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单元 月经病 细目一 概述

 张继少华总部 2018-01-01

第三单元  月经病

细目一  概述

(-)月经病的定义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月经病的范围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等。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本”即病因病机。治本即是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和病机。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使月经恢复正常,即遵循《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临证中首先要分清先病和后病。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除若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具体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治法。“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调经以补肾为主。补肾在于益先天之阴精或补益肾气,以填补精血为主,并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阴生阳长,肾气充盛,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用药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扶脾在于益血之源或统血,以健脾益气或健脾升阳除湿为主,脾气健运,生化有源,统摄有权,血海充盈,月经的期、量可正常。用药不宜过用辛温或滋腻之品,以免耗伤脾阴或困阻脾阳。疏肝在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柔肝,使肝气得疏,肝血得养,血海蓄溢有常,则经病可愈。用药不宜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津伤阴,耗损肝血。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当以治血为主,佐以理气。调理冲任,在于使任通冲盛,自无经病之患。对于先天肾虚的体质因素导致子宫发育不良发生的闭经或崩漏等,治当调养胞宫。

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血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症状缓解后,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以彻底治疗。调经诸法,又常以补肾扶脾为要。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曲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事,知斯二者,则尽善矣。”

()月经病施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规律一是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的变化规律,经期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或引血归经,过寒过热、大辛大散之剂宜慎,以免滞血或动血;经后血海空虚,宜予调补,即经后勿滥攻经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导,即经前勿滥补。二是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古代医家强调青春期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绝经后或老年期重治脾,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月经病可分虚实两类论治,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虚实夹杂者,又当攻补兼施。

总之,月经病多种多样,病证寒热虚实错杂,临证治疗月经病应全面掌握其治疗原则和治法,顺应和掌握一些规律,灵活运用,对于经期、周期、经量均严重失调的崩漏、闭经者,又当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才能获得调经最佳疗效。

 

细目二  月经先期

(一)定义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

1.气虚

可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体质素弱,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以致月经先期来潮。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致使心脾气虚,统摄无权,月经提前。

(2)肾气虚年少肾气未充,或绝绎前肾气渐虚,或多产房劳,或久病伤肾,肾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2.血热

常分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

(1)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感受热邪,热扰冲任、胞宫,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

(2)阴虚血热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或久病阴亏,或多产房劳耗伤精血,以致阴液亏损,虚热内生,热伏冲任,血海不宁,则月经先期而下。

(3)肝郁血热素性抑郁,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犹冲任,迫血下行,遂致月经提前。

月经先期既有血热或气虚单一病机,又可见多脏同病或气血同病之病机,如脾病可及肾,肾病亦可及脾,均可出现脾肾同病。月经提前,常伴经血量多,气随血耗,阴随血伤可变生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热等诸证。经血失约也可出现经水淋沥至期难尽,周期提前、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三者并见有发展为崩漏之虞。

 

()辨证论治

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结合全身证候及舌脉,辨其属实、属虚、属热。

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须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属性,具体治法或补或清。若脉证无火,则应补虚,或补中气,或固命门,或补益心脾,或脾肾双补。如为血热证,则应清热,清热又当“察其阴气之虚实”,或清热凉血,或滋阴清热,或疏肝清热。然不论实热虚热皆不宜过用寒凉,以免损伤阴血。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

主症月经周期提前,或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若心脾两虚,症见月经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固冲调经,方选归脾汤(《济生方》)

(2)肾气虚证

主症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局。

2.血热证

(1)阳盛血热证

主症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2)阴虚血热证

主症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3)肝郁血热证

主症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丹栀逍遥散、清经散和两地汤的药物组成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细目三  月经后期

 

(-)定义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

 

()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子宫体增大、变软,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月经后期者则无以上表现,且以往多有月经失调病史。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1.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

2.血虚

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可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使月经周期延后。

3. 血寒

(1)虚寒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致经行后期。

(2)实寒经期产后,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寒搏于血,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使月经后期而来。

