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的脚步2017年西藏行(一)作者:笨聪,插图:游侠仙客。

 昵称48309801 2018-01-10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行者的脚步之西藏行(一)

去西藏看看。
是我多年来的愿望,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愈发强烈和迫切。但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平均海拔比内陆要高出数十倍,谈虎色变的高原反应,反复无常的恶劣气候,使我望而却步,行程一拖再拖。“还磨叽啥?说走就走呗!”朋友的激将法刺激着我的决定。于是,赶紧联系志同道合之人,万没想到,响应者众多,且情绪高昂。
经过再三比较,我们选择了朋友推荐的一家户外出租公司,领队曾是驻藏部队汽车团的老兵,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熟悉沿线的交通状况。
当一切安排妥当后,我们于2017年6月2日,乘D2373次动车,经过十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成都。

  速度之快让我颇为惊讶。二十多年前,坐130次火车去成都,花了近两天两夜。更让我惊讶的是,先期到达的队友还专程来车站迎接我们,老友新朋在此相会,亲切而又温暖。我们一行10人登上了户外车队的新车,在异地的万家灯火中,穿过热闹的市区,向明天的集合地——成都动物园附近的7天酒店进发。

  晚餐之时,一直与我们联系,还未能谋面的领队阿智来了,他三十出头,身材魁伟,目光柔和,声调平缓,若不是介绍,真看不出他是西北汉子,且是正宗的蒙古人。能看得出,他做户外这一行,很看重“口碑”效应,为了对得起“朋友介绍”,为我们还专门添置了一台新车,昨天才刚刚上的牌。当双方将彼此的人员介绍认识后,此次的西藏行便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经验老道的阿智,首先以云淡风轻的口吻,化解人们对“高反”的恐惧:由于这次行程都在高海拔地区,肯定都有些反应,但好的心态很关键,只要忍一忍,三两天就没事了,平时走路要慢些,不要蹦跳。

“为以防万一,车上也备了些抗高反的药与氧气罐。”这无形中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思想包袱全放了下来。

  D1:成都——四姑娘山——丹巴藏寨;近400公里

我们这次的西藏行是从川藏进,青藏出,总行程16天。根据行程安排,在川西高原就需要1/3的时间。
对于巴山蜀水的风景,我一直向往,且情有独衷。尤其是对风景如画的川西高原更是垂涎三分,恨不能像情人似的,始终将她聚焦在我的视线里,与她朝夕相伴。而此次行程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川西小环线”。这种极巧的偶遇,使我心情大好,尽管第一天的出行就遇到烟雨迷蒙的天气。

  吃罢早饭,车出成都就上了高速,向西北的都江堰方向行进,谁知,半道上却遭遇了堵车,排成了长龙的车辆只能走走停停往前挪着。情急之下,阿智叫车子下了高速,驶入蜿蜒起伏的省道S303。

霏霏雨丝像灵巧绣女手中的彩线,给恬静的山林披上了油绿的盛装,被雨水油饰一新的道路犹如少女黑瀑般的长发,飘逸而又潇洒地向远处延伸着,仿佛与周边山间悠悠的白云在奔跑中悄悄地对话。
“映秀。”不知车上谁喊了一声,大家的眼光便齐刷刷地对准了窗外。这是一个曾让人撕心裂肺,永生难忘的名字!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15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2级大地震,而震中就是这座山青水秀的小镇。
前几年自驾去九寨,我们一行专门来到这里的地震纪念馆,凭吊那些在地震中死难的亡灵。
如今,在巨大灾难中获得新生的映秀镇,山环水抱,崭新的建筑与街道,在缭绕的云雾中显得更加挺拔秀丽。我双手作揖,对着窗外的小镇,默默地祝福着。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大熊猫保护基地的卧龙,沿途雨雾迷蒙,草木丰茂,绿荫葱茏,是天赐的国宝培育基地。

  一心想赶路的我们,在此,选了一家小饭店。正站在门口等待上菜时,几辆“哈雷”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车上下来一帮穿着黑衣,戴着头盔的哥们,另类的扮相给人以酷酷的感觉。他们的出现惊得美女们一片惊呼,大胆的便凑过去与人家搭讪,谁知那哥们义气勃发,与美女在一起摆了PS,惹得众美女眼馋,大家一哄而上,众星托月般地“粉”了一下,并将那哥们的“哈雷”当成了酷毙的道具。

