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走弯路,咱们聊聊摄影到底怎么学

 缘然福 2018-01-11

 

这个问题不少人问,答案虽然也是五花八门,但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在这里我提供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为了叙述方便,在下面以序号标出了学习顺序,但其实在学习中不必拘泥。

 

第一种,先学后练,边学边练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喜欢按顺序、按逻辑学习的同学。


第一阶段:玩转相机


拿到相机之后,建议先从阅读官方的产品手册开始。

当然,官方手册往往比较晦涩、抽象、难以理解,但却是对相机功能解释得最详细的,因此这个阶段的阅读,只是粗略的浏览,尤其是对刚刚购买相机的小白来说,通过阅读产品手册,掌握相机的组成部分、基础操作以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就可以了,同时了解手册的基本结构,至少以后碰到不会的也好知道在什么地方查啊。



当然,除了看官方手册之外,也可以购买对应型号的图书,它们往往会包含相机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功能讲解,而且更为通俗易懂,配合大量的照片、对比效果说明等,可以让你更快的掌握相机的用法与技巧。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做一些试验性的拍摄,比如半按快门进行对焦和测光,用小光圈拍摄浅景深等,这个阶段,不要求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以能够熟练操作相机功能为基本原则。


即使对一些不是很常用的功能,如包围曝光、照片品质、优化校准等,也要大概了解其所在的按钮或菜单位置,在需要的时候,稍微摸索一下就能实现。





第二阶段:玩转理论


摄影圈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就是“摄影靠的是镜头后面那个头”。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摄影师的创造力和理论知识。创造力当然人人都有,但对摄影小白来说,这件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要跑起来之前,你得先学会走。所以,小白们应该先从理论知识入手来武装自己的大脑。


摄影的理论知识经过一百多年演进和沉淀,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小白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可以了,例如用光中的软光、硬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等,再如构图中的开放构图、封闭构图、平衡构图以及各种构图法则等,还有色彩中的冷色、暖色、对比色、协调色以及各种色彩的特性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知识并不难学,而且很多都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很容易理解。

就以软光、硬光为例,天气晴朗的中午,阳光很强烈,照在人身上的就是硬光,反之,大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雾霾”天气里,就是典型的软光了。




有一个段子是讲你与摄影大师隔着下面这些概念:

景深、光圈、焦距、快门、光比、大逆光、小逆光、前45度光、135度光、反光板、营造光、平光、侧光、七分人像、三分人像、全身照、俯拍、仰拍、感光度、光比、离机闪、引导线、兴趣点、主体、陪体、黄金分割、对角线、剪影、高光溢出、直方图、死黑、死白、自动对焦、焦平面、白平衡、白平衡漂移、测光点、评价测光、包围曝光、眼神光、18灰、高调、色温、低调、中灰渐变、渐变镜、ND镜、闪光灯输出量、切割点、地平线、多重曝光、HDR、虚化背景、画面语言、画面简洁、构图、地脚光、唯美光、鳄鱼光、小清新、特写、鱼眼镜头、抓拍、摆拍、肢体语言、合影照、顶光、眼影、三角光、K值、拍摄模式、反光板预升、快门线、三脚架、画质、锐度、ISO 、半按快门、测光锁定、CCD、 白加黑减、黑白灰、亮度值、光学变焦、数码变焦、全画幅、135胶片、柔光、散射光、硬光、伽马线、DX画幅、APS-C画幅、APS-H画幅、防抖、大平光、LR、PS、LB、RAW、ACR、曝光模式、对焦点、快门优先、光圈优先、AF-S超音波马达镜头、 镜头口径比、B快门、C-PL镜、高速同步闪光、鬼影、内对焦、前帘同步、后帘同步、 TTL、分区曝光、接片、糖水片、透视度、色相、饱和度、黑反转、HSB模式、RGB三原色模式、CMYK模式、JPEG、热靴、慢门、跟踪、色阶、曲线、高感、噪点、虚化、锐化、视角、机位、景深、点测光、矩阵测光、交点、三分构图、平行线、水平线、垂直线、框架式构图、宽容度、动态范围、悬浮人像、闪光灯指数、平价测光、点元素、前景深、中景、后景深、影调、色彩对比、大景深、浅景深、脱焦……等等


