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一词在中国的使用比较混乱,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以耶稣基督为信仰对象的所有派别, 它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及其它一此小教派在内, 而狭义的基督教指的就是新教。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华人中长期以来都把新教称为基督教,中国的新教教会也从来不把自己称为新教, 而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 把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把正教称为东正教。我们这里所进行比较和使用的基督教一词是指其狭义之意, 即新教。 分裂前的基督教两千年前耶稣在罗马帝国境内所建立的教会虽经历了残酷的迫害和大规模的近300年教难,不但没有被消灭, 反而越来越壮大起来, 到君士坦丁一世(306-337年)任皇帝时,于公元313年颁布了《米兰诏书》, 内容包括良心自由的原则, 每个人都可自由地信奉自己所喜欢的宗教,基督信徒也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再不受任何干扰。从此,基督教取得了和其它宗教平等的地位。 到戴奥陶西皇帝时,更进一步把基督教会定为国教,使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戴奥陶西皇帝临去世时,把帝国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阿卡地(395-408年)掌管东部,小儿子郝诺留(395-423年)统治西部。自此,罗马帝国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为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仍为罗马。因君士坦丁堡以前曾叫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之后, 由于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也由于主教、神父们不辞辛劳的工作, 教会在帝国境内迅速得到传播和发展。如东罗马帝国的巴尔半岛、小亚细亚、斜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诸岛屿部分地区的很多民族都归依了基督教会。西罗马帝国的意大利、高卢、西班牙,北非的迎太基等地的很多居民也都相信了耶稣。即使在帝国以外的一些国家,如波斯、亚美尼亚等, 基督的福音也得以在那里传播,并有很多人相信了基督。其中帝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提约基亚、亚里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罗马、迎太基、厄弗所等都先后成了基督教会的中心。这时的教会是团结、合一、共融的,呈现出了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境内的奴隶制逐步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形成,在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这种矛盾和斗争在基督教内部也反映出来, 这种矛盾突出地表现在、正统教会和各种异端教会之间的斗争上。此间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几个主要异端派别是: 亚略异端。他所主张的有关耶酥的道理是:天主是唯一的,不受生的和永远的真天主,而降生在耶稣内的圣言(天主第二位),起初并不存在,是由圣父无中从永远创造的。圣言创造了世界,天主父预见到他将来的功劳,就收他为义子,所以他和圣父不是平等的,也非和圣父有同一的性体。 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是君士坦丁堡主教,他为了调合耶稣既是天主,又是真人这一难题,提出了耶稣基督不但有两性( 天主性、人性),而且还有两位(天主位、人位),如此说来,天主降生便成了两个有行为能力(位格)的合作了,这与玛利亚是天主之母的信理是相违背的。 一性论。它的创始人是一位修士, 名叫欧迪克。他主张在基督内只有一性,即天主性,而基督的人性被天主性吸收了,这与事实也是相背的。整个教会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和信理问题,也为了摈弃各种异端邪说,到公元787年先后召开过七次大公会议, 制定了《宗徒信经》,《尼西亚—君士坦堡信经》和其它有关信仰的规条, 维护了教会的基本统一。 基督教的分裂公元395年统一的罗马帝国分裂为独立的东西罗马帝国, 这样就形成了西部以罗马,东部以君士坦丁堡的两个中心。从此, 教会也分化为以拉丁语为中心的西派和以希腊语为中心的东派,这为教会以后的分裂埋下了种子。这时的教会虽是统一的,在主要的信仰方面是一致的,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语言、风土人情和习俗的不同,教会两派之间也有一些差异。 首先在神学方面。