4.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因而月经延后。

()辨证论治

本病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全身表现,结合舌脉辨其虚实寒热。本病治疗应重在平时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虚证治以补肾养血,或温经养血;实证治以理气行滞虚实夹杂者,分别主次而兼治之。本病属虚属寒者多,不宜过用辛燥及破血之品,以免劫阴伤津或损伤气血。

1.肾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

2.血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3.血寒证

(1)虚寒证

主症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苍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扶阳祛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

(2)实寒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兰室秘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金匮要略》)的药物组成

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人参、肉桂、甘草、吴茱萸、法夏、生姜、阿胶、白芍、麦冬。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人参、肉桂、甘草、莪术、牛膝。

 

细目四  月经先后无定期

(-)定义

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肝肾能失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无常。

1.肝郁

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血海按时满盈,则月经周期正常。

若情志抑郁,或忿怒伤肝,以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

太过,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遂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2.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从经血而论,肾又主。若素体肾气不足,或多产房劳、大病久病伤肾,或少年肾气未充,或绝经之年肾气渐衰,肾气亏损,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若应藏不藏则经水先期而至,当泄不泄,则月经后期而来,以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生与肝、肾功能失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密切相关。然临证又要注意两脏同病或多脏受累的复杂病机,如肝为肾之子,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子病及母,而致肾之封藏失司,故常发展为肝肾同病。肝与脾又为相克关系,肝病可以克脾土,使脾生化气血、统血摄血功能失常,发为肝脾同病。亦可见肝、肾、脾同病。若以提前为多见,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可向崩漏转化或以延后为多见,而又经量减少者,可向闭经转化,临证应予以注意。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应结合月经的量、色、质及脉证综合分析。治疗以疏肝、补肾、调理冲任气血为法,或疏肝解郁调经,或补肾调经,或疏肝补肾调经,随证治之。总宜使肝肾开阖正常,气血调和,则经自如期。

1.肝郁证

主症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紫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

2.肾虚证

主症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

若肝郁肾虚,症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黯淡,或有块,经前或经行乳房胀痛,腰膝酸软,或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宜补肾疏肝调经,方用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细目五  月经过多

()定义

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有称“经水过多”。一般认为月经量以3050mL为适宜,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现代医学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及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过多,可参考本病治疔。

()病因病机

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

1.气虚

素体虚弱,或饮食失节,或过劳久思,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致使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经行量多。久之可使气血俱虚,又可导致心脾两虚,或脾损及肾,致脾肾两虚。

2.血热

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火,或过食辛燥动血之品,或外感热邪,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因而经量增多。

3.血瘀

素多抑郁,气滞而致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内停。瘀阻冲任,血不归经,以致经行量多。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重在从经色、经质,结合脉证,其寒热虚实。本病治法应掌握经期与平时采取不同的治疔方法。经期以辨证止血固冲为主,目的在于减少血量,防止失血伤阴。平时应根据辨证,采用益气、清热、养阴、化瘀等法以治本。慎用温燥动血之品,以免增加出血量。

1.气虚证

主症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举元煎(《景岳全书》)

2.热血证

主证: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或有小血块,伴口渴心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3.血瘀证

主症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失笑散(《和剂局方》)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举元煎及保阴煎的药物组成

举元煎(《景岳全书》)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保阴煎(《景岳全书》)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细目六  月经过少

(一)定义

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机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精亏血少,冲任血海亏虛,经血乏源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内生,痰瘀阻滞冲任血海,血行不畅,发为月经过少。临床以肾虚、血虚、血瘀、痰湿为多见。

1.肾虚

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房劳伤肾,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冲任血海亏虚,经血化源不足,以致经行量少。

2.血虚

素体血虚,或久病伤血,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脾虚化源不足,冲任血海不充,遂致月经量少。

3.血瘀

感受寒邪,寒客胞官,血为寒凝,或素多忧郁,气郁血滞,均使冲任受阻,血行不畅,经血受阻致经行量少。

4.痰湿

素多痰湿,或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阻冲任,血不畅行而经行量少。

 

()辨证论治

月经过少应从月经的色、质,有无腹痛,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以辨虚实。本病治疗,虚者重在补肾滋肾,或濡养精血以调经,不可妄行攻破,以免重伤精血;实者宜活血通利,佐以温经、行气、祛痰,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用。虚实错杂者,宜攻补兼施。