午饭后,一美女还沉浸在与哈雷哥的相遇中,意犹未尽地说道:“若是小上20年,我真会跟哈雷哥跑了。”引得满车人放炮仗般笑声不断。

  快到4000多米巴郞山哑口时,迷漫的大雾锁住了前方的道路,车厢内稍有些骚动。颇具经验的阿智一边安慰大家,不必惊慌:“就这一小段路,只要过了这盆地,上了高原就是晴天。”一边打着闪灯,全神贯注地驾驶车辆,在能见度不足10米的情况下,凭着感觉,开了足足一个钟头,终于冲出了乌云的重围,来到了天光大亮的川西高原。突然间的时空转换,就像变戏法让我们目瞪口呆。

  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四姑娘山观景台上,眺望远方,湛蓝的天空上汹涌的白云正在集结,他们以排浪涛天的气势向我们碾压过来。而位于哑口的景点,四野空旷,劲风狂舞,寒意料峭,给人以深秋之感。

我们起劲地睁大双眼,雷达似的对着迷惘的天空四处张望着,却没有发现一丝四姑娘山的踪迹。眼看第一个景点将要化为泡影,大家情绪有些失落,再加上寒风肆虐,欺人太甚,逼迫我们赶紧钻进车里,准备赶往下一个景点。
“你们有幸,今天能看到四姑娘山。”阿智的这番话,给绝望的我们无疑是打了一支强心针,但面对风起云涌,即将白色恐怖的天空,他的话更像是一种安慰。他见我们疑虑重重,将手伸出窗外:“你们看,现在风向变了。”果然,在正前方的远处,刚才密集的云层正在悄然变淡。兴奋驱使着大家纷纷夺门而出,两眼聚焦在前方云深之处,静静地等候四姑娘那娇美的容光。
此时,在观景台的风口处,有数人迎着狂风,起劲地向空中抛洒着黄绿色的纸片。起初,我以为是诸如内陆的小广告,并没有在意。当折回头,定神一看时,才发现是藏传佛教用的风马旗,上面印有释加牟尼的头像和六字真经:“嗡吗咪㗑咪吽”。

  风马旗是藏民们敬佛的一种仪式,就像在藏地随处可见的经幡一样,多在当地桥头,哑口等交通要道抛洒,每抛洒一张就等于念经一次。

在千呼万唤与焦急等待中,薄纱笼罩的四姑娘——白雪皑皑的幺妹峰(6250M),渐渐地露出了她那银光照人的娇羞面庞,不一会儿,又展现出那婷婷玉立的挺拔身姿和冰清玉洁的光滑肌肤......
终于见到了最美的四姑娘,乐得美女们禁不住狂喜与嘚瑟起来,她们争先恐后与四姑娘合影,还纷纷亮出绝活,摆出各种英姿,让瞬间的美好成为永恒的定格。此时,我也迅捷地架起了相机,对准幺妹的靓影一阵狂轰乱炸。
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当大家的兴奋刚达到高潮时,神秘的四姑娘在一展尊容后,竟不辞而别了,留给我们的却是未尽兴的一丝遗憾。

  由于天气状况不佳,我们没有进入被称为“东方阿尔卑斯山”的腹地,朝着百公里以外的丹巴奔去。半道上,天又下起了雨,且下得沸沸扬扬,天色也开始渐渐变暗了。当我们到达丹巴县城时,已是傍晚7点多,好在这里的时差与内陆要晚一个多小时。

