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说到京剧很多人这么认为,京剧是从徽班到了北京城之后,又融合了一些地方的剧种,最后逐渐形成了京剧这样一个剧种,在没有形成京剧之前,我记得以前讲昆曲的时候谈过,当时在皇宫里把这些娱乐的项目分成了雅部和花部。
张卫东:
昆曲是雅部,地方戏是花部,京剧就算花部之流。
文林:
那时候还没有京剧呢。
张卫东:
那时还没有京剧的名称,现在老有一种说法,说京剧200年,是从无到有一共200年,或者标志着徽班进京,1790年进北京200来年,真正形成绝对没有200年。你想想全国那么大地域,有很多地方戏都在花部范畴,怎么能够是京剧的前身呢?花部是一个大版面的戏曲范畴,而雅部唯独昆腔。
文林:
只有一个昆曲。
张卫东:
而且在康熙以前,明代以来的时候,高腔也算雅部的一部分,就是北京的弋阳腔(高腔)也是雅部的一部分。到乾隆年才把北京的高腔划到花部中。咱们上次讲过乾隆年以来京高腔讹变谬误太多,乾隆认为不严谨了,打入地方戏之流,实际上跟我们现在把昆曲打入地方戏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什么呢?现在京剧是国际化的一种艺术,昆曲在任何的电台、电视台上都放到地方戏范畴之内,因为它已然没有统治整个国家的原始地位了,再加上各地表演昆曲的风格皆不统一,树立个人流派,另外创新改编的人也极多,把原来继承的东西扔掉很多,甚至没有继承下来,孤单的落到了地方戏。
文林:
原来的昆曲是规范的,是没有什么流派之分的。
张卫东:
没有个人流派,现在艺术家都在施展自己的技能,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风格。
文林:
咱说说花部,您刚才说了雅部里昆腔,花部里有很多地方剧种,大致都包括什么?比如你说北京的弋腔。
张卫东:
不同时代有不同剧种,同时代来讲有几个重要的剧种,最早的时代就是乱弹腔,乱弹就是一个泛指,所谓的乱弹腔就是弦索类的,弹拨类的,伴奏用的,唱小曲的部分戏曲。弦索以后又出现了梆子腔,梆子腔以后又有西皮腔和二黄腔,还有吹腔,还有很多的地方戏的小腔调,这样就形成了花部,什么啰啰腔,这些都叫乱弹。乱弹也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剧种称谓,您说哪一出戏究竟是乱弹,我们大家见过《缀白球》,乾隆年戏曲剧本的选集里边,除了昆曲以外,也就是十分之一的乱弹,乱弹里边又写得很糊涂,有一些戏写的乱弹腔,有的写的是吹腔。
文林:
什么叫吹腔?
张卫东:
吹腔就是用笛子伴奏的。
文林:
昆曲是用笛子伴奏啊。
张卫东:
对啊,就等于利用昆曲演唱简单的表现形式,内容上很通俗地去唱艺人们编织生活当中的戏曲,现在留下来的大文戏《奇双会》,还有《十字坡》、《快活林》的武戏都属于吹腔戏。
吹腔戏《奇双会》张卫东饰李奇
文林:
不能够把它归为昆曲里。
张卫东:
不是直呼直令的昆曲戏,但是昆曲戏班代演,京剧班也代演,这样来讲乱弹花部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戏范畴。1790年,乾隆由两淮盐务办的戏,在这里边大部分花部乱弹的戏班就涌进了北京,进了北京名义上是唱昆腔,但是戏曲的剧目内容上就有很多俗调了。
张卫东:
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乾隆六年刊行的这本书卷五记载,两淮盐务列序花雅两部。
文林:
怎么理解?
