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常会说到“气虚”,很多人不知所云,因为它不像西医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病状都一目了然。中医的“气虚”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你产能不足了。 因此,一个“气虚”的人,最开始大多是疲劳,无力,逐渐的会发展到怕冷,体温低,这就是功能不足,向能量不足的变化。确切的说,前者是“气虚”,后者是“阳虚”,以此来观察和诊断疾病的中医,其实研究的是人体的能量变化, 甚至可以说,中医是一种“能量医学”,对此,我国泌尿外科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郭应禄院士最新提出,“微能量医学”很可能是医学的“第三次浪潮”。 我多次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中医分配到西医的五官科,经常接收扁桃体炎,咽炎的病人,很多是慢性的, 反复发作,消炎药的效果越来越差。这些病人在这个中医眼中,是明显的“阳虚”:嗓子发炎的同时,特别疲劳、怕冷,但苦于没有中药可用,无奈中她想到了“能量合剂”,主要成分是“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细胞的能量来源,细胞靠它才能保证功能。 “能量合剂”用上之后,不仅消炎药减少,效果还提高了,为什么有这个效果?中医的解释很简单:补足了的“阳气”足以抗敌。从西医的角度讲,能量的补充给了细胞修复的能力,虽然并没有多少西医在消炎药无效时想到补充能量。 郭应禄院士的研究发现:冲击波、超声波、电磁波和激光等,这些对细胞没有不可逆伤害的办法,通过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可以帮助器官组织修复、再生,他甚至预言:这将是继“分子生物学”革命和“基因组学”革命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而这一切,和中医的补助阳气不谋而合。 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医生,用冲击波治疗阴茎硬结症,他们从愈合中的伤口取一小块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一些当时不认识的细胞。十几年后,这些细胞由一位美国华裔医生和郭应禄的学生共同鉴定为“内源性干细胞”,所谓“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尚不成熟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各种细胞,医学也称之为“万用细胞”。“干细胞”的出现,意味着用冲击波治疗过的部位,细胞再生了!这一结论震惊了当时的医学界。 更加有趣的是,一位中国医生用冲击波做胆囊碎石时,意外发现患者的糖尿病得到控制。原来,治疗过程中,冲击波无意间碰到了胰腺,由此恢复了胰岛细胞的功能——这些,就是“微能量医学”的开始。郭院士甚至认为,在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可以通过“微能量医学”的治疗使肾脏细胞恢复功能,病人再无换肾之忧。 中医诊病,有气、血、津、液,后三者可以在西医中找到相对应的,比如血液,淋巴液,细胞间液等等,唯独“气”,是中医独有的,也就是这个“气”,决定了中医是“能量医学”,但因为能量不像结构,不能直观、也不能量化,由此成了“中医不科学”的依据,而这,恰恰是中医智慧之处。 活人、死人的区别,不是结构的变化,即便是死人,也是全尸,区别在能量的有无。人的由生到死,就是能量递减的过程,“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靠是年轻时充足的能量,到了垂暮,人都会怕冷畏寒,因为能量产生不足了,中医就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以能量的变化来定义和观察疾病,因此就有了“气虚”和“阳虚”的概念。 “气虚”是产能的功能下降,“阳虚”是能量下降,在生命这条能量轴上,二者是同向的,只是量的区别,靠“能量合剂”帮助消炎的那些病人,如果早点看中医,在“气虚”阶段如果用上“补中益气丸”,就不至于发展到后来的耐药和“阳虚”,即便到了“阳虚”阶段,也还有“金匮肾气丸”,“复方阿胶浆”它们就是中药里的“能量合剂”,可以通过补足能量帮助疾病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