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治明,201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从陈林教授,获硕士学位。2016年研修于“当代新工笔创作人才绘学计划”,师从张见老师。现任教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由于制作周期长、用笔工细、造型严谨、设色精致、偏重于写实等特点,工笔人物画创作很难保持一以贯之的写意性,因此容易造成画面“板”“滞”“匠”等问题。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中国古代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和美学原则。下面试从“六法论”入手,谈一谈在当代工笔画中,创作应如何体现写意性。 一、写意性与“传移模写”。临摹是学习绘画的基础。临摹一件作品,不能仅仅追求与原作的相似度,更应以把握住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境为妙。临摹的用意在于能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我们只有在长期的临摹训练中将古代优秀作品的气息、意境慢慢积淀,才能厚积薄发。高品位、高格调的审美修养,对一个画家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二、写意性与“经营位置”。中国画的构图形式既受限于自然规律又脱胎于自然规律,取得了意象表现的自由。构图受“意”的统领,可随“意”组合,如时空交错式构图、远近并列式构图等。散点透视构图法能够把有限的画面转化成无限的艺术空间。这种透视法使得画家在处理画面时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大扩展,可以从多角度、多视点观察和表现物象,从而创造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这也有益于画面中写意精神的表现。 三、写意性与“应物象形”。绘画反映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形,意象的表达还是要建立在形的基础之上的,但侧重点可放在写意性的传达上。它不像西方的素描,要研究如何表现事物的形状,画什么像什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不囿于形似,而是一种意象造型,是画家通过对客观对象的主观处理来表达一种思想感情。古代画论中提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乃神也,非形似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都是对意象造型的阐释。 四、写意性与“随类赋彩”。绘画的色彩应该按照不同的具体物象而给予具体的表现,“赋彩”要“随类”而“赋”。所谓“类”,就是物象的固有色。如北宋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所说的“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是指不同季节之水所呈现出来的固有色调。中国画虽然是“随类赋彩”, 但是在色彩运用上却体现出了极强的“写意性”。中国绘画设色虽然要表现对象的固有色,但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是画家通过主观立意的创作,打破自然色彩的局限和束缚,根据不同物种的类别而赋以不同的色彩,以此来强化物象之神韵特征。这种设色观往往是超越了纯粹视觉上的真实追求,致力于意与形、情与景相交融,达到写意传神、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五、写意性与“骨法用笔”。在“六法论”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骨法”归之于用笔,是用笔的结果。也就是说,骨的表现方法在于用笔,用笔以呈现出各种有意味的线条。线是多种多样的,有长短、曲直、刚柔、粗细等。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情味和质量感。唐代张彦远言:“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用线造型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以表现出对象的“神韵”为目的,而不仅仅是客观再现。这种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画家须主观地分析并提炼出线,以此来表现所绘物象。画面中对于线条的疏密组织、顿挫转折,则更需要画家的意趣,即以意运笔,实现“立象以尽意”。 六、写意性与“气韵生动”。前面所述的五法,总归就是要使画面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而“气韵生动”本身就是一个意象的概念。中国画要求画家创作应当以追求画面的生动性为目的,作品要气韵贯通、要体现所绘物象的精神。传统工笔人物画作品非常生动,这种生动背后就是画家对于“写意性”精神的表达。画家先要将对象内在生命力、精神风韵、气质进行深入体悟,然后再加入主观的再创造,借助笔墨语言表现出物象的艺术形象和精神气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气韵自在其中。 宋郭若虚言:“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从南朝到现当代,“六法论”被历代画家和理论家运用、阐释、整理并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到现在最权威、内容也最丰富的美术理论。其对中国绘画较为全面的高度总结,对现当代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写意性”的缺失,可以从“六法论”中找到解决的方案。 “清风依微”之二 “清风依微”之五
“清风依微”之六 “清风依微”之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