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的经典名言语录大全(177条)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18-01-11
1、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译文
2、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译文
3、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译文
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译文
5、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
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译文
9、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 译文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译文
11、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译文
1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译文
1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译文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文
15、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译文
1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译文
17、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译文
18、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译文
19、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译文
2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译文
21、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译文
22、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译文
23、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译文
24、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译文
25、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译文
26、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译文
27、守正直而佩仁义。 译文
28、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译文
29、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译文
30、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译文
31、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译文
32、欲知陋巷忧时乐,只向韦编绝处寻。
33、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
34、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35、百学须先立志。 译文
36、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3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译文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译文
39、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译文
4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译文
4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译文
4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4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译文
44、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译文
4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译文
4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
4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译文
4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译文
4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译文
50、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51、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译文
52、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译文
5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译文
54、蹉跎莫谴韶光老。 译文
55、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译文
5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57、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 译文
5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译文
59、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60、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译文
61、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译文
6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译文
6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译文
6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译文
6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译文
66、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67、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68、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译文
69、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译文
7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译文
71、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译文
7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译文
73、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译文
74、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 译文
75、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76、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译文
77、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译文
78、人若有气魄,方做得成事。
79、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80、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译文
81、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译文
82、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译文
8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84、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译文
85、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译文
86、兼取从长,以为己善。 译文
87、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译文
88、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译文
89、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 译文
90、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译文
91、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 译文
92、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93、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译文
9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译文
9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译文
96、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9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译文
98、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译文
99、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译文
100、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
10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译文
102、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103、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104、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译文
105、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译文
106、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译文
107、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译文
108、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译文
109、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译文
110、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译文
111、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译文
1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译文
11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译文
114、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115、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译文
116、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译文
117、学不可邋遢、不可草率,先立大本。
118、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
119、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须要切己体验。 译文
120、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121、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制,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
122、为学须是痛彻恳恻做工夫,是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123、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124、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25、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译文
126、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译文
127、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128、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译文
129、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译文
13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译文
131、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 译文
132、《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译文
13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译文
134、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译文
135、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
136、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
13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译文
138、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译文
139、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140、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译文
141、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译文
142、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译文
143、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译文
144、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译文
145、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译文
146、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译文
147、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译文
148、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译文
149、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译文
150、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51、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译文
152、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译文
153、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译文
154、事事理会得个是处,便是道也。
155、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156、人常恭敬,则心常光明。
157、克已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 译文
158、人有耻,则有所不为。不知廉耻,亦不何所不至。 译文
159、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
160、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161、玉韫山含晖,珠藏泽自媚。 译文
162、工不居肆,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
163、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已,恐我之仁未至也。
164、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165、言行不相副,无以取信于人,如此使人惶恐,无地自容。
16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译文
167、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译文
168、学者当提醒此心,如日之升,群邪自息。
169、决然不为小人邪说所乱,不为小利近功所移,然后可以向前担当,鞠躬尽瘁,上成圣主有为之志,下究先正忠义之传。
170、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译文
171、德者德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译文
172、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译文
173、让者,礼之实也。
174、朋友,以义合者。
175、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译文
176、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
177、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译文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