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结构导引,以小见大

 老刘tdrhg 2018-01-02

语文教学:结构导引,以小见大——作文教学案例

 

结构导引,以小见大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作文教学案例

 

一、目标概说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⑴ 使学生全面并深入地理解尼采话语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⑵ 使学生懂得,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⑶ 学习选用学生所学过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2. 教学重点

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全面深入地理解尼采话语深刻的含义。

3.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议论文结构模式,选取材料,有所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创意

 

我校2016级高中学生,按照荆州市高中语文教学安排,高二年级学习写作议论文,本学期我们首先进行常规议论文的写作训练。这次竞赛作文第12道材料作文题,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学生要认同尼采的观点。学生要选取自己所学习的议论文结构模式,选用材料,有所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在本次作文教学中,确定结构作为写作的导引,化大为小,熟中取新,套路写作求突破,力争作文训练与竞赛作文双丰收。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朗读:

假如我是……

宋随素

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我将满足于大树给予我的英姿;

感谢阳光雨水赋予我的苍翠,

   最后从容地飘落在大地默默沉睡。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将满足于上苍给予翱翔的本领;

 感谢树林给我避雨歇息的栖所,

     最后快乐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腾飞。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我将满足于自己短暂却洁白的花蕾;

   感谢严冬的寒风鼓励我翩翩起舞,

   最后潇洒地在原野中融化、回归。

 

假如我是一颗星星,

 我将满足于夜幕让我闪烁点缀;

   感谢明月赋予我交相辉映的光彩,

   最后平静地将天空一点一点描绘。

 

如今我是一名学生,

我将满足于父母给予我的呵护;

     感谢学校赋予我知识的阶梯和智慧,

   而后努力地使豆蔻年华熠熠生辉!

2. 展示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3.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尼采话语的理解。

明确:感恩是对对方的帮助和馈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表示感激和回报。

尼采为什么说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不强求,不奢求,不报怨、不忘本,其内心自然宁静美好。这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不会为自己没有的东西斤斤计较,更不会一味索取、不懂感恩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一个人在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回报自然的同时,使自己的灵魂在健康和谐的环境里净化升华。相反,“不知感恩,善根断灭,作诸恶业”,内心怎能安宁?

4. 请同学们举例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感恩的名言警句和感人事例。

明确:《诗经·蓼莪》里就有这样的诗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意即父母生养我们子女非常辛劳;因此诗里描写儿子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竟不能报恩德于万之一!这首诗写得沉痛悲怆,凄恻动人,难怪清人方玉润誉为“千古孝思绝作”。此外,唐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凝是千古至情名句,而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读来岂不同样催人泪下?是啊,“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那么人呢?更应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了!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对衣食父母的感恩,“衔环结草”“漂母饭信”都是受人恩惠、不忘厚报的感人典故;而高山流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竟摔琴绝弦,终身不弹,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遇之恩,这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同样令人痛惜伤感了,还有更让人为之震撼的……

当然,外国人也非忘恩负义之辈。各国谚语亦可见“感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如希腊谚语“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意大利谚语“母亲的心是女儿的天堂”,英国谚语“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5. 构思点拨:

⑴ 化大为小,熟中取新。在学过的议论文结构中选取一种,兼顾其他,在旧有模式基础上力求突破。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要善于从小事情上,从细微处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因为宽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要我们选定一个点来构思立意,找准形象载体来具体呈现。

⑵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升华立意求深刻。

我们要构思行文时,要善于“独辟蹊径”,力求在立意上有独特的感悟,不能人云亦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立足话题的基础上要向生命、人生、哲思、精神以至历史和现实的反省、民族根性和传统文化的深思等方面作深入地开掘。

⑶ 关注社会热点,引发人生思辨。了解国家大事,瞩目世界风云,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如感动中国丛飞捐助事件。对这些事,不能只停留在观察和体验阶段,还要积累、思考。

6.小结:

⑴ 抽象概念类的题目要具体化、形象化,化大为小。议论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⑵ 虚实结合,使文章真切感人、意味深长。

⑶ 要围绕中心选材,注意提炼材料,议论要精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