1.肾虚证

主症经量素少或渐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

2.血虚证

主症经来血量渐少,或点滴即净,色淡,质稀,或伴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

治法养血益气调经。

方药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

3.血瘀证

主症经行涩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4.痰湿证

主症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归肾九和苍附导痰丸的药物组成

归肾丸(《景岳全书》)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当归、熟地黄、山药、茯苓。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当归、川芎。

 

细目七  经间期出血

 

()定义

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经期出血”。

 

()应与经间期出血鉴别的疾病

1.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经量正常或时多时少,基础体温由高温下降至低温时开始出血;而经间期出血月经量较少,出血时间规律地发生于基础体温低高温转变时。

2.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周期尚正常,仅量少,甚或点滴而下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时期。

3.赤带

赤带排出无周期性,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可有接触性出血史,妇科检查常见官颈糜烂、赘生物或子宫、附件区压痛明显;经期出血有明显的周期性,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

 

()病因病机

经间期是继经后期由阴转阳、由虚至盛之时期排泄月经后,血海空虚,阴精不足,随着月经周期演变,阴血渐增,精血充盛,阴长至重,此时精化为气,阴转为阳,氤氲之状萌发“的候”(排卵),这是月经周期中一次重要的转化。若阴阳调节功能正常者,自可适应此种变化,特殊证候。若肾阴不足,或湿热内蕴,或瘀阻胞络,当阳气内动之时,阴阳转化不协调,阴络易伤,损及冲任,血海固藏失职,血溢于外,酿成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

禀赋不足,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伤肾,或思虑过度,欲火偏旺,以致肾阴偏虚,虚火耗精,精亏血损,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冲任不固,因而阴道出血。若阴虚日久耗损阳气,阳气不足,统摄无权,血海不固,以致出血反复发作。

2.湿热

常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而生湿,下趋任带二脉,蕴而生热。复加经阳气内动,引动内蕴之湿热,热扰冲任子宫,以致出血。

3. 血瘀

体质素弱,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值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血瘀与之相搏,瘀伤血络,血不循经,以致出血。

 

()辨证论治

经间期出血的辨证,主要针对出血的量、色、质及全身症状进行辨别。临证还需根据体质、全身情况、舌苔、脉象以及基础体温曲线波动进行辨证,确立证型,拟定治疗方案。

本病治疗重在经后期,以滋肾养血为主,兼热者清之,兼湿者除之,兼瘀者化之,但必须认识到本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阴阳互根的关系,补阴不忘阳,选择适当的补阳药物。

出血时在辨证论治前提下,适当加一些固冲止血药,使阴阳平和,气血和调。

1.肾阴虚证

主症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腰酸,夜寐不宁,五心烦热,便艰尿黄,舌体偏小,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

若阴虚及阳或阴阳两虚,症见经间期出血量稍多,色淡红,无血块,头昏腰酸,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治宜益肾助阳,固摄止血,方用大补元煎加减。

2.湿热证

主症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黏腻,无血块,平时下量多色黄,小腹时痛,神疲乏力,骨节酸楚,胸闷烦躁,口苦咽干,纳呆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方药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证

主症经间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块,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舌质紫或有紫斑,脉细弦。

治法化瘀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细目八  

(一)定义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概称崩漏。现代医学中“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范畴,可互参。

()病因病机

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常见病因病机概括为虚、热、瘀。

1.脾虚

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虚而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

2.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发为崩漏。亦有素体阳虚,命门火衰,或久崩久漏,阴损及阳,阳不摄阴,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或素体肾阴亏虚,或多产房劳耗伤真阴,阴虚失守,虚火动血,迫血妄行,子宫藏泄无度,遂致崩漏。