如西方教会认为圣神是来自圣父和圣子,即圣父、圣子共发圣神,而东方教会则认为圣神仅来自圣父。它指责西方教会在宣讲《尼西亚信经》时加上了“和圣子”一词, 此词在信经中过去没有也不应该有。 其次,东西方教会在礼仪方面也是有区别的,东方教会在举行弥撒圣祭时使用的是发酵饼,西方教会使用的是没有发酵的饼, 因此,东方教会指责罗马教宗利奥九世“离开了传统的宗教仪式”。 第三,教会虽分为东西两派,但双方都希望成为普世教会的最高领导。罗马教宗重申罗马教会是由宗徒之长伯多禄建立的,因此,继伯多禄之位的罗马主教就享有最高的地位,罗马主教的权力也高于其它一切主教, 并强调罗马教宗永无错误的理论。但当时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并不接受这一切, 佛提乌宗主教依靠东罗马皇帝的支持,擅自召开大公会议,指责罗马教宗传播异端,争夺权力,并决定开除其教藉。 为此,罗马教宗尼各老一世于863年在罗马召开会议,宣布佛提乌为非法牧首,并革除教藉,这种局面一直疆持到1054年7月。当时罗马教宗利奥九世的代表将革除弥额尔牧首教职的通谕放在索菲亚大教堂里的祭台上,这通谕指责东方教会里充满各种异端,买卖圣职等,并将牧首和其追随者开除教藉和处以绝罚。而弥额尔牧首不肯接受处罚,当众将教宗的通谕焚毁,并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进行反击,当即召开宗教会议,谴责教宗的使节为“裹读神的人”,同样也开除教宗及其使节的教藉。 自此,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 完全处于隔离的状态。西方教会自称具有普世性,称罗马公教, 即我们所称的天主教而东方教会自称有正统性,称正教, 即东正教。 天主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16世纪初教会的改革在德国爆发。其爆发的原因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为其提供了土壤。同时, 教会内的高级神职人员生活腐化、奢侈,普隆大通的低级神职人员的生活却比较贫困,这使得广大教友和普通神职人员非常不满,对一切改革运动很容易表示同情和支持。 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是大赦事件: 教宗良十世为了修建伯多禄大殿,他派人去募捐, 谁肯告解领主并为修建大殿捐献,教宗便颁给他若干大赦,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赎罪券。这事在教会内部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特别是德国民众眼见很多钱流入罗马而不满。就在此时,德国神父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对群众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并在演说之后在威登堡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罪券。在他以后所写的著作中,声明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因圣洗圣事得以分享司祭之权,人人都应以圣经为真理独一无二的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之权,除圣洗和圣餐之外一切所谓圣事都该放弃。 在这种情况下,教宗良十世便于1521年1月3日将路德开除教藉。按当时的习惯,这种裁判应由皇帝执行,于是德皇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会议,命路德赴会答辩,并催促他撤消自己的主张。 但遗憾的是他最后作了如下声明:除非由圣经提出的证据和显明的理论使我折服, 因为我不信任教宗,也不信任大公会议,他们的错误,矛盾不一而足,我坚持我所引证的圣经,我的良心已为天主的圣言所俘虏,我不能也不愿意取消任何声明,因为反对良心我认为不妥也不相宜,望天主助佑我,啊们!可以说,他的这一声明使基督教同天主教彻底地分裂了。由于它抗议或反对罗马教宗,所以基督教也被称为誓反教或抗罗宗。 对待圣经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所有信仰基督的人的经典。都认为圣经是由天主圣神对人的默感写成的, 因此, 圣经的第一作者是天主, 而人只是它的第二作者。圣经是天父留给他在世子女的家书, 它的内容就是天主自己的话, 是天主圣言, 是真实无误永远的真理, 是广大信徒们的精神食粮。圣经也是教会信理神学、伦理神学及法律法规的基础和泉源, 是信仰的总纲, 为人处世的规范。因此,每位基督徒都应仔细阅读和了解圣经, 以便按其训导而生活。 圣经之所以又称为“ 约”, 其中心思想表达的是天主与人类订立的盟约, 天主通过梅瑟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订立的盟约是旧约, 而耶酥自己以十字架所流的血与全人类订的约为新约。三大教派把这些记载盟约的书称为圣经,表达了它在人们的信仰和救灵中的独特地位和特殊作用。