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组照片男女摄影师 选片到底有何不同?(附调色解析)

 昵称50825838 2018-01-12


楔子



世人都说男女眼光不同。

而摄影师和模特对于一张照片意见相左,更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本叫做《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的书,里面讲道(大意),『通常来说,男人更关乎周围的外在世界,而女人则更注重内心感受。』


翻译成摄影的话来说,男人(摄影师)更注重整体环境和技术的呈现。

而女人(模特)则会更关注这张照片自己好不好看。


今天我正好有一个案例来给大家分享下——


前段时间,我重新布置了下卧室的摆放,以便更适合拍照。

恰好第二天好友小爱来我家找我玩。


其实她是一名商业摄影师。不过以前也客串过我的模特。

于是便拉着她拍了一组照,顺便检验下布置上的不足。

前后拍了半小时左右。



男女差异


两天后,她发了组她修的给我看,我发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况——


关于修片,我原本选了20张,但觉得太多了,便又删减到11张。

而小爱最终修了18张。

但其中,我们只选了2张相同的照片。


小爱的选片、修片的逻辑很简单,『选一些看着不错的,然后修瘦10kg。』

在色彩上,只是对原片进行了提亮,整个画面会保持着清爽的感觉。


而我的关注点,除了人之外,还会考虑这个景别是否能够展现我布置的环境,以及烟雾缭绕的氛围。

而在修片时,又希望能找一些新的色彩感觉。


最终便造就了一组照片在不同人手里,所展现的巨大差异。


对比



以下将拍摄顺序为线索,逐一讲解我对各自选片的看法。

通过同一场景、景别,细微变化地不同选择,来揭示男女选片的差异。

注:打有logo的,意为我选、修的照片。



这张照片小爱的表情其实还不够好。

但是很好的展现了她的腿部,以及场景的构成和光线。

在液化腿部的时候,我尽可能下手轻一点,从而保持一定的『肉感』。

因为我觉得线条更加圆滑的话,会让观众不自觉地想捏一下,从而让画面散发出更多的女性魅力。



同样的景别,只是姿势不同。

在拍摄第一张的时候,其他都很好,但是脚略微被床沿挡住了。


第二张修正了这个细节,但整个姿势和表情变得有点太做作了。

总体感觉反而不及上一张那样想着心事自然。



在下面这组景别里,我只选了1张,而小爱选3张。

人物在画面中更大地占比,会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小爱在类似景别中,选了那么多的原因。


下面这张本来觉得挺不错的。但是她的手姿最终让我放弃了这张。


而这张起初也是我想选的。

但直视镜头的情感强度太高了,而我所选的整套图无一例外都是情感强度都是非常弱的调调。因为这样才更能表达出女性的柔和。


所以这个景别里,我最终只选了张她看向画面外,若有所思的样子。





终于来到了相同的一张。

表情很棒,逆光勾勒出了大长腿的曲线,毛衣下摆正好挡住了敏感地带,看上去十分性感。

即使同一张图,也可以看到我们修片的区别。

我是略微拉长了一点点腿,再推瘦了一点点肉。

而小爱则是不拉长腿,但液化得比较多,使之看起来更加纤细。


或许这张能够比较典型的反应出,男人和女人对于性感身材的口味差异。





这组景别,同样觉得这张有点过于摆动作,而且腿姿不好。无法显示出完整的线条。


这张相对来说好一点。

不过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左手手指支着地,显得太紧张了。同时脚趾也被挡住了。但当修正了这些问题后,情绪和表情已经没有了。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选了这张。



第二张相同的选片。

虽然画面边缘切到了手脚。

但整体姿态很好。尤其是表情和眼神的感觉,让我觉得就算构图有瑕疵也值得修。

其实在室内,尤其像我卧室这类比较狭小的场景,使用50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切一点并没什么关系。

如果选用更广的镜头。那视觉强度太高了。会削弱整组照片的柔和性。



这个景别,我觉得表情迷离、人物神态间充满了不确定的感觉更加吸引我。



十一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我更多选的是展现小爱的肢体线条。

尤其是当天她穿的那件毛衣,完美地衬托出了她的腿。这也是每个男人都喜闻乐见的福利。

而她的选片,则更注重展现自己的脸。其实无论是女摄影师还是女模特,『颜』永远是女生的第一诉求。


余下


其余的一些景别,都只拍了一、两张,但都觉得不够满意,就没有选。




调色


原片


原片 曝光值 基本在 f1.2 -  2.0 1/250s iso 100 。

基本以窗口的亮部为曝光基准,而暗部也都有细节。

这样后期空间比较大。



影调微调



相机校准



曲线



这一步是调色的关键。

提亮整体画面的同时,让亮部不过曝、暗部有点点雾。



红色通道也压低了顶端。

而当时临近夕阳,光线里有大量红黄,这样其实就是让窗户高光偏一点青。

然后亮部加红,暗部加青。


亮部加绿,暗部偏洋红。


亮部偏蓝 ,暗部偏黄。


这样整体的色彩就有了。

但感觉有点闷。


HSL


在调整完曲线后,看大图,色彩感觉有点太多了。

所以hsl的时候,除了微调色相外,可以看到都是在减弱色彩。

因为不可能一步到位就搞定所有的色彩。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定下整体色彩搭配的同时,让它更像一张白纸,可以留给之后定向增加色彩以更多的空间。


色调分离


原先整体太偏绿了。所以色调分离的时候,高光加黄,是让整个画面更有氛围。

暗部加洋红,是为了中和绿色,还原正常色彩。

到这一步,LR就算完成了。


液化 & 磨皮



最后的色彩


因为觉得整体色彩还有最后一点点不够。

所以在ps的最后,我把中间调和高光做了一个色彩平衡,阴影再单独做一个色彩平衡。配合颜色混合带和不透明度来精确微调色彩氛围。


最后锐化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