张卫东:
就是两淮的盐务监管花部和雅部的戏曲进北京,下来是已备大戏,雅部就是昆山腔,花部就是北京的高腔与陕西的西秦腔,还有梆子腔、啰啰腔、西皮、二黄等等这些腔调,统为乱弹。
两淮盐务为了迎接乾隆帝多次南巡,而准备了很多供奉演出,其中包括了很多地方剧种,为了便于管理,随时应召,和当地的官绅把各种戏班集中到扬州,分为花雅两部,原来只是对这两个不同的演出部门的称谓,后来逐渐变成了对剧种的代称了,花雅之分是沿袭了历来的封建统治者分为乐武的雅和俗的旧历,但是花雅两部在内廷里怎么体现呢?是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记载不一样。
在内廷里可以说雅部维持的时间是很长很长的,在民间雅部受到花部的冲击是很大的。其实从明代的末年就开始发生地方戏,艺人们演这些来自于民间的戏曲了。这时候到了乾隆朝末期,地方戏形成了可以跟雅部昆曲对峙的势力,他的势力是广大的听众喜欢听喜闻乐见的民间的花部的戏,因为这些戏来自于民间,艺人编的戏都是劳动人民爱看的。
这样来讲雅部就高高在上了,只在士大夫、文人当中,在大城市里,或者在神庙前,在筹神堂会当中作为一种宗教性的,礼仪性的,都是这些戏。到后边头半部是昆曲作为开场的一种雅部的东西,后边就是地方戏了,就是花部的。
文林:
正所谓咱们说的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
张卫东:
这个也很简单,当时来讲明代的末年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清朝入关以后把萌芽遏止了,又出现儒教治国,这样来讲又压下去了,到了乾隆年压不住了,蓬勃的发展起来。当时文言文受到了一定打压,白话文兴起了,白话小说特别多了,所以我们讲文学史,明清小说最重要。明清小说就是当时的白话,当时的地方戏唱的就是这些白话戏,当然跟昆腔的传奇不一样。
文林:
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近了。
张卫东:
再加上唱的各种声腔都是新腔,都是当时的最新的小曲,在这个基础上作为表演的音乐成分出现,这时候昆腔也并不是一棒子就被打倒了,昆腔也在滋养着地方戏,所谓的百戏之祖、百戏之母,原来叫百戏之师。不管怎么样,昆腔是中国戏剧中的根本,我们讲昆腔不是简单的戏曲,是庞大的根,在根的基础上出现了别枝,别枝就是乱弹花部的戏。
文林:
但是这个别枝要从粗大的根这儿汲取营养。
张卫东:
对,营养吸收足了,昆曲的根就枯木了。
“枯木逢春”是个坏事,枯木开花这个树就要死了。所以说昆曲的根始终滋养着地方戏,地方戏就发展起来了。徽商扶植的戏班当时来北京唱戏,打的旗号还是昆腔的旗号,但是演的戏已然跟当年的昆腔不一样了。
文林:
为什么要打着昆曲的旗号进京呢?
张卫东:
因为乾隆是一个非常有审美鉴赏眼光的儒家帝王,他的审美观点达到极致,所以他对古典文学不足的地方戏不欣赏,这也是为了服从原有的宫廷礼制。
文林:
相信他南巡那么多次,在地方上也一定接触到了地方戏,也一定看到过。
张卫东:
他看到过,就自当没看见,在内廷里演出的时候,这些地方戏有个贬义的名字叫“侉戏”!咱们原来讲过,这个戏不能登大雅之堂,正经的礼仪规范的时候,这些戏都不准演。
文林:
百姓民间还是欢迎的吧……
张卫东:
民间当然是欢迎了,当时来北京有四个著名的戏班,所谓的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这是在乾隆五十五年的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庆寿由徽商行会特意从扬州推荐来的,这些戏班表面上看是徽班进京,并不等于京剧诞生,实际上也不是专门唱徽调的戏班,他们本身唱的还是昆腔,只不过成分上比当年的纯昆腔少了很多,再加上名角高朗亭为首领导的徽班声名远播。三庆徽班是继四喜、喜秀、霓翠、和春、春台这些徽班入京之后的重要的戏班,这六个班,再加上原来的四个班,在北京就站住脚跟了,什么都唱。昆曲也唱,吹腔也唱,梆子也唱,乱弹也唱,这样北京的四大徽班演出风格就各有特点了,过去叫三庆的轴子。
文林:
什么叫三庆轴子?