圣经共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圣经中的绝大部分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只有《旧约》中的7卷,即《多稗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传》(上、下)、《智慧书》、《德训篇》、《巴路克》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因为东正教、基督教不接受用希腊文写成的这七篇经文为圣经的正经部分,只把它列为圣经的次经或伪经,所以东正教和基督教的圣经只有66卷,而天主教历来采用希腊文的《七十贤士译本》,认为上述7卷经书为圣经部分,所以天主教的圣经共73卷。 神学方面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在神学的主要方面并无很大不同, 都相信独一无二的天主, 三位一体( 圣父、圣子、圣神), 基督论, 创世论,救赎论, 恩宠论, 教会论, 末世论, 天堂, 地狱等。但这些基本神学内容的来源却有所不同,天主教的来源是圣经和到目前为止所召开的21 次大公会议的决议: 东正教的来源是圣经和教会前七次大公会议的决议; 而基督教则认为圣经是教会神学最主要的泉源, 所以它只接受第一和第二次大公会议的决议。由于前七次大公会议是在教会分裂前召开的, 和三大教派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对教会神学思 想的形成有重大和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把前七次大公会议简介如下: 第一届大尼西业会议于公元32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共318 名主教,绝大多数是东方教会的代表,西方教会只有几位参加。会议谴责了阿里乌教派的主张,宣布该派为异端,制定了《尼西亚信经》。确立了圣父、圣子、圣神为一体的信条。会议要求所有主教、神父、信徒必须遵守此《信经》,违者处以绝罚,会议还订立了20条教会法规。 第一届君士坦丁堡会议于公元381 年5月至7月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正统派的主教有150名,异端派主教36名。会议继续解决亚略异端问题,正统派取得了胜利,并制定了《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确立了圣父、圣子、圣神同为天主的信条,订立了4 条教会法规。 厄弗所会议于公元449 年在小亚细亚的厄弗所召开,有128名主教和8名主教代表参加,罗马教宗良一世仅派两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共召开5次全体会议,会议确立了基督具有天主性和人性,但只有一个位格,即天主位格的信理,会议宣布聂斯托利派为异端,谴责了贝拉吉奥派,并订立了36 条教会法规。 查尔斯顿会议于451年10月至1月在小亚细亚的查尔斯顿城举行,与会者约有520人,共举行17次全体会议。会议确立基督的人性和天主性结合在天主第二位的位格上,赞成良一世“道成肉身”的主张,并定为信条,会议继续谴责欧迪克主张的一性论谬说,会议共订立了28 条教会法规。 第二届君士坦丁堡会议于553年5月至6月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与会主教150多名,其中6名为西方教会主教,会议共举行了8次全会。肯定了对以前所有关于三位一体和基督论错误观点进行的处罚决定,重申了前几次大公会议制定的有关神学、教义的普遍意义。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于680年8月至681年9月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参加会议的起初只有4 0位主教,最后增加到160位,会议共召开16次全体会议。会议判处“基督一志论”为异端。确立了基督既有天主性意志,也有人性意志的信条,并开除了该派创始人、前君士坦丁堡主教塞尔琪的教藉。 第二届尼西亚会议于787年9月至10月在尼西亚召开,出席会议的约有380名主教,教宗阿德良一世派两名代表到会。会议共举行8次全体会议,指责了圣像破坏运动,恢复了圣像的使用和崇拜,并订立了20条教会法规。 到第七次大公会议结束时,基督教会的信仰基本确定, 教会神学思想基本形成。但由于后来教会的两次分裂和各自派别的发展, 三大教派之间的神学思想也有相佐的地方。如天主教认为,圣神既出自圣父,也出自圣子,东正教认为圣神只出自圣父;天主教认为有炼狱, 而东正教则认为没有;东正教否认圣母无染原罪及其肉身升天,天主教则相信玛利亚无染原罪及灵魂肉身升天的道理。而基督教不承认天主教、东正教有关圣母学的道理, 也不敬拜圣母玛利亚。天主教、东正教都认为信徒要与天主来往须通过神父做中介, 特别是忏悔圣事, 人若想获得罪赦, 要在主教、神父面前通过告解圣事完成。而基督教路德派主张“因信成义”,信徒靠信仰与天主直接来往,无须神职人员做中介。加尔文创立的长老派又进一步提出“预定论”神学思想。 礼仪礼仪最初的意义是指某种公共事业,特别是指个人献给团体的服务。在现代的教会中,礼仪是指与圣事庆典同时举行的所有公共祈祷。1974年1月,罗马教廷颁布了《天主中保》通谕,并对礼仪做了如下定议: 我们的救主基督作为教会的元首向天主圣父献上的公共敬礼, 也是信徒团体向它的元首基督, 并通过他向永恒的天父献上的敬礼, 简言之, 礼仪是耶稣基督的奥体即头与肢体的完整敬礼。 从以上定义看,教会的七件圣事: 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品、病人敷油、婚配是礼仪的中心和表现形式, 因为这七件圣事都是对天主的公开敬礼达通过圣事表达教会(天主子民) 对天主的感恩、赞颂, 通过圣事基督临在于礼仪中,临中于聚会的信徒团体中,也通过圣事天主赐给信徒们恩宠和祝福。 