丹巴是令无数男人向往的地方,这里除了被评为全国六大乡村古镇之首的甲居藏寨,就是被隐藏了千年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丹巴姑娘。
丹巴姑娘的美,不仅源自于她天然白晢的肌肤,挺拔俏丽的鼻梁,柔情似水的大眼,弯如月亮的眉毛,更来自她天然去雕饰,由内而外的质朴气质。
据说,她们的祖先曾是西夏国贵族,数百年前,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使她们从贺兰山下,一路颠沛流离,几经波折,辗转来到与这个世隔绝的世外桃园,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传说中的美人谷就是她们的村寨。
当车子经过丹巴县城时,我将这个秘密抖了出来,大家将信将疑,但还是情不自禁地伸长脖子,透过车窗,在县城繁华的街道上寻觅着丹巴美女。
“哎——,还真有两美人呢!”眼尖的老王用手指着侧前方。众多个头“唰——”地凑了过去,眼光比车灯还亮。“看到了,看到了。”仿佛见到景仰已久的大明星,车厢内顿时炸了锅......
正当大家开心地谈论着丹巴美女时,好客的阿热大叔却驱车来接我们了。为体验藏民的生活,阿智特意安排大家下榻在藏寨,而阿热大叔家就是今晚的宿营地。

  山里的雨又在紧锣密鼓地下了,好在阿热大叔轻车熟路,沿着蚯蚓般细长弯曲的山道,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

当我们打开车门时,一位漂亮的MM正撑着雨伞,以甜蜜的笑脸恭候我们呢。“真不亏是美女的故乡!”我心里啧啧地赞叹,忽然想起古人一句精辟的诗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阿热大叔家依山而建的寨子可真不小,上下三层,少说也有好几百平方,相当于我们那有钱人家的大别墅,而我们就餐的二楼就能坐下好几十人。

  我们第一次进入藏民家,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在开饭前,就兴趣勃勃地参观起来。

阿热大叔家的装饰考究,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无论雕刻、绘画或其他点缀,色彩艳丽,又古朴典雅,线条简洁,却明快生动。他们信仰佛主释迦牟尼,把他供奉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且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
俗谘说,靠山吃山。阿热大叔家的房子全是用木头建成的,就连卧室的窗户都是木板的,只要关上门窗,整个房间就成了黑暗世界,能让失眠的人睡得昏天黑地,格外香甜。而餐厅既没有窗户,也没有玻璃,完全是个视野开阔的空间。沏上一壶香甜的酥油茶,坐在那里发呆,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远眺四季美景,看云卷云舒,还能听聆风声雨声,鸟叫蝉鸣,有幸者还能听到竹子的拔节声或爽爽的落叶声。
如果有机会,我想来藏寨住上一段时间,使自己紧绷的心弦松弛于云蒸雾罩之中,让疲惫的脑额枕眠于青山绿水之上。

  开饭的时间到了,热情的阿热大叔为我们斟满了青稞酒,他漂亮的女儿拉姆也起来为大家助兴,她捧起酒杯,用藏语唱起了欢快的《祝酒歌》,在“扎西得勒”的祝福声中,宾主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对喝酒向来谨慎的王哥,被热情洋溢情绪所感染,抑制不住内心激动,酒兴大发,他频频举杯,一饮而尽,连喝数杯,还赞不绝口,连夸这酒好!瞧着他那鸡冠似的面庞和醉眼恍惚的神色,我忍俊不禁,居然笑得前仰后合。

  淅淅沥沥下了的一宿的雨终于在清晨停止了。急于拍照的我与老李便悄悄地出了门,沿着被雨水粉饰一新的乡间公路,向藏寨深处走去。还没有苏醒的山寨显得清静,除了耳畔的风鸣声,就是脚下走路的“嚓嚓”声。

从山脚下往高处眺望,高耸的山顶盘踞着悠悠的白云,它们像天堂中的一匹匹圣洁的哈达。在浓荫密布,绿色葱荣的山腰,闪现着许多鲜亮的色彩,它们一簇一簇,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恰似散落在山间热情奔放的花朵。这大概就是我们找寻的,久负盛名的甲居藏寨吧。
而在我们的脚下,又是一脉蜿蜒的流水,它混浊而湍急,蛟龙似的从远处飞奔而来。这种依托着自然,饱享着风水,绝佳的居住环境,可能是丹巴藏寨的最大的财富。我打心眼里佩服长有慧眼的藏寨祖先。
据说,这里最美的时节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那时,如火的枫叶与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在金色阳光的朗照下,浓彩重抹的藏寨如一柄柄炫耀的火炬,四溢着自然的野性与豪放的光芒。

  怀揣重来一次的念想,我连喝了三碗阿热大叔特意为我们煮的酥油茶,挥一挥手,作别了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