3.血热

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4.血瘀

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热灼、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综上所述,崩漏为病,虽与所有血证一样,可概括为虚、热、瘀的机理,但由于脏腑相生相克,脏腑、气血、经络密切相关,又病程日久,易于反复,故崩漏的发生和发展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因果相干。无论病起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病。又无论何因导致崩漏日久,由于失血耗气伤阴,离经之血为瘀,均可不同程度地存在气阴虚夹瘀的病机。此外,久崩久漏,阴损及阳,或崩漏日久,易感邪毒,均可影响病情的变化。崩漏病因病机,虽有在脏在经、在气在血之不同,然其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藏泄无度,可归结为肾-天癸---胞官轴的严重失调。

 

()治崩大法

崩漏的治疗,多根据发病的缓急和出血的新久,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和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切忌不问缘由,概投寒凉或温补之剂,或专事炭涩,致犯虚虚实实之戒。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补肾、扶、疏肝三经同,各有偏重,目的是使身体恢复正常。

治崩三法,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截然分开,临证中必须灵活运用。塞流须澄源,澄源当固本,复旧要求因。三法互为前提,相互为用,各有侧重,但均贯穿辨证求因精神。具体论治崩漏,应当分清出血期和止血后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崩漏辨证,有虚实之异。虚者多因脾虚、肾虚实者多因血热、血瘀。由于崩漏的主证是血证,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故临证时首辨出血期还是止血后。一般而言,出期多见标证或虚实夹杂证,血止后常显本证或虚证。出血期,当根据血证呈现的量、色、质特点,辨其证之寒热虚实。经血非时暴下,量多势急,继而淋沥不止,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者,多属热证;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沥难尽,色淡质稀,多属虚;经血非时而至,时崩时闭,时出时止,时多时少,色紫黯有块者,多属血瘀证经血暴崩不止,或久崩久漏,血色淡黯,质稀,多属寒证。临证时须结合全身脉证和必要的检查综合分析。

1.出血期

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

(1)脾虚证

主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气虚运血无力易于停留成瘀,常加三七、益母草或失笑散化瘀止血。若暴崩如注,肢冷汗出,昏厥不省人事,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之危急证候,按急症方法补气回阳固脱。必要时输液、输血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2)肾虚

1)肾气虚证

主症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沥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党参、黄芪、阿胶。

2)肾阳虚证

主症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然,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党参、黄芪、三七。

3)肾阴虚证

主症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沥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罗元恺论医集》)

如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或阴虚火旺,烦躁失眠,心悸怔忡,加生脉散,加强益气养阴,宁心止血之功。

(3)血热证

1)虚热证

主症经来无期,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方药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

出血淋沥不止,久漏必有瘀,选加失笑散、三七、益母草之类化瘀止血;若阴虚阳亢,烘热汗出,加白芍柔肝,龟甲、珍珠母、三七育阴潜阳,化瘀止血。

2)实热证

主症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沥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若兼见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干苦,脉弦数,为肝郁化热或肝经火炽之证,治宜清肝泄热止血,上方加柴胡疏肝,夏枯草、龙胆草清泻肝热;若兼见少腹或小腹疼痛,或灼热不适,苔黄腻者,为湿热阻滞冲任,上方加黄柏、银花藤、连翘、茵陈清热利湿,去阿胶之滋腻。

(4)血瘀证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或将军斩关汤(《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朱南孙

卷》)

2.止血后

止血后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崩漏止血后治疗,是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求因,是治愈崩漏的关键。但临证中应根据不同年龄的要求给以个体化治疗。对青春期患者,有两个治疗目标一是调整月经周期,建立排卵功能以防复发二是调整月经周期,不强调有排卵。因青春期非生殖最佳年龄,可让机体在自然状态下肾气逐渐充盛,生机勃勃,多可自然恢复,一般不提倡使用西药促排卵药物;对生育期患者,多因崩漏而导致不孕,故治疗要肝、、肾同调以治其本,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解决调经种子的问题;至于更年期患者,主要是解决因崩漏导致的体虚贫血和防止复发及预防恶性病变。止血后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辨证论治寒热虚实均可导致崩漏,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澄源以复旧。可参照出血期各证型辨证论治,但应去除各方中的止血药,并配合补血以纠正贫血。

