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智泉药物药理研 2018-01-03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本发明口服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病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21-52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平均5年。所有病例符合标准:患者以持续或反复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有溃疡及慢性炎症,大便涂片及培养排除溶组织阿米巴及其他病原体。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5例累及降结肠下段,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发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药物口服结合穴位贴敷,口服一日一次。穴位贴敷于足三里、神阙、脾俞、中脘、大肠俞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8-12小时。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1g,肛塞,每日两次。

两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停药6个月后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或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无改善。

2结果

2.1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56.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出现1例恶化,停用原治疗方法,采取紧急措施。

表1疗效结果

2.2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降低等副反应。对照组1例出现恶化,2例出现恶心症状。

3结论

本发明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外用穴位贴敷,体现了中医“内病外治”的思想,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内服药结合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出一种综合作用,既有口服药物直达肠胃的疗效,又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结合药物本身的作用,且两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

口服药物经由肠胃直接吸收,直达病灶,穴位贴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使药物有效成分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活络“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并且能够调经活络,从而促进了口服药物的吸收,提高了药效,与口服药相得益彰。药物内服和外敷其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进行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具有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的双重临床治疗作用。

典型病例:患者,宋某,男,48岁,以“小腹坠胀3个月”就诊。既往有慢性结肠炎病史,原因未明,表现为大便时有腹泻,质稀,在2~4次之间,间断服用中药汤剂,以及西药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可以缓解。3个月前,出现小腹坠胀,残便感明显,遂来求医。就诊时,见面色潮红,语音如常,自诉小腹坠胀,残便感明显;大便日1~2次,性状正常;自诉多言则少气,乏力,不愿言语;饮食可;头胀,头昏;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干,无口苦;小便调;舌质暗红,苔薄,脉细。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轻度充血。诊断慢性结肠炎。诊断依据:1既往有慢性结肠炎病史,大便时有腹泻,质稀,西药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可以缓解。2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轻度充血。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结合穴位贴敷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微遗气虚症状少许。遂再服药10剂。今已诸症若失。之后又服用15剂左右停药。稍加注意作息及饮食,随访一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药:桉叶10克、马齿苋10克、地锦草10克、金钱草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肉桂10克、石榴皮3克、川楝子5克、白头翁5克、秦皮5克;炮姜10克、附子10克、肉豆蔻10克、血余炭5克、白术5克、陈皮10克。

制备及服用方法如下:

(1)按处方量称取桉叶、马齿苋、地锦草、金钱草、黄芪、党参、山药、黄芩、黄连、赤芍、肉桂、石榴皮、川楝子、白头翁、秦皮粉碎成粗粉,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水煎煮1小时,取药汁;然后再加入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口服一日一次。

(2)按处方量称取炮姜、附子、肉豆蔻、血余炭、白术、陈皮超微粉碎成细粉,粉粒径为5-10μm;用蜂蜜调成糊状,取药膏10-15克,摊于4厘米×4厘米纱布上,贴敷于足三里、神阙、脾俞、中脘、大肠俞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8-12小时。

实施例2.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药:

桉叶15克、马齿苋30克、地锦草15克、金钱草2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赤芍12克、肉桂20克、石榴皮5克、川楝子8克、白头翁8克、秦皮8克;炮姜12克、附子12克、肉豆蔻15克、血余炭8克、白术8克、陈皮12克。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药:桉叶20克、马齿苋50克、地锦草20克、金钱草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赤芍15克、肉桂30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10克、白头翁10克、秦皮10克;炮姜15克、附子15克、肉豆蔻20克、血余炭10克、白术10克、陈皮15克。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药:桉叶12克、马齿苋20克、地锦草12克、金钱草2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山药25克、黄芩12克、黄连180克、赤芍11克、肉桂25克、石榴皮7克、川楝子7克、白头翁7克、秦皮7克;炮姜13克、附子13克、肉豆蔻17克、血余炭7克、白术7克、陈皮12克。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