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炎”和“肺炎”的这个问题,主要讲得还是如何治疗,我觉得近期的“气囊炎”和“肺炎”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与近两年来养殖户的养殖管理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关系。 一、不注重育雏前期的湿度 这几年,我发现人们养鸡,是越来越随性。 记得我刚养鸡那会,育雏前七天,湿度要求是多少就是多少,前3天,肯定是没掉下来65%过,小鸡养的很好。7天做完防疫之后,呼吸道病发生比较少。现在有很多养殖户不注重湿度,在地上泼完水以后,湿度还上不去,还不到60%他就会说也只能这样了,觉得湿度大点小点都没有什么关系。 而小鸡由于育雏前期温度较高,湿度较小,早的3天或5天就有“嚏嚏”声,这时候如果只选择用药物来解决问题,而还不注重湿度的解决,7日龄免疫后呼吸道症状加重,反复用药后,还不能治愈,最后演变成了难治疗的“气囊炎”,这属于第一种类型的气囊炎,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湿度有绝对因果关系;而第二种“气囊炎”是养殖后期流感的继发感染导致的,来势快,用药及时,还能控制,而第一种类型的气囊炎是危害最大的,也是最难以治疗的,前期湿度达不到对机体气囊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大量的粉尘通过鸡的呼吸道进入气囊,由于气囊内无血管分布,大多数药物无法达到气囊 ,导致“气囊炎”很难治疗,死亡多数在20天以后,鸡群整体长势较差,均匀度差,以春秋两个季节最严重。 而养殖前期湿度低还会造成呼吸道粘膜发育不完善,作为机体粘膜免疫中最重要的一道屏障,疾病95%的发病都是从呼吸道开始的,呼吸道粘膜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而机体免疫细胞发育最快的时期为前3周。第一周最为重要,前期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造成后期免疫力低下,发病率高,因此要想鸡好养,少得气囊炎,就必须对育雏前期的湿度高度重视。 大肉食养殖过程中的标准湿度如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四周以后 65%以上 60% 55% 50% 雏鸡本身的湿度大约是 70%,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过小,就会造成雏鸡体内的水分向环境中散失,极易造成雏鸡的脱水,造成绒毛枯脆脱落,脚趾干瘪,体质差,育雏成活率下降。经试验表明,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成活率4%,相反,成活率会降低4%。 二、不注重养殖过程中温度的下降 这几年,养殖过程中肺炎越来越重除一些疾病的原因之外,我觉得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盲目保温,不敢通风降温有很大关系。 如果谁家肉鸡出栏的时候,温度还是24或25度,那这家的鸡肯定没有养好,而且还很容易患肺上面的毛病,盲目保温不敢通风,造成鸡舍长期缺氧导致肺脏功能衰竭从而引起伤亡率增加。 温度高,还容易引起肺热,难以治疗,尤其是养殖后期,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很大,而温度这个问题应是一个慢慢下降的过程,有的养殖户,前期不注重通风和降温,怕把鸡冻着,怕鸡感冒,等到25天左右的时候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捂出病来了,就猛通风,越通死亡率越高,与此同时呼吸道病情加重,他就又不敢通风了,又本能地捂起来了,经过这番折腾谁家的鸡能受得了呢?这时候养殖户还说,这鸡越来越难养了,养得都不会养了。 还有人觉得肉鸡前期温度高一些,小鸡的长势好一些,长期温度偏高会引起肺热,最后导致呼吸系统衰竭,而肺脏等实质器官的衰竭也是不可逆的,鸡群得病后用药只能缓解一部分症状,建议自育雏当天开始,每日下降,以舒服为主,尽量不要张嘴,后期最低降至18-20度左右(笼养),21-22度,(平养或者网养)免疫当天晚上可上升0.5到1度,这样养殖的鸡,后期发病率低,养殖效益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