(2)按年龄阶段论治由于“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故对青春期尤其是生育期患者的复旧目标,主要是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或同时建立排卵功能。常可采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即经后期滋肾养血,促进卵泡生长发育,经期补肾活血促排卵,经前期调补肾阴阳和补肾疏肝以维持黄体功能,行经期活血化瘀通经,进行序贯治疗,一般连用3个月经周期,可望恢复或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有的可建立或恢复排卵功能,有生育要求者达到经调子嗣而病愈。对围绝经期崩漏患者排除器质性和恶性病变后,以健脾养血善其后为主。

(3)按盈虚消长规律论治根据月经产生是肾阴阳转化、气盈虚蛮化的结果,经后冲任血海空虚,多从止血后开始以滋肾填精,养血调经为主,常选左归丸或归肾丸或定经汤等先补3周左右,第4周在子宫蓄经商盈的基础上改用活血化瘀通经,多选桃红四物汤加香附、枳壳、益母草、川牛膝。这是传统的调经法。同样可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或促进排卵的治疗目的。

(4)中西医结合论治根据病情可采用中药结合激素治疗。对于更年期崩漏患者,尽快消除因崩漏造成的贫血和虚弱症状。可选大补元煎或人参养荣汤健脾益气养血善其后。

(5)手术治疗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或已经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别为宫内膜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等,以免后患。

()清热固经汤的药物组成

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黄芩、焦栀子、生地黄、地骨皮、地物、生藕节、阿胶、陈棕炭、龟甲、牡蛎、生甘草。

 

细目九   

 

()定义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中医学将闭经称之“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现代医学认为闭经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疾病。

 

()闭经与妊娠的鉴别

妊娠伴有厌食、择食、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乳头着色、乳房增大等妊娠体征,妇科检查宫颈着色、软,子宫增大,质软,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官腔内见胚芽,甚至胚胎或胎儿。闭经者停经前大部分有月经紊乱,继而闭经,无妊娠反应和其他妊娠变化。

 

()病因病机

其原因归纳起来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肾气不足,冲任亏虚,或肝肾亏损,精血

不足,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或阴影向燥精亏血少,导致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

血可下而致闭经;实者,多为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畅,冲任阻滞,血海

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

 

1.气血虚弱

素体气血不足,或思虑、饮食损伤脾胃,生化不足,营血亏虚,或产后大出血、久病

大病,或虫积噬血,耗伤气血,以致肾失养,冲任不充,血海空虚,无血可下,而致

闭经。

 

2.肾气亏虚

月经的产生是以肾为主导。若先天禀赋不足,精气未充,天癸亏乏不能应时泌至,则

冲脉不盛、任脉不通而闭经;或房事不节,日久伤及肾气,使冲任亏损;或体质虚弱,产

育过多,肾气亏损,精血匮乏,源断其流,冲任失养,血海不足而致闭经。

3.阴虚血燥

素体阴血不足,或失血伤阴,或久病大病,致营阴亏耗,虚火上炎,火逼水涸,津液不生。月经乃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血海枯竭而闭经。

4.气滞血瘀

七情所伤,肝失疏泄,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滞,瘀血阻于脉道,或经行之际,感受寒邪,血受寒则凝,瘀阻冲任,血不得下,血海不能满溢,而致闭经。

5.痰湿阻滞

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伤脾,脾虚运化失司,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聚湿生痰,或痰湿之体,痰湿阻滞冲任二脉,或结块,使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治疗原则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治疗难度较大之疾,而且闭经病因复杂,其治疗效果又与病因有关,故治疗前必先求因明确闭经原因,对因治疗。对闭经辨证应以全身症状为依据,结合病史及舌脉,分清虚实。

闭经的治疗原则应根据病证,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切不可不分虚实概以活血理气通之。特别是虚者因血海空虚、源断无血可泻,若一概泻而通之必会伤及脏腑、气血、经络,适得其反。只有通过补益之法,使气血恢复,脏腑平衡,血海充盛,则经自行。若因病而致经闭,又当先治原发疾病,待病愈则经可复行经仍未复潮者,再辨证治之。同时需注意用药时不可过用辛温香燥之剂,因为辛温香燥有劫津伤阴之弊,即使应用也须配以养血和阴之品,使气顺血和,则病自愈。用补药应使其补而不腻,应补中有行,以利气血化生。特别需指出闭经治疗目的不是单纯月经来潮,见经行即停药,而是恢复或建立规律性月经周期,或正常连续自主有排卵月经。一般应以三个正常月经周期为准。

