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胃和养胃谁更加重要?应该要先治疗还是需要先养胃?为什么要这么做?

 flczjogg 2018-01-11

俗话说:“上医治未病”,无论是在医学还是营养学领域,疾病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如果你懂得养胃,胃肠功能良好,也许就不会发展到需要治疗的地步。

现在这个季节,天气比较寒冷,易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胃肠蠕动受到干扰,从而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于胃病治其标容易治其本难。

最好的保胃措施就是“三分治,七分养”,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胃的保养。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药食同源”。

因此,防治胃病应从饮食入手。下面就介绍几款适合人们在冬季使用的养胃食疗药膳方:

板栗炖母鸡

原料:板栗500克,母鸡1只(约1000克),料酒3匙,生姜3片,精盐适量。

做法:将板栗洗净切口,放入沸水中煮两分钟后取出,去壳留仁待用。将母鸡杀死后去除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待用。然后将鸡块、板栗仁、姜片、料酒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炖煮,水开后可改用小火再炖两个小时,待鸡肉熟后即成。食用前可加入适量的精盐调味。此方可每周用一剂,分两次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健脾、益胃、补肾的功效,特别适合患有慢性肠胃炎和肾亏、尿频、腰腿无力者食用。


木耳炒肉片

原料:黑木耳(干品)15克,瘦猪肉60克,清汤少许,精盐适量。

做法:将黑木耳用温水发好,洗净待用。先将瘦猪肉切片后放入油锅中爆炒两分钟,然后再将发好的黑木耳放入锅中与瘦猪肉同炒,待肉熟后可锅中加入少许的清汤,焖烧5分钟后即成。食用前可加入适量的精盐调味。此方可在晚饭时食用,每周吃3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脾益胃、调理中气的功效。特别适合有胃脘胀满、疼痛连及胸肋、嗳气反酸者食用。


萝卜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白萝卜250克,香菜、精盐、味精、料酒、葱、姜、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和白萝卜洗净、切成丝待用。将姜片放入油锅中爆炒出香味后,再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水开后放入羊肉和白萝卜,然后用小火煮至肉熟后,再加入盐、味精、料酒和胡椒粉,撒上葱丝、香菜即成。此汤可每周喝3次。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温胃散寒、补中益气的功效,特别适合有中虚反胃、食积胀满及体虚瘦弱、腰膝酸软症状的患者食用。

紫苏生姜红枣汤

原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片,红枣15枚。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鲜紫苏叶切成丝。将紫苏叶丝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至水开后,再改用文火炖30分钟即成(食用此汤前应捞出紫苏叶和姜片),食用时吃枣喝汤。此方每日用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暖胃散寒、消食行气的功效,特别适合有胃寒厌食、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食用。


桂圆松子仁汤

原料:桂圆40克,松子仁2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桂圆去壳后洗净,将松子仁洗净。将洗净的桂圆和松子仁与冰糖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中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左右即成。此汤可在早饭前喝,每日用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脾胃、养心气、安神志的功效,特别适合有胃寒体虚、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症状的患者食用。

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粳米洗净后与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粥,米熟即成。此粥可在每天早、晚各吃一次。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功效,特别适合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形体瘦削者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