虽然,看起来的确眼晕,不过也倒是个事实,要想更上层楼,一定是要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然后用实践验证理论,如此循环。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大量看好片,学习人家的构图,用光,意境。

例如,这类文章汇总了优秀作品,可以看一下。


【手机摄影技法】50张顶级作品告诉你手机摄影怎么【其他媒体朋友请关注  好机友摄影    搜索同名文章】




并且学着分析佳片,要明白一张片子,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


比如,这篇文章,可以看一下。

【绝对干货】深入点评国际顶级赛事作品,有亮点,有遗憾,讲技法,解思路【其他媒体朋友请关注  好机友摄影    搜索同名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学习一下后期,数码摄影时代,前期是谱曲,后期是演奏,两者缺一不可。







第三阶段:磨练技术和感觉


掌握相机的使用后,你就拥有了拍照的能力;


掌握摄影理论知识后,你就拥有了拍好照片的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你一出手就真能拍出好照片了。


对很多摄影小白来说,掌握了相机和理论后,会发现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脑袋还是一片空白,紧急情况要修改拍摄参数时,还是手忙脚乱,

构图的时候还会想,

三分构图的那几条线在哪?

主体在三分线上吗?

地平线斜不斜?

把眼睛放三分线上还是三分点上?

曝光补偿要设置多少来着?

是用主拨盘还是副拨盘?

加曝光补偿是往左转还往右转?

等等,这样拍出的照片如何就不难想象了。

难道前面都白学了?当然不是!


前面只是你只是学会了而已,但还没有把它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在实战中磨练的自己的技术和感觉。


在拍摄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大脑去分析,只是凭借本能和直觉,去设置相机,确定画面的构图以及光线等,也只有经过了这个阶段,我们才能算是入了摄影的门。


把相机变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将构图、取景训练成为本能,这是专业摄影的追求。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练习五笔打字一样,高手打字的时候脑子根本不会对每一个字的字根进行拆解,完全是本能。


这很难,对于爱好者来说也没必须,但却是个方向。




此外,还要掌握一点的套路,如拍山怎么拍,拍水怎么拍,先学死再学活,先掌握了一定的套路,再自由发挥。







第二种,先练后学,边练边学              


这种方法适合注重实战,喜欢从实践积累经验,且善于发现问题的同学。


第一阶段:跌跌撞撞用相机


对许多性急的摄影小白来说,拿到相机只要会按快门就会迫不及待的去拍照片,题材往往也非常多样。


这倒也是个好方法,但由于基础较差,因此初期的成功率往往很低,一会拍虚了,一会曝光不足了,又或者主体脱焦了等等,拍出的作品惨不忍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小白们遇到的往往是器材使用方面的问题。


此时,就需要小白们关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

拍虚了是怎么回事?

手不够稳?

快门速度不够高?

怎么提高快门速度?

加了ISO怎么这么多噪点?

ISO什么概念?

我的相机ISO最大值怎么比别人的小?

增大光圈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可是我只能设置那么小的光圈啊,为什么呢?

大光圈镜头为什么那么贵?




这都是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实际学习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性想到这么多关联的问题,往都是想到其中一两个,然后上网找答案,或问人,或自己想办法学会相关的概念、用法。


通过这样不断的从一个点的问题,联系到更多的点,逐渐掌握某部分知识面,也就是典型的星火燎原之势。


这种方法好处在于通过自己摸索来的,许多概念与答案印象会格外深刻。

不好之处于,会绕弯路,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出大片的快乐。而且知识过于零散,关于这一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