()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

主症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少,色淡红,质薄,渐至经闭不行,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

若见营阴暗耗,心火偏亢,兼见心悸失眠,多梦,宜养心阴和血脉,方用柏子仁丸(《妇人大全良方》)

2.肾气亏损

主症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偏迟,时有月经停闭,或月经周期建立后,由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渐至月经停闭,或体质虚弱,全身发育欠佳,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若见面色萎黄,带下量少,头晕目眩,或阴道干涩,毛发脱落,或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或细涩,为肝肾不足,治宜补肾养肝调经。方用归肾丸加何首乌、川牛膝、鸡血藤。

3.阴虚血燥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干咳或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

主症月经停闭不行,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少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5.痰湿阻滞

主症: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渐至月经停闭,伴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此外,对现代医学不同病因引起的闭经,有时还要针对病因治疗,如宫腔粘连多在宫腔镜下行手术分离,随即放置宫内节育环,以防再粘连。同时给以抗感染治疗,并以活血化瘀、补肾养血中药善后。一般观察3个月可取环。

 

细目十   

 

()定义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继发性痛经。

 

()病因病机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实者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导致子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由于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未行经期间,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子宫气血瘀滞或不足,故平时不发生疼痛。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不通或不荣而痛。经净后子宫、冲任血气渐复则疼痛自止。但若病因未除,素体状况未获改善,则下次月经来潮,疼痛又复发矣。

1.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子宫、冲任。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或复为情志所伤,壅滞更甚,“不通则痛”,发为痛经。

2.寒凝血瘀

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子宫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若经前、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久居阴湿之地,则发为寒湿凝滞

3.湿热瘀阻

素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胞中,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子宫、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致使经行腹痛。

4.气血虚弱

脾胃素虚,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或失血过多,气血不足,冲任气血虚少,行经后血海气血愈虚,不能濡养冲任、子宫;兼之气虚无力流通血气,因而发为痛经。

5.肾气亏损

禀赋素弱,或多产房劳伤损,精血不足,经后血海空虚,冲任、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发为痛经。

 

()辨证论治

首当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虚实寒热。一般而言,痛发于经前或经行之初,多属实;月经将净或经后始作痛者,多属虚。辨疼痛之部位以察病位在肝在肾,在气在血。如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小腹是子宫所居之地,其痛在小腹正中常与子官瘀滞有关若痛及腰脊多属病在肾。详查疼痛的性质工程度是本病辨证的重要内容。隐痛、酸痛、坠痛、喜揉喜按属虚;掣痛、绞痛、灼痛、刺痛、拒按属实。灼痛得热反剧属热,绞痛、冷痛得热减轻属寒。痛甚于胀,持续作痛属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属气滞等。此为辨证之大要,临证须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及素体和病史综合分析。痛经以实证居多,而虚证较少,亦有证情复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兼夹者,需知常达变。因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故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减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标本急缓,主次有序地分阶段调治。

1.气滞血瘀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2.寒凝血瘀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或温经散寒汤(蔡小荪经验方)

3.湿热瘀阻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彩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4.气血虚弱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5.肾气亏损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或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痛经在辨证论治中,应选加相应的止痛药以加强止痛之功。气滞者,选加香附、金铃子散、枳壳血瘀者,选加三七、没药、三棱、莪术、血竭、桃仁、红花、失笑散、益母草寒者,选加艾叶、小茴香、肉桂、桂枝、吴茱萸;热者,选加葛根、黄芩、丹皮、赤芍、生地黄;肾虚者,选加川断、石楠藤、杜仲、乌药、巴戟天。

 

细目十一  经行泄泻

(一)定义

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净止者,称为“经行泄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脾主运化,肾主温煦,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二脏功能失于协调,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内停。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脾肾益虚,而致经行泄泻。

