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谈艺】王锡麒:吴门大家

 如玉669 2018-01-10



吴 门 大 家

文/ 蒯惠中


王锡麒,1938年生于苏州,幼喜丹青,自学至今。对吴门画派唐寅、仇英画风有深研,擅长人物画。所作秀逸清新、格趣高古、自创新意。现为江苏省国风书画院副院长、苏州画院副院长、苏州吴门书画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苏州书画会会长。被海外媒体誉为“当代唐寅'。


▲ 王锡麒丨读书图


王锡麒自小就迷上绘事,喜弄丹青。画家自学丹青多矣,而他却堪称画坛“自学族”中之佼佼者。几十年来,王锡麒以一手绝妙的古典人物画,卓然自立于画苑艺坛。


▲ 王锡麒丨虎趣


谈及家庭影响,当归结于小锡麒的祖父。老人不仅嗜绘如痴,令其孙耳濡目染而入迷;还喜好吟诗填词,便时常教小锡麒背诵唐诗宋词,夯实国学功底。


▲ 王锡麒丨莲花茶图


童年王锡麒最喜爱做的两件事是:尽快摆脱学画的初级阶段--临画,自制画夹走出家门去写生,画小石桥,也画大运河。另一件事是到玄妙观三清殿,尽情观赏挂满殿内的“画画张”,那里真可谓五彩缤纷。年画、国画、扇面、月份牌(即印刷水粉画)等样样都有;而最吸引小锡麒的,则是那些运笔一丝不苟的画工艺匠。


▲ 王锡麒丨弄孙乐


到了少年时代,在苏州市一初中上学的王锡麒,已是一个酷爱绘画的英俊少年。他在绘事上肯开动脑筋肯下苦功,并取得优异的美术成绩,给当时的美术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令少年王锡麒最欣喜若狂的事,莫过于他在书店里买到心仪已久的《唐寅画集》。然而,市民心目中的唐伯虎,与画坛中人心里的唐寅,迥然不同。尽管当年王锡麒小小年纪,却早与唐寅神交已久。于是,他日夜研习《唐寅画集》,无论严寒酷暑,依然临摹不辍;直至对此类风格烂熟于心,得心应手。岂料,王锡麒在少年时代对吴门画派情有独钟而育下的种子,竟然在坚持不懈深研几十年后,一次赴海外讲学并作现场演示时,被当地媒体赞誉为“当代吴门派的唐寅”。


▲ 王锡麒丨山鬼


或许是太爱丹青了,19岁的王锡麒于1958年进吴门画苑从事创作外销国画,当时被称为进人工艺美术行业。在那里,他从创作员做起,直到担任创作室主任。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远洋航轮公司、中国海底电缆公司等发行的大本年历画里,都有王锡麒创作的千姿百态的仕女画:如《百美图》、《四大美人》、《四季仕女》等,其中《水月观音》以其壮美典雅的艺术效果荣获“百花奖”。这些年历画还飘洋过海走全球呢。 大师指点入心田 并不是说未正式拜师就能无师自通,其实,王锡麒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时刻以传统、人民、大自然为师,特别是与一些艺术大师交往时,从不放过当面求真、聆教和切磋的好机会。即使有些长者或学者并不从事艺术创作,但只要确有真知灼见,他同样恭敬有加、虚心求教。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题材极为广泛,诸如听松、观瀑、操琴、弈棋、垂钓、品茗、论诗、作画等,可谓无所不包,且形成了系列。而他笔下之高士逸夫、文人墨客、仕女童婴以及神道人物等,无不高古深醇、豪放潇洒;其构思新奇清远,深得旷古三昧,其中尤以擅塑历代秀外慧中的绮罗人物而饮誉画坛。


▲ 王锡麒丨岁朝佳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摧残艺术肆虐十年之久的“文革”刚过去,当时,王锡麒苦于看不到前景,便想改行去画其他。正巧此时在广州幸遇同去参观《吴门画展》的刘海粟大师夫妇等,当他在东方宾馆吐露心曲后,刘大师即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地动山摇不改初衷,坚持自我必有所成!”王锡麒内心顿时被这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所震惊,从此坚守初衷矢志不移,以精妙独特的古典人物画为中国画坛添色增辉。


▲ 王锡麒丨武夷山记图意


90年代著名山水画家亚明定居苏州后,一次王锡麒去近水山庄看望亚老。两人见面后,交谈甚欢。意想不到,亚老竟跷起大拇指赞道:“王公的画在东南亚影响颇大,传统功底深厚,在海外大有影响!”尽管王锡麒再三谦让,亚老又乘兴挥毫书写“锡麒艺院”,供其挂于胥口名家街上的“王锡麒艺术工作室。”临别,亚老还亲自送王至家门口。也是在90年代初,王锡麒应邀赴上海参加一个笔会。轮到他当场挥毫作画时,只见他拈毫濡墨,沉吟片刻,忽姿性随情,疾笔挥洒,顷刻间,一幅古典人物画跃然纸上。一旁观看的上海名家程十发、吴青霞等击节赞道:“苏州小王有传统功底,画得好!”


▲ 王锡麒丨舞马图


令王锡麒难忘的是与几位长者和名流的忘年交。经人推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相当喜爱王锡麒的作品,每次来苏州总要约他去宾馆叙谈,先后共收藏了王锡麒的五六幅作品。2000年苏州吴门名家展在澳门展出,王锡麒有12幅人物画参展。当他赴澳门出席这次画展时,领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亲送花篮祝贺的殊荣。


▲ 王锡麒丨仙寿长春


凡与王锡麒交往过的人,都会对他留有一个“豁达豪爽”的好印象。诚如他的一位老友所说:王锡麒平日里淡泊名利,胸襟旷达,不拘小节。酒酣茶香之际,常喜解衣磅礴,即兴作画,尤善泼墨写意。他给自己家中的画室起名“芝兰堂”。究其涵义,他从容相答:“兰生空谷能以幽香惠人,艺事亦如是也!”



—  完  —

 来源:太湖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