七件圣事中最重要的圣事是圣体圣事, 它是圣事的中心和最高峰,也称圣事中的圣事。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 而圣体圣事更赋圣宠的根源,在这圣事中耶酥基督将自己的体、血赐给他的子民做食粮。另外, 还有一些其它的公共敬礼,如圣体降福、明供圣体、拜苦路、集体念经祈祷、祝圣物品等也都是礼仪的一部分。 礼仪由教职人员主持,天主教、东正教可以主持礼仪的教职人员是主教或神父,基督教主持礼仪的教职人员是主教( 圣公会)、牧师或长老( 加尔文宗)。 各教派教职人员在主持礼仪时穿着的祭服是有所区别的, 如天主教主教在举行礼仪时头戴小帽或瓜子形高帽, 胸挂十字架,手持权杖,手指上戴有权诫,一般身穿自色长袍,外披与礼仪年各时期相符的各色祭披。 东正教主教在主持礼仪时则头戴圆顶帽, 身穿银白色或黑色长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而天主教、东正教的神父在举行礼仪时只穿长袍,外披祭披。 天主教在礼仪中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拉丁语,梵二以后进行了礼仪改革各国各地区可以使用本地的语言;东正教举行礼仪时主要使用希腊语, 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如拉夫语等。 天主教举行洗礼时一般采取注水式,举行弥撒时使用无酵饼,祈祷时以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划十字;东正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浸水式,举行弥撒时使用发酵饼,祈祷时信友是以三个手指( 拇指、食指、中指) 在胸前自上而下,从右向左划十字。 天主教主张神职人员一律不允许结婚,强调独身制,而东正教允许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和再婚,在婚姻问题上比较自由。 另外,东正教还要求担任主教职务的人必须留胡须,有时还要蓄发,而天主教无这样的要求。 基督教在礼仪方面的要求比较宽松和自由,它保留的圣事仅有两件,即圣洗和圣餐。圣洗的形式一般是注水式,有时也采取浸水式,圣餐也仅是纪念式的,并不认为基督体血的真实临在。在举行礼仪时,不强调穿着的一致性,有的教派教职人员穿祭服, 戴领带,有的只穿普通服装,如西服便可以。 体制教会初期, 教会团体的组织结构很简单,只有基督的十二位门徒按耶稣的教导到各地去宣讲福音, 劝化民众, 建立小团体并组织教友们集会和祈祷。随着教友人数的增加和教会团体的扩大,需要有固定专职人员负责领导教会生活, 处理教会事务和管理教会财产,于是在教友中有声望的男性被推举担任此职, 这些人被称为长老, 以后又选出一些辅助长老工作的青年人,这些人被称为执事,有男性,也有女性。后来随着教会组织的发展,分散的教会团本开始走向联合,并在教友、执事、或长老中推举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由教友团体组成的联合机构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被称为监督,实际上就是主教,主教不仅负责领导和组织教会生活,管理教会财产,还要解答教友有关信仰问题的问询和对各团体之间出现的纠纷做出仲裁,由此各地教会都由主教领导, 主教制开始出现。 到公元四世幻时,教会在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提约基亚、亚历山大里亚设立宗主教区,管理教会事物,后逐渐形成制度。1054年教会分裂后,罗马宗主教以教宗的身份成为天主教会最高领袖,而其它四个教区仍以宗主教为最高领导,这种制度也被称为牧首制。根据圣经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教会初期只有执事( 六品)、长老(司铎)、监督( 主教)三个品位但随着后来教宗成为普世天主教最高首领和东正教牧首制的完善, 不论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都有出现了一些其它称呼的职位, 如天主教的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宗主教(现在只是名誉头衔而已)、总主教、主教、助理主教、辅理主教;司铎也分为总铎,本堂司铎、副本堂司铎等。但这些职位都是在教宗的领导下,只有一个中心,形成了统一的具有普世性的天主教会。东正教的牧首(实际上是对宗主教的译称)是东正教最高级别的主教,他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他以下又有都主教、大主教(地位相当于天主教的总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的代理者)、主教、助理主教( 东正教助理主教是无辖区的主教),东正教的司铎也分为不同的等级。东正教的牧首制是多中心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心外,还有其它的中心,如俄罗斯、罗马尼亚、希腊、塞浦路斯、波兰、格鲁吉亚等十几个牧首区。各牧首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隶属关系,但各教会之间在信条和圣事方面常常有联系和往来。