1.脾虚

素体脾虚,经行时气血下注血海,脾气益虚,脾虚失运,化湿无权,湿浊下渗于大肠而为泄泻;或肝木乘脾,而致腹痛即泄。

2.肾虚

素体肾虚,命门火衰,经行时经水下泄,肾气益虚,不能卜晶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致成经行泄泻。

()辨证论治

经行泄泻,有脾虚、肾虚之分,辨证时应着重观察大便的性状及泄泻时间,参见兼症辨之。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温肾为主,调经为辅。脾健湿除,肾气得固,则泄泻自止。

1.脾虚证

主症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若脾虚肝木乘之,则经行腹痛即泻,泻后痛止,兼胸胁痞闷,嗳气不舒,治宜补土泻木,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肾虚证

主症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傅青主女科》)

 

细目十二  经行浮肿

()定义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称为“经行浮肿”。《叶氏女科证治》称“经来遍身浮肿”。

()病因病机

1.脾肾阳虚

平素思虑劳倦过度,损及肾、经水将行,精血流注于胞,脾肾益虚,阳气不运,气化不利,水湿停滞,溢于肌肤,遂发浮

2.气滞血

情志内伤,肝失条达,疏泄无权,气滞血,经前、经时冲任气、气滞益其、血行不畅,气机升降失常,水湿运化不利,泛溢肌肤,则滞而为肿。

 

()辨证论治

本病重在辨其虚实。证有虚实,论治有异。虚者,治以温肾健脾化湿,化气行水实者,治以行气活血,利水消肿。临床往往以虚证多见,治疗多以温补效。

1.脾肾阳虚证

主症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月经迟,经行量多,色质薄、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方药肾气丸(《金匮要略》)合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临证时适当加活血调经之品如当归、丹参、益母草,以达气、血、水同治,使经肿消。

2.气滞血

主症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色有块,脘闷胁胀,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理气行滞,养拍1调经。

方药八物汤(《医垒元戎〉)加泽泻、益母草。

 

细目十三  经行吐衄

 

()定义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的吐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血”。常伴经量减少,好像是月经倒行逆上,亦有“倒经”“逆经”之称。

()病因病机

本病之因,由血热而冲气上述,迫血妄行所致。

1.肝经郁火

肝司血海,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郁化火、冲脉隶于阳明而附于肝,经行时气旺盛,冲气爽肝火上逆,血热气逆,灼伤血络,迫血上溢,故上逆而为吐血、衄血。

2.肺肾阴虚

素体阴虚,经行时阴血下溢,阴血亏虚,虚火上炎、灼肺伤络,络损血溢,以致吐衄。

()辨证论治

本病因血热气逆而发,与经前、经冲气偏有关。治疗上应本着"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以清热降逆平,引下行为主,或滋阴降火,或清泄之火,不可过用苦寒克伐之剂、以免死伤气血。

1.肝经郁火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较多,色鲜红,月经可提前、量少或不行,烦易怒,或两胁胀痛,口苦咽千,头晕耳鸣,尿黄便结,舌红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调经。

方药清肝引经汤(《中医妇科学》四版教材)

若兼小腹疼痛,经行不畅有血块者,为阻胞中,于上方加桃仁、红花以活血祛止痛。

2.肺肾阴虚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红,月经每先期、量少,平素可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潮红,潮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

方药顺经汤(《傅青主女科》)加牛膝。

 

()顺经汤的药物组成

顺经汤(《傅青主女科》)当归、熟地黄、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细目十四  绝经前后诸证

()定义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证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这些证候往往三三两两,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病因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女性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自然规律,多数妇女可以顺利度过,但部分妇女由于体质因素、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调节这生理变化,使得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另外,肾阴阳失调,常涉及其他脏腑,尤以心、肝、脾为主。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乙癸同源,肾阴不足,精亏不能化血,导致肝肾阴虚,肝失柔养,肝阳上亢肾与脾先后天互相充养,脾阳赖肾阳以温煦,肾虚阳衰,火不暖土,又导致脾肾阳虚。

