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加强设备、温湿度及运转操作管理减少纱线毛羽

 幸福港湾2 2018-01-06


来源/网站

编辑/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番薯


狠抓设备通道光洁,提高运转操作水平,做好清整洁工作,加强温湿度控制,对减少纱线毛羽也至关重要。


1. 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前纺的清钢通道,梳棉机圈条器,条粗喇叭口、集棉器等元件的光洁及磨损程度;细纱的导纱杆、喇叭口、集合器、导纱钩、隔纱板等有毛刺,起沟槽:络筒的探纱杆、张力盘、槽筒电清导纱瓷片磨损起槽,安全罩位置不当刮磨纱线,油箱自停装置失效等都会造成对纱线的损伤和磨擦增大,致使毛羽增加。另外,前纺的条筒变形,筒口边缘不光滑,圈条轨道移距不当造成条子互相粘连;细纱锭子不垂直,钢领板不水平,钢领松动,叶子板不正,导纱钩、钢领和锭子不同心;络筒插纱锭歪斜等均会使纱纱毛羽增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加强设备管理,严格设备检查,认真开展设备通道“三无”  (即无堵挂、无异物、无毛刺)活动,确保纱条通道光洁:重视设备检修,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持机械状态良好,是减少毛羽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加强运转操作管理


 (1) 纺纱各工序在半制品、成品的搬运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棉卷包布,条子盖布,粗纱筒纱套塑料袋等,改进管纱及筒纱的运输方式,力求做到在搬运储存过程中减少对纱线的损伤及摩擦。   


(2) 加强操作管理,规范操作行为。严禁打高条现象,避免条子和粗纱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造成发毛,挂毛:挡车工应认真执行包卷接头操作法,提高包卷接头质量;包卷时,动作要规范,注意不要碰毛棉条和粗纱;络筒挡车工接头要快,放纱要准,严禁刀割槽筒造成毛刺损伤伤线。


(3) 车间高空、机台、地面的清洁周期与方法不可疏忽,应严格执行清洁操作规程,特别是机台通道的清洁工作要加强,防止飞花集聚在车顶板及粗纱架上的粗纱表面:在做机台清洁工作时严禁拍打,造成飞花转移,更不能用毛刷拍打纺纱段,减少飞花附入等,防止人为产生毛羽。


(4)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调度管理。本着“先做先用”原则,合理安排在制品的储备量,一来降低成本,二来减少外来飞花附入等,减少成纱毛羽。细纱工序要注意品种和机台的合理安排,尽可能避免支数悬殊过大的品种之间进行翻改。因为低支纱向高支纱翻改时,若不换钢领,由于钢领在纺低支纱时跑道已磨损严重,对纺高支纱极为不利,毛羽会大量产

生。


3.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车间温湿度合适与否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很大,空调工作要贯彻执行“清钢放湿,精并粗吸湿,细纱放湿,络整吸湿”的原则。精梳、并条、粗纱三个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细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络整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的范围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32℃之间,27℃左右生产效果最佳。车间温度过高,相对湿度低于45%时纱线毛羽明显增加。因此,空调部门应加强对车间温度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调节工应勤巡回,勤检查、勤调节,调节中要求机器的露点温度能稳定,波动范围愈小愈好;

     

(2) 提高调节工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3) 统一调节方法,缩小日夜的温湿度差异;

    

 (4) 缩小区域差异,消灭死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