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 有效解决“拖延”的二三方法

 温柔的TIGER 2018-01-02


最近在阅读《工作整理术》这本书,里面再次提到“拖延症”的话题。


又是一年新年到,去年那些立FLAG却没有做成的事情,那些喊得很大声却没有达成的目标......无不在让我们接受来自良心的拷问:又拖延了吧,事情又没有完成吧?!



相信新的一年很多人都在心里下定决心:拖延症,我们不能再做朋友了!那么如何能与拖延症绝交?看看《工作整理术》这本书的作者有什么好的建议:


1、拖延症是病?不是!从根本上说,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品质与智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有时我做事拖延,是因为内心纠结,不知道这个事情应不应该做,应不应该这么做,然后在纠结中不知觉就把事情拖延了。


人天生知道趋利避害,不会故意去做坏事把自己搞砸,但就是容易纠结,最后就把事情搞得很糟糕。


温柔的解决办法:纠结的时候,给自己更多时间,如果真的很着急,那么建议立即找一个较为可靠的人沟通,请求帮助与指点。

 

2、有时候所谓“拖延”,只是将事情延后处理,因为我们可能暂时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这和拖延症的表现有本质上的区别。要弄清拖延有没有成为“症”,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让你烦恼不已。

当需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按照轻重缓急来进行逐一完成,因此这样的暂时拖延,你的内心就别纠结,必要时放过自己。


但是如果你的事情真的已经多到处理不过来,那么你也得认真思考一下:这些活是不是都该你干,自己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有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解决,并且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温柔的解决办法:该放过自己时候放过自己,在该解决问题的时候认真解决问题。

 

3、如果你在某一件或者某一类事情上习惯性拖延,却又找不到让你恐惧或不舒服的不想做的确切理由,那么很可能是你潜伏着的早期记忆被激活了。


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迫使你逃避某个事情的那个感受或者经验是什么?但是你的大脑和身体却对此做出了反应,产生了一阵情感痛苦,从而导致你逃避这件事情。


我们有时候不会意识到“过去的一些事情”会带给我们多大的影响,甚至它已经成为某些解决不了,无法言语的原因。


例如我就非常讨厌别人碰我的电脑,无论是谁,无论TA做了什么,我都极度反感!后来我认真反思这个状况这才想起来,我的反感来源是因为以前爸爸总是碰我的电脑,而且每次碰完不是坏了就是产生了别的问题。


我们经历过很多事情,这些成为记忆的内容不会一下子跑出来,只会在特定的环境下被激发,以至于我们甚至想不起来“为什么会这样?”


温柔的解决办法:认真回忆反思,是不是某些被封尘的记忆,让你一直在同一个事情上纠结和拒绝,如果是,你得清楚那是什么。

 

4、要么全部,要么没有,如果你只对完美感到满意,那么你注定会感到沮丧。毕竟,追逐完美就像追赶地平线一样:你一直往前赶,但是永远也不能真正赶到那里。

追求完美是好,但因为追求完美而耽误应有的进度就有问题了,所以你得判断,那些影响完美的因素是大是小,是核心要素还是小细节,如果是核心要素,那么就必须改到对为止,如果只是小细节,那么差不多就得了。


温柔的解决办法:修改细节是永无止境的,今天和明天的想法可能是完全不同。

 

5、当你对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感到失望的时候,你不仅认为自己在那件事情上失败了,还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件事情做得好或者不好的问题,而是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价值的一个衡量标准。


有时候,这明明就只是一件事而已,但我们会自动把它的结果好坏上升到对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己有问题,没价值,是个失败者......但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不自信在作祟。


所以如果你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对你的人生没有帮助,那么建议不要做这样的评价。


温柔的解决办法:没有人能给我们打分,除了自己。

 

6、人面对失败,会有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另一种是成长心态。


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你聪明有才干,你就不能犯错,而且不管做什么事情,你都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如果你犯错了,你需要努力了,那就说明你其实不聪明,也没有才干。


而且要命的是,面对每一个挑战,你必须一再地证实这一点,否则你就是失败的。


而拖延,则将你从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中保护起来。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把自己当成失败者,或者是不敢失败。


拖延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把保护伞,只是只保护得了一时,不敢失败,总是拖延,恐怕会让你失去更多。


温柔的解决办法:勇敢面对失败。


* 作者:sunnie,易效能签约作者,上市公司互联网达人,已产出12万字职场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