量变化直接相关。自然界的能量发生变化,其岩土的特性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自然界能量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在岩土工程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环境因素(通常表现为地质灾害)。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岩土工程的质量;第二,行为因素。岩土工程受到岩土材料的限制,填方、采矿等行为会很大程度地破坏地质条件,也会降低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第三,人为因素。岩土工程的实施主体是施工单位,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核对。在最初对场地进行地质勘测时,可能会存在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遗漏、情况不属实等问题,或出现施工设计不合理、施工程序过于复杂、质量控制不严格等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3.2 岩土工程稳定问题的防治要点

在岩土工程中,很容易出现岩土形变问题,这主要受到自然界能量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稳定性不足可以通过改变岩土能量结构解决。在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结构和施工过程,以降低能量不足发生的几率。岩土工程问题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以促使岩土工程的能量平衡,提高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对于由常规因素引起的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重于治,避免问题的出现,这是目前最常用、最高效的方式。

3.3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与优化

在对岩土体进行测试过程中,不同条件测定的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其数据缺乏代表性的,很难在岩土工程中发挥较大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采取统一的标准。通常,岩土工程测试方法分为三种:室内实验、室外测试与检测。这三种测试方法得出的结果各有特点,为了保证岩土工程的土体测试质量,需要选定统一的标准。水与空气对岩土工程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大,在进行指标选定时,应该充分考虑附加能量作用以及岩土与水的相互作用,以简化测定程序。

4 结语

岩土工程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实施范围和实施方法,研究岩土工程的稳定问题需从工程稳定性结构设计着手。影响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工程本身的结构因素等,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水和空气对土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 峰.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J].城市地理,2014(16):39-40.

[2]曹得占.岩土工程的地基稳定加固处理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5).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5-0102-02

作者简介:谢剑勇(1974-),男,广西灵山人,中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