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中国民族史青年学术讲座第5讲

 KOKOKOKO9 2018-01-10
长安中国民族史青年学术讲座第5讲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9  阅读次数:15

20181819:00-2100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敏行厅进行“长安中国民族史青年学术讲座”第5讲,此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晓伟,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尹波涛老师主持。本次讲座的题目是《试论辽朝佛庆二重体制说及其史源问题》,参加此次讲座的有中国西部研究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以及历史文化学院的部分师生们。

 

讲座伊始,尹波涛助理研究员对陈晓伟副研究员作了介绍。讲座正式开始陈晓伟副研究员针对中国佛教的佛诞日,在学术上的研究作了一个整体回顾。首先,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关于佛诞日有两种说法,一曰:二月初八,二曰:四月初八。关于这两种说法由来已久。赞宁《佛降生年代》中记载佛生日为四月初八,若用周正,则是二月八。而辽朝关于佛诞日的真正日期,自清代以来就存在争议,或二月初八,或四月初八,甚至存在两种杂糅说,认为两种佛诞日并行。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是学术界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陈晓伟副研究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辽朝文献所载佛诞时间之歧异与二重体制说的形成

   在《辽史·礼志》岁时杂记中写“二月八日为悉达太子生辰”悉达太子名释迦摩尼,称之为“佛”,《契丹国志》岁时杂仪写道四月八日这天是悉达太子生辰,这一日人们举行庆祝活动。关于“四月初八”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中考证,二月应当为四月,《契丹国志》作四月初八,《金史·海陵纪》,禁二月迎佛,则为四月八。关于杂糅说,《契丹国志》经论中佛诞日有二,《长阿舍经》、《萨婆多论》中作二月初八,《瑞应经》、《灌佛经》中作四月初八,《辽史·礼志六》以二月八为佛诞日。有学者指出,辽朝之所以存在两个佛诞日是佛教文化在中原传播过程中受历法差异而造成。另有学者指出,辽朝以二月八为佛诞日乃是受西域回鹘佛教影响所致。

   对于双重体制的提出,首先,辽朝文献的记载都有史可考;其次,辽朝社会制度为“因俗而治”,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习俗制定相应的治国方略,这是辽朝政治统治中的“二元政治”;再次,历史上也有过先例,《魏书·西域传》中在焉耆国庆佛诞日,以二月八,四月八为佛日。

 

二.从石刻文献中考索辽朝佛庆日期

     在《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中“风俗以四月八日,共庆佛生”,《佛顶尊胜陀罗尼幢》也以四月八为佛庆日,此外在《易州兴国寺太子诞圣邑碑》也以四月八为佛庆日。而在《辽史》中以二月八为悉达太子生辰,冯家昇在《辽史源流考》中说道辽代耶律俨的《实录》和金朝陈大任的《辽史》为元脱脱《辽史》的底本,而宋人《契丹国志》亦以《辽史》为据,《契丹国志》岁时杂记为《辽史》岁时杂仪的抄本,陈晓伟副研究员也从《契丹国志》和《辽史》中对二月八和四月八作了史源考证。

三.《辽史》“二月八日为悉达太子生辰”探源

在《燕北杂记》与辽朝石刻相互佐证,辽朝以四月八为佛诞日。今本《辽史》作二月八,应当篡改《契丹国志》“四月八”。金元以二月八为佛诞日,在《析津志》中以二月八,进行佛庆日。元朝以二月八在元大都进行大型迎佛活动,而《燕北杂记》和《契丹国志》中以四月八为佛诞日,只是两种不同的佛庆日而已。


 

总之,在元朝史官修纂《辽史》改编《契丹国志》时,以四月八日为悉达太子生辰进行庆祝活动,而当时社会以二月八为佛诞日,并被官方作指定庆佛日,由“四月八”改“二月八”这期间不免受到社会迎佛活动影响,元朝史官改佛诞日为当时史官所臆造的一个佛庆日。不管佛诞日是二月八还是四月八,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通过对佛诞日的讨论,我们所要从中学到的方法论和对材料的引用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讲座结束后,各位老师与陈晓伟副研究员进行了讨论,陈晓伟副研究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此次讲座对各位老师和同学在今后的研究和学习中对于研究方法论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借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