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感受力 这个练习是关于写结尾的。 这里提到了初学者的一个通病,好多作者开头、中间写的不错,但是结尾却偏离了前面精心设计的情节发展脉络。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作者过于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而忘了初衷。然而过犹不及,其实,这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才智、技艺、知识和答案,而是需要更多的发问与质疑。 结尾不需要你必须给出答案,毕竟写文章不是做问答题。根本就不必把向读者讲清楚答案放在第一位。就是这套丛书经常提到的“呈现”而非“讲述”。 结尾依旧需要呈现信息。利用情节呈现。就是说还是得把故事写好,才是正道。 好的作品不是关于“了解”某一事物,而是关于同时理解两种相反的矛盾表现,进而深入探究,为之欣喜,亦为之哀伤。 悲喜交加,泾渭分明,勇敢与怯懦含混莫变,这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写作风格。要想写好小说你真得在双向思维方面多加修炼。 其实这种双向思维,之前有一些文章提到过相关的内容,就是文章的张力。 一高一矮,一正一邪。这个练习提到的是勇敢与哀伤。 前些天,看《小说课》,书中的“两难”也有点像这个“双向思维”。让人物处于两难境地才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悲剧。 两难 两难结构黑格尔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两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像黑格尔说的,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后来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中的选择学说,正是发源于黑格尔的这种“两难”。只不过黑格尔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而萨特则表现出一种洞悉生存秘密后的主动。 两难结构不仅适用于戏剧,也适用于写小说,所以《小说课》书中让作者写小说的时候也要把人物处于两难境地。 练习 给一篇短篇小说写一个结尾,然后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和小说结尾大致相同。 书中选择的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计谋》,据说这篇小说有两个结尾,小说发表的时候一个,二十年后改写了一个。 仔细阅读小说前五分之四,然后给小说写一个结尾。 结尾写完之后,跟《小计谋》的两个结尾比较。 这时候就用得上今天这个练习的题目里的那个词了,客观感受力。 这个词有一个来历。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说过的“客体感受力”。 什么是客体感受力? 客体感受力,即有能力经得起不安、迷惘、怀疑而不是烦躁地要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 就是说小说作者不能急于解决故事冲突,而要继续按着已有的复杂情境和人物性格完成故事情节。 如果,真正按照这个方法写下去,结尾一定会和契诃夫的结尾大致相同。原因是故事本身只会有那么那个结局。 这个跟“情节”这个概念有关。 情节是以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 就是说,不管你喜不喜欢,由于因果律的有一年,结果之于开头、中间来说,开头与中间(就是这个练习讲的小说的前五分之四)是因为,结尾是所以(结果)。 总结 双向思维。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04小说/编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