1.肾阴虚

“七七”之年,肾阴不足,天癸渐竭,若素体阴虚,或多产房劳伤肾耗精,或数脱于血致精血不足,复加忧思失眠,营阴暗耗,肾阴益亏,脏腑失养,“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遂发经断前后诸证。肝肾同居于下焦,乙癸同源。若肾水不足以涵养肝木,易致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热扰心神,神明不安,出现心肾不交肾阴虚,精亏血少,不能上荣脑,出现脑髓失养等。

2.肾阳虚

绝经之年,肾气浙虚,若素体肾阳亏虚,或过用寒凉及过度贪凉,可致肾阳虚惫。若命门火衰而不能温煦脾阳,出现脾肾阳虚若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易酿成痰湿或阳气虚弱,无力行血而为瘀,又出现肾虚曲瘀。

3.肾阴阳俱虚

肾藏元阴而寓元阳,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真阴真阳不足,不能濡养、温煦脏腑,或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诸症丛生。

本病以肾虚为本,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肝、脾脏,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出现诸多证候。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而且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天癸先竭,所以临床以肾阴虚居多。由于体质或阴阳转化等因素,亦可表现为偏肾阳虚,或阴阳两虚,并由于诸种因素,常可兼夹气郁、瘀血、痰湿等复杂病机。

 

()辨证论治

绝经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治疗上应注重滋肾益阴,佐以扶阳,调养冲任,充养天癸,平调肾中阴阳。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更不可妄用攻伐,以免犯虚虚之戒。并注意有无心肝郁火、脾虚、痰湿、瘀血之兼夹证而综合施治。

1.肾阴虚证

主症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若出现双目干涩等肝肾阴虚证时,宜滋肾养肝,平肝潜阳,加枸杞子、杭菊花、沙苑子;若头痛、眩晕较甚者,加天麻、钩藤、珍珠母以增平肝息风镇潜之效;若心肾不交,并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甚至情志异常,舌红少苔或薄苔,脉细数,治宜滋肾宁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2.肾阳虚证

主证:断经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3.肾阴阳俱虚证

主症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细目十五  经断复来

()定义

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称为"经断复来”。亦称为“年老经水复行”,或称为“妇人经断复来”。

()病因病机

经断复来见于老年妇女,其一生经历了经、孕、产、乳等数伤阴血的阶段,年届七七,肾气虚,天癸竭,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经水断绝。当进老年期后,肾水阴虚逐渐影响他脏,或脾虚肝郁,冲任失固,或湿热下注、湿毒瘀结,损伤冲任,以致经断复行。

1.脾虚肝郁

脾统血,肝藏血。本因脾气不足,加之思虑劳倦,或忧郁过度,使脾气愈伤。中气不足,脾失所统,肝失所藏,冲任失固,而致经断复来。

2.肾阴虚

老年妇人肾阴本虚,加之房劳损伤,复伤肾精。肾精不足,肝失润养,相火妄动,热扰冲任,而致经断复行。

3.湿热下注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职,郁久化热,则湿热内生,或恣食膏粱厚味,或感受湿热之邪,湿浊下注,损伤带脉,迫血妄行,故致经断复行。

4.湿毒瘀结

素体虚弱,或房事所伤,或经期、产后不洁,湿毒秽浊之邪乘虚侵及冲任、胞宫,日久瘀结,血不归经,故致经断复来。

 

()辨证论治

本病主要表现为经断后出血,但因其出血是发生在"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后,故出血量一般不多,因此,辨出血的色质及伴随症状是辨本病属虚属实的关键。注意参考各种检查结果,辨明属良性或恶性。一般年龄愈大,出血时间愈长,或出血离绝经时间愈远,反复发作,下腹部肿块增长速度快,伴腹水、恶病质或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增快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极大。治疗首分良性恶性,良性者当以固摄冲任为大法,或补虚或攻邪,或扶正祛邪恶性病变者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属于本节讨论范围。

1. 脾虚肝郁证

主症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胁肋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无力。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方药安老汤(《傅青主女科》)

2.肾阴虚证

主症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稍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证

主症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臭气,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4.湿毒瘀结证

主症绝经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淋沥不断,夹有杂色带下,恶臭,小腹疼痛,低热起伏,神疲,形体消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白膩,脉细弱。

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萆蘚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