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亦然个人图书馆 2018-01-06



这是我一个人在家的第四天,总体来说一切都是好的。因为没有人跟自己说话,所以安静的时候比较多。当人一旦静下心来,总能认真地做一些事情。比如,思考,看书,学习,写东西。

在我发现自己如此自律,上进,认真的时候,我甚至有点小庆幸,丹丹这几天不在家。除了晚上的时候,一个人有些害怕。我会把房间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厨房、厕所、客厅、卧室。然后晚上用手机看几千页的《乱世佳人》,直到手机砸到脸,我就可以忘记一切畏惧安心地睡了。

可是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学习这件事却是无限的。当我早晨醒来看了一篇豆瓣写得关于如何有效地读书的文章之后,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地自卑当中。像已经风华绝代的贝嫂每天四点就要起床一样,李欣频曾在一年的365天里每天读一本书。再看看,我笔记本上已经读过的书目,顿感无地自容。

我一直觉得,最让人害怕的,不是不努力,也不是太努力,而是看似很努力实际却没有那么努力。

于是在这种深深地自卑里,我一口气读完了加缪的《异乡人》。我所有的恐惧都来源我看到“斩首示众”这几个字开始。是的,不了解生命的时候,我常会畏惧生命,所以想努力的把它看清楚,反而更加恐惧。恐惧的,让我有时会后悔,当初我真不应该触碰它,走近它。

一切的事情,一旦开始,便没有了回头的路。
想到此,我不禁悲哀上心头。甚至打开文档的那一时,我有些颤抖,想要掩面哭泣。

当我们开始怀疑生活,探索生命,我们就开始了反抗。开始了一生的反抗。而当我们开始反抗,生命本身就已然变得不再一样。我看到了加缪的反抗,在灵魂面前,肉体的输赢是不能起决定性意义的。就像书中表现出来的那样,默尔索输掉了第一场审判,却赢得了第二场审判。法律可以判他肉体的死刑,可是神父却战胜不了他不信上帝,不赞同他人对生与死、灵与肉看法的区分。“你们可以把我的肉体杀死,可是你们无法强奸我的灵魂。”

自己的母亲死了,他没有哭,最后也不愿看她一眼。
回家倒头睡了十几个小时,醒来跟前同事玛莉厮混。
带着玛莉跟朋友去沙滩聚会,然后开枪杀人。

因为他做得有悖常理,所以他人要判他的罪。
如果默尔索一直顺从自己内心的活着,是一种罪恶,那我们呢。我们这些未从顺从自己的内心,甚至迎合他人,遵守世界规则生活着人,是否一切都如愿以偿?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连顺从自己内心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面对生命结束时仍然坚持自我的决绝。

也许作家们有时候只能通过反常来表现反抗。文字也好、性格也好、为人处世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他们总是在以反常为手段表现反抗。在默尔索表面上冷漠的一无所谓的背后,是他内心空空如也的孤寂。面对亲情,他没有泪,面对友情,他不在意,面对婚姻,他无所谓,甚至面对攸关于决定自己生死的证词,他依然一言不发,不愿附和他人说一些违心的言辞。我知道,深深知道,做到任何一种极端,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就像从生到死掩饰自己全面去附和他人的懦弱的叶藏,因恨满怀报复从一个逃离的孤儿变成叱咤一方的五龙,这都是不易的。

我们可能早就知道,如果想要好好的生活,必须具备勇气。可是,我们也许未曾料到,生活到底需要我们具备多大的勇气。除了面对生老病死,爱憎痴恨,别离,我们要背负的,可能还有很多。

“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并不值得走那么一遭。实际上,一个人是死于三十岁或七十岁并不十分重要,因为无论如何,自然有其他男男女女会继续活下去,而且活上千千万万年。不管是现在还是二十年内,死的永远是同一个我。”这是当默尔索在面临死刑时的思索。可是,往常平日里,我们无法做到如此神圣。

让我们念念不忘和想要刻骨铭记于心的,是于它们相反的词语,“热爱生命”“珍惜”“幸福”“快乐”……因为,我们的人生在正常的继续着,并没有走到尽头。所以,死亡的时间和死法对我们来说,依然还是很重要。

看《异乡人》让我细思恐极,但是看《热爱生命》时,也依然让我内心沸腾不已。所以,你们也许发现了吧,生命从来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在加缪塑造了一个无情、冷漠、麻木的局外人之外,他还说过,“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但愿,我们都能,在孤独的时候啃噬回忆,在畏惧的时候幻想未来,而在最恰当的时候,活在此刻。


扫一扫,关注我。七月微信公众号:dushuren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