16 世纪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他创立了路德宗,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大陆很快展开,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胜利。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教会最高领袖,而不是教宗,并把新教定为国教,英王亲自任命主教,英国国教会被称为安立甘宗,也称圣公会。在此期间,路德宗在丹麦、挪威、瑞典、冰岛等国家先后取得了合法地位, 并被定为国教,国王为教会最高首领,这些国家的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均保留了主教制,主教以下还有牧师和传道员。法国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在瑞士日内瓦取得成功,他制定了《教会宪章》,对教会体制进行了创新:他认为上帝创立了几种机构— 教会、圣事和世俗政府来维护基督徒生活。教会的元首是基督, 下有长老、牧师和教师, 他们各司其职。长老在他的教会体制中占有中心地位, 主要职责是注意人们的道德纪律, 维护社会秩序;牧师的主要职责是讲解圣经和每周召开一次堂会,并负责管理教会和培养神职人员,因此,加尔文派也称长老派。随着时代的前进,基督教又产生了许多新派别,有些是从原有的教派中分离出来的,有些则完全是新创立的,在此不一一详述了。 节日天主教和东正教在礼仪年中都设有很多节日, 以纪念教会历史上和圣经里记载的各种重要事件和殉道的重要人物。这些节日因其重要性的不同,节日的等级也不同。天主教的节日一般分以下几个等级: 1.四大节日(过去称四大瞻礼):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这是天主教会中四个大节日。但最大和最重要的节日是复活节,它是节日中的节日,是教会信仰的根基,所以,这个节日不是庆祝一天,而是庆祝一周,这一周也被称为圣周,特别是从这周的瞻礼五开始到复活主日每天都有很长很隆重的礼节,即瞻礼五主的晚餐弥撒,瞻礼六纪念耶稣受难,瞻礼七的复活庆典夜间礼仪,主日的天明弥撒。2.被称为二等瞻礼的节日:耶稣升天节、主显节、天主圣三节、预报救主降生节、基督圣体圣血节、耶稣圣心节、普世君王节、圣母无染原罪节、天主之母节、圣伯多禄及圣保禄节、圣若翰诞辰节。3.庆日:除圣伯多禄及圣保禄以外所有宗徒的纪念日都有是庆日,另外还有如保禄宗徒归化、圣吏玛尔谷、圣母诞辰、耶稣显圣容、光荣十字圣架、圣女小德兰传教主保等都是庆日。4.纪念日:是为纪念一般圣人而定立的,如圣若望鲍思高神父、圣大德兰贞女圣师、圣亚尔风索主教圣师等。5. 平日, 就是一般的礼仪日。 东正教的节日和天主教的节日并无很大的区别, 它虽然不象天主教那样明确地分几个等级,但就其纪念的对象而一言分为纪念圣子、圣线和圣徒的节日,就其隆重程度而言, 可分为大、中、小节日。东正教最大的节日也是复活节, 是东正教节日中最突出的节日, 也认为它是“节日中的节日”,认为这个节日的意义就在于回忆和纪念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东正教除了复活节以外, 还有十二大节日, 它们是主降生节(圣诞节)、主领洗节、主进堂节( 献主节)、主进圣城节(圣枝主日)、主升天节、三位一体节、主显圣容节、光荣十字架节、圣母诞生节、圣母领报节、圣母进堂节和圣母安息节, 又称圣母升天节。另外,东正教把主割礼节、若翰诞生节、若翰蒙难节、天使节、伯多禄宗徒节、保禄宗徒节也都定为大节日。东正教还有很多纪念圣徒和殉道者的节日,教会的地方节日也很多。由于天主教和东正教所使用的历法不同,即天主教采用的是公历,东正教采用的是儒略历,两历法之间相差13天,虽然两教会节日的日期相同, 但节日的日子并不相同,如圣诞节都是12月25日,但儒历的12 月25 日是公历的1月7日,所以东正教的圣诞节是在元月7日庆祝,其他的节日也都以此类推。 改革之后的基督教很多教会传统的节日都被取消了,只留下圣诞节和复活节,他们所采用的历法也是公历,所以他们圣诞节、复活节的日期和天主教的相同。另外,主日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都庆祝的日子,在这一天,信徒们都到教堂里聚会,以掰饼的形式庆祝主耶稣的复活。 建筑天主教教堂建筑式样多为罗马式或哥特式, 罗马式的如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大教堂,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 哥特式的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上海的徐家汇大教堂。东正教的教堂多为拜占庭式,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斯拉夫式,如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大教堂。天主教和东正教教堂内的装饰也不尽相同,天主教堂祭台上方的正中央挂有十字架、耶稣像、圣母像或大圣若瑟像,在圣堂内墙的四周挂着十四处苦路像。而东正教教堂顶上的十字架上有短斜横。这是外观的突出标志而堂内中央一般挂的是圣像, 圣堂周围墙上挂有很多圣徒的画像,圣堂内部装饰的格外华丽和庄严。而基督教圣堂外部形式都很一般化,没有固定的式样,内部布置的也很简单,讲台上方只挂一个没有苦像的十字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