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一普洱茶收藏

 林小霖 2018-01-14

嫩绿邀春焙,余甘浃齿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誉仙家。

一首诗,将普洱茶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从喝茶到品茶,从鉴别到收藏。

学茶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喝,不断地泡,建立口感标杆,反复地练习。

习茶,教会我们对这个世界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整个茶叶的体系非常庞大,普洱茶只是占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就是这很小的一个部分,已经可以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一个学科了。

我们会发现每一天遇到的茶叶,都是不同的。即使它出自同一个包装里,也会随着每天的环境、心境变化而变。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加了解它、顺应它。

普洱茶的收藏热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提到普洱茶收藏就一定要了解到邓时海老师。在1995年的时候邓老师出版了第一版《普洱茶》书。他这本专著里边第一次提出了“越陈越香”这四个字,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是生命的艺术。而我们,看到生命的成长,就是一种美。

普洱老茶收藏层面的价值,不光只有年份因素,当年邓老师提出“越陈越香”也是在艺术层面。除了年份,存世量多寡也影响藏品价值,物以稀为贵,恒久不变。

再有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普洱茶的口感,原料等级高低、仓存状态优劣都会作用在一款茶的口感上。

普洱茶的收藏目前热度比较高,各大拍卖公司都有关于普洱茶的拍卖标的。而价格高昂的收藏级普洱茶,在特定的收藏群体流通,消耗。价格之高,数量之少难以在普罗大众中流通。

喜爱普洱茶的人也大可不必过分追求。就像邓老师曾经提出的“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也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

对于普洱茶的爱好者们,喝茶本身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喝自己爱喝的茶。在选购普洱茶时,不过分迷信“概念”、不盲目跟风崇拜,好茶自己会说话,相信自己的舌头不会骗自己,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