张卫东:
这个轴就是花轴的轴,北京人习惯说元大都时候的土话,加儿话音,是受满语愚的影响,轴子戏就是最后一出,连台本戏的大戏,有情节的。这种戏里边无所不包,到关键时来点昆曲,有的时候来点武打,有的时候来点梆子,有时候来点吹腔。
文林:
大综合。
张卫东:
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综艺晚会的性质,但是又不像综艺晚会,综艺晚会是有主题的晚会,它是有故事情节的晚会。
文林:
一个故事,但是用多种形式来演绎。
张卫东:
观众爱听什么我就弄什么,你爱听这个调我有把这个调套过来唱。
文林:
是有点乱弹的意思。
张卫东:
四喜的曲子。
文林:
应该是昆曲吧。
张卫东:
对了,四喜班是以唱昆曲最为著称。
和春的把子,和春班的武戏最好。
春台班的孩子,春台班是小科班,全是小孩子,小孩子演的齐整,特别好。出现了四大徽班在北京争奇斗艳。
文林:
等于四大徽班各有特色。
张卫东:
西皮、二黄的调子就逐渐统治了这四个班了,昆腔和秦腔。那时秦腔就是老的梆子,不是现在的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老秦腔是带山西口腔的梆子,进了北京变成了北京官话味道的梆子,几个声腔合着演,也有一点山东的柳子腔等等。
爱听什么就能唱什么,这样就奠定了基础,为什么滞留在北京没走呢?咱们讲昆腔的时候讲过,洪、杨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江南打响了,英法联军进北京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艺人滞留在北京没有回到原籍,所以这门艺术在北京就传下来了,逐渐形成了京剧。
文林:
落地生根了。
张卫东:
我们可以这样讲,四大徽班进北京,它曾经有一阶段是艺人们非常痛苦的时代,那就是在嘉庆末年到咸丰末年,您知道这几十年怎么痛苦吗?那就是没有剧种的名称。
文林:
您给我们细讲讲怎么痛苦……
张卫东:
所谓的徽班进京主演的演员们并非全部是安徽人,他们从扬州出发进的北京,这里边苏州一带的也有,最初是由两淮的徽州盐商们负责的,到北京是打着徽班的旗号来,到了北京以后他们曾经痛苦了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是以乾隆为首的对地方戏的打压,认为不是正道,所以给他们提出了很多麻烦的要求。
文林:
要求挺苛刻的。
张卫东:
最初这些伴奏都是用笛子吹奏的,后来发明用胡胡。
文林:
胡胡什么样?
张卫东:
就是胡琴。
文林:是现在京胡的样子吗?
张卫东:
不是那个样子,最初秦腔是用板胡伴奏,但是也不能排除皮黄腔用京胡伴,用板胡也许伴过,后来发展到京胡。因为胡胡的声音非常响,当时在内廷把这些戏一律称之为侉戏,所谓侉戏就是怯口戏,因为他们带口音来的北京,唱的不是原来高腔或昆腔的字音。这样来讲胡琴的声音很噪,观众受不了,后来改胡琴用笛子伴奏,模式上听着像昆曲,唱的是西皮二黄的调子,当时的西皮没有唱那么多,当时二黄腔比较多,所以现在口语上留下来这么一个习惯,比如说民国初年的大鼓书词里说,你在二黄班里唱过两出戏,所以徽班还把戏班叫做二黄班。
文林:
二黄与西皮是分开的。
张卫东:
当时是那样的。后来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入北京,也叫楚调,有些艺人到了北京和徽班合演,就健全了西皮、二黄两种声腔,逐渐从昆腔和地方小戏上,声腔艺术都发展,被西皮、二黄同化了。原来地方小戏的声腔不好唱,不好听,就把那些词留着,腔调用西皮、二黄解决。
秦腔在北京历史上占的时间很长,还曾经有专门的秦腔戏班,山陕秦腔,老的河北梆子前身,在北京演以演粉戏见长,以演情节戏,类似于现在二人转进北京的风格,进来以后就被九门提督禁止了!后来,在嘉庆初年的时候曾经好几次禁止秦腔禁止进北京。现在我们戏曲史上说是为了维护昆腔的正统,实际上都是听的乾隆的旨意,嘉庆四年以前都是乾隆负责的,他是子皇帝,由太上皇说了算。到嘉庆年,内廷里的侉戏还在演,这些艺人痛苦在什么地方呢?
文林:
他不知道命运将会怎样?
张卫东:
不是那么简单,比命运还重要,他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你是唱什么的?
文林:
没有归属感。
张卫东:
没有剧种名称,我唱昆腔别的也会,你是昆腔还是别的我别的见长昆腔不行,所以后来这些艺人里有个典范的称谓,你是北京戏班的好角,你得昆乱文武不挡。
文林:
就是什么全招呼着。
张卫东:
文戏、武戏、昆曲、乱弹都会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文林:
全才。
张卫东:所以在北京叫昆乱文武不挡,才是正宗的好演员。
文林:
合着那会儿就要求综合性人才。京剧形成究竟有没有200年?
张卫东:
实际上没有200年,徽班进京是1790年,并不代表着京剧就形成了。徽班在北京解散的时间是清宣统二年,就是1910年,在宣统二年以后就不见徽班了,因为光绪帝去世以后,宣统年经国丧以后要恢复戏班,戏班的班主没有再用徽班的名义出现,所以也就标志着纯粹的,真正的京剧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