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培珊ic61dipr2a 2018-01-06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养生固本 健康人生

中医有云:“多言则气乏。”有些人因为工作特殊,必须多讲话,他们在下班后疲惫不堪,甚至不愿意跟家人朋友再多说一句话。

他不是不爱搭理你,而是因为肺主一身之气,上班时讲话过多会耗气伤阴,导致他下班后疲倦乏力。想不到“话痨”也伤身,快来学学怎么养气补血吧!

这些场景最好别讲话

1. 吃饭时和睡觉前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孔子曾经说过“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能量大都在脾胃,气血下行。此时讲话不仅耗气,大脑还会和脾胃争夺气血。若不慎吞下空气,还可能呛食,引发胸背部疼痛。

睡觉前“煲”电话粥,可能会导致入睡时间长、睡眠质量差。前面提到肺主一身之气,睡觉前长时间讲电话会损耗肺气。当肺气虚弱时,心火就会旺盛,人就容易失眠,所以孔子才告诫我们要“寝不语”。

2. 走路逛街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古人常说“行语令人失气。”如果我们走路时说话,“气”是动力,边走边聊,会加快对“气”的消耗。

快走时大声说话,等于给外邪可乘之机,耗气后人会很疲倦,所以还没怎么逛街就开始累了。

3. 上厕所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中医很忌讳如厕时讲话,因为肺气是推动人体排便的主要动力。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就连如厕时都在讲电话谈工作。这样做会耗散肺气,得不偿失。

气虚了,怎么补回来?

1. 合理睡眠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睡眠是正气的修复过程。身体的各个器官,通过睡眠得到休息,第二天才能更有效率地工作。

《黄帝内经》里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意思是说人到了40岁,身体内的正气已大不如前,尤其要注意起居有常,否则一旦超出了正气的掌控范围,则容易出现气虚症状。

子觉养阴

晚上要在23点前准备睡觉,不仅可以缓解阴虚,养护气血,让皮肤更有光泽,减少色斑,预防早衰,还可以消除疲劳状态,让脏腑得以休息,为人体储备能量。

午觉养阳

只需在午时(11时~13时)休息20分钟即可,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心脑血管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每周至少3次午休的人心脏病猝死风险降低37%。

2. 饮食调补

参片枸杞茶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参片补气益肝,枸杞清心提神。将参片和枸杞按照1:1的比例放入杯中,用沸水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做法虽然简单,却能有效补气,缓解用嗓过度出现的咽干等不适。

山药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山药,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夏季食用山药正当时,它营养丰富,补气补肾,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还可预防夏天肝气旺伤脾。

黄鳝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气、补血、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鳝鱼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的补益功效更为明显。夏天的黄鳝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

但是,千万别误会,小固不是让你从此一言不发。有太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使用语言来表达感情,通过声音来传达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