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出台新的地球科学十年报告,提及同中国合作

 hyztsguan 2018-01-14

【《航天新闻》1月5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研究院1月5日发布了新的地球科学十年调研报告,规划了未来10年要开展的重点地球科学任务,建议NASA开展大大小小的多项任务,以帮助更好地认识地球的不断变化。报告认为,若NASA地球科学预算能与通胀同步增长,其建议开展的这些任务就能够在该预算内完成,但同时也为预算不到位情况下推迟相关任务设立了“决策规则”。这些任务,加上在用或在研的现有“在册项目”,意在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认识气候、水循环、土壤和其它资源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报告认为卫星能以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些研究。

报告称,地球科学及应用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需在国家层面开展一项稳健、有复原力和适当均衡的空间对地观测计划。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所长、报告编委会共同主席阿布达拉提称,同10~12年前相比,社会对地球科学数据的依赖度已显著增大,相关数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谓随处可见。他说,地球科学界面临的挑战就是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设法大胆、有效和高效费比地获取这类信息。

报告提出通过多项任务来继续开展这方面的观测,进一步巩固在册项目。这其中包括5项“指定”类任务,以开展对整个地球科学计划必不可少的观测。这些任务每项估计需耗资3~8亿美元,既可以是由NASA运作的定向任务,也可以是供科学界内部竞争的任务。报告并未给出“指定”类任务的具体方案,而是给出了对被认为科学价值最大的“目标可观测量”进行研究的一般性建议,包括:1)利用配备后向散射激光雷达和偏振计的一颗卫星来测量大气气溶胶,估计费用不超过8亿美元。2)利用配备类似于“云星”任务的双波段雷达研究云、对流和降水,估计费用不超过8亿美元。3)开展与最近结束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任务以及即将发射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后续”(GRACE-FO)任务类似的一项任务,以测量冰雪和海水的质量变化,估计费用不超过3亿美元。4)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开展一项任务,以研究表面生物学和地质学,估计费用不超过6.5亿美元。5)作为NASA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在合作研制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后续任务,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来研究表面形变和变化,估计费用不超过5亿美元。

报告还建议NASA新设立一个中级地球科学任务系列,称为“地球系统探险者”。该项目今后10年拟开展3项以竞争方式选定的地球科学任务,每项经费封顶为3.5亿美元,仅限于对温室气体测量和海面风与洋流测量等7个领域中的一个进行研究。阿布达拉提强调说,新提出的这项“探险者”计划能够通过利用创新和竞争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使地球科学界能更好地同“新航天”接轨,亦即利用更小、更灵活的系统和有创意的伙伴关系,用有限的资源取得多得多的科学成果。

报告的另一项建议是开展所谓的“孵化”项目,为某些重点科学任务所需仪器、任务或其它技术的研发工作提供经费支持。报告提出每年为这项工作投入2000万美元,要求将其灵活地用于抓住那些意外出现的机会。报告还建议扩展NASA现有的“风险级”地球科学任务,包括单独的卫星以及仪器和亚轨道飞行机会,把能以更低的成本延续某些关键观测工作的途径也包括进去。

报告有关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科学任务的内容较少。这两个机构正在开展各自的现有在册计划,包括NOAA的“静地业务环境卫星”(GOES)和“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气象卫星计划以及地调局的“陆地卫星”系列。报告建议NOAA在采用商业渠道数据方面在政府各部门中发挥领导作用,对把商业数据纳入其观测数据集合的益处和风险进行评估。NOAA已完成了其“商业气象数据示范”项目的第一轮工作,拟在今年启动第二轮工作。

报告建议加强同国际伙伴的合作,并把中国作为一个例子。中国今年将会把至少一颗气象卫星转入晨昏极轨道,以同美欧卫星形成互补。报告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且又有强健的航天计划,中国…具备填补我们自身计划空白的潜力”,但同时承认此类合作存在政策上的障碍。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进入空间发现科学 公益服务科学传播

ID:nssc19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