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小记

 天宇楼33 2018-01-09

 南方的屋顶







我问师傅:这武功多久可以练成?

师傅说:三年可小成,七年可大成。

我问师傅:那世上岂不是很多武林高手?

师傅说:十练九不成。






杭州这个地方,最早叫做“钱唐”。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第二年,设置钱唐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钱唐系越浯地名,其义不详。


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以钱唐为临江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五》:“杭州在余杭县,盖因其县以立名”。——以后,杭州成为专名,沿用至今。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


除“钱塘”外,杭州还有一个重要的别称叫“临安”。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高宗闻杭州辖县有临安,以为吉兆,遂升杭州为临安府。


今天重点要说的是,杭州还有一个雅称叫“武林”。


武林之名最早出自《汉书》,与境内武林山有关。杭州西湖的三面群山总称“武林山”,这是“武林山”的广义,狭义的“武林山”则又指灵隐寺周围的山。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


杭州西湖的三面群山总称“武林山”,这是“武林山”的广义,狭义的“武林山”则又指灵隐寺周围的山。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 “武林山”之说汉代就有,而灵隐寺东晋才有,所以“灵隐山”之说应该比“武林山”迟。从东晋起,文人们似乎更爱说“灵隐山”。


有两个不算准确的说法。其一,“武林”又称“虎林”,据传唐朝为避李虎之讳而改“虎林”为“武林”。其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记载:“土阜陂陀,高可三丈,广不满百步……弄虎出焉,故名虎林。吴音承讹,转虎为武耳”,故“虎林”讹传为“武林”。”——事实上“武林”在之前的《汉书》、《晋书》均有记载,所以这是两个不算准确的说法。


如果你看到一本书叫做《武林旧事》,这本书并不是武侠小说,也不是武侠纪事,而是南宋人周密所写,关于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一本著作。换言之,这是一本关于杭州的书。可以摘一个段落:



蒋苑使有小圃,不满二亩,而花木币,亭榭奇巧。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有珠翠冠,仅大如钱者;闹竿花篮之类。悉皆缕丝金玉为之,极其精妙。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诸戏事,以娱游客。衣冠士女,至者招邀杯酒。往往过禁烟乃已。盖效禁苑具体而微者也。



这本书我没有读过,估计是倾向于纪实性质的记录。但从中可以粗略地感受到,至少从南宋开始,杭州人民就玩得比